(一)
平清殿内,而立之年的景玉王跪坐在自己的父皇跟前。
“瑾兒,你想當皇帝嗎?”
“皇帝乃天選,不由人選,想不想沒有意義,隻看那一刻,有沒有做好準備負擔這天下。”蕭若瑾低着頭。
兒子們已經準備好,等着繼承大統了。
“那你覺得你與若風,誰更适合這個位置?”太安帝才活了堪堪五十載,就已兩鬓斑白。
“自然是若風。”蕭若瑾沒有猶豫半分,滿朝上下誰不知太安帝屬意琅琊王為儲君,不然也不會費盡心機為其鋪路,甚至拉攏鎮西侯府。
“咳咳,怨父皇嗎?”垂垂老矣的太安帝顯露出疲态,冷宮裡發生過的種種他并非不知情,隻是被他刻意無視罷了。
“兒臣不敢。”
“但若風太重情義,一個皇帝,感情用事是大忌。你們是兄弟,孤希望你能在若風身旁伴其左右,盡心輔佐他。”太安帝将一枚古樸的符牌交于他手中。
走出皇宮,直至回到王府,蕭若瑾才褪去臉上的恭敬惶恐。
一年後,八王之亂,蕭若風當衆撕毀封龍卷軸,由其兄三皇子蕭若瑾登基。
(二)
明德八年末,魔教大軍清退,百裡東君之父百裡成風接受密令進入天啟皇城。
“世子。”葉淮奉命前來接人進宮。
“葉,你還活着!”百裡成風看到本該死去的活人大驚失色。
平清殿内,受到折辱的帝王之顔依舊清晰可尋。
“請世子過來的前因後果,想必不用孤多做解釋。”明德帝的傷并沒有看上去的那樣嚴重,但要掩蓋鋒芒,自然要裝裝樣子。
如果是之前,百裡成風可能還不會把明德帝這個皇帝放在眼裡,但眼下,他屬實不敢造次。
原本被判誅九族的死刑犯不僅活了下來,還成了帝王的近衛。北離這片天,已經不是百裡家可以插手的了。
“魔教東征是葉鼎之引發的罪事,與葉風無關。”
葉風,葉羽四子,也是葉鼎之曾經的名字。
“不過區區三十萬破風軍,想造我蕭氏皇族的反可不夠。”經此一役,琅琊軍在北離的威望已經超過破風軍。
明德帝知道五大監殺不了百裡東君,雪月城那群江湖人不會答應,哪怕是天啟四守護,對待朝堂的态度也是出奇的一緻,一切隻因他不是這些人選中的人。
“孤可以不要百裡東君的命,但百裡家要拿出相對的誠意才行。”
“破風軍的兵權,百裡家必定雙手奉上。”事到如今,百裡成風已經看透形勢,朝堂之事,百裡家該功成身退了。
“孤不需要百裡家的兵權。”隐忍耐心,一直是明德帝最大的優點。瓦解朝堂舊部,不急于這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