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林梢起床後,發現家裡一個人都沒有。
好奇怪,房間裡太安靜了,像一個幽幽的洞穴。
還好茶幾上放了兩塊錢,應該是留給林梢的早飯錢,讓她一下回歸到現實,今天是周五,上午有三節數學課!
兩塊錢,可以買三個醬肉包子和一碗豆漿,還能剩下五毛錢,林梢看了看時間,決定在店裡吃完再去學校——平時她都是提在手裡,邊走邊吃。
包子店離學校很近,平時的目标用戶就是學生和老師,林梢是這家店的常客,和老闆也很熟悉,她等了半天沒等到熱包子出爐,幹脆走進廚房,守在巨大的蒸籠旁。
再從廚房出來,發現大堂裡站着兩個她認識的人。
同班同學宋淩,以及宋淩的爸爸,年級主任宋老師——宋淩的爸爸媽媽都在學校裡當老師,這是所有同學都知道的事。
宋老師看見了林梢,主動招呼她,“是林梢啊,你和宋淩一個班對吧,來,坐下一起吃。”
林梢端着一盤包子,一碗豆漿,此時再想打包帶走已經來不及,隻好在宋淩對面坐下,宋老師坐在宋淩旁邊,正在拆一雙一次性筷子。
林梢埋頭吃飯,忽然聽見宋老師指責宋淩,“吃包子就好好吃,弄得亂七八糟多難看,你看看人家林梢,怎麼就不像你這樣。”
宋淩吃包子不吃皮,隻吃餡,眼前有一個空盤子,裝着她剔出來的包子皮。
林梢感覺很詫異,原來所有的家長都是這樣嗎,總要用别的孩子來貶低自己家的孩子,即使宋老師是一個受教育程度頗高的人,私下竟然也是這樣。
同時她又感到很尴尬,類似的情形其實有很多,仿佛林梢是一個固定的标準線,哪個家長想要罵自己的孩子,就來誇一誇林梢,讓自己的孩子難堪無地自容,從而變得更聽話更柔順。
宋淩并不反駁,卻也沒有停止動作,繼續剔她的包子皮,林梢更是沒有說話,這張桌子陷入沉默。
過了一會兒,宋老師看着林梢,思索道:“周連月是你奶奶對吧。”
林梢沒反應過來,宋老師自己點點頭,“對,沒記錯,就是你奶奶,她以前在那個保育院裡當老師。”
林梢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奶奶在她出生前就去世了,她從來沒見過奶奶,家裡也沒有任何奶奶生活過的痕迹。
宋老師露出一種懷念的神色,“哎呀,周老師是個好人。”
真奇妙,小鎮上流動人口少,固定居民多,一直以來,林梢都是以媽媽為人際坐标,作為“鄭鴻那個年年考第一名的女兒”出現在别人的談論之中,這是第一次,有人通過其他的親緣關系提到她。
林梢剛喝完豆漿的最後一口,聽到對面的宋淩說:“吃完了嗎?要遲到了,我們走吧。”
說起來,這還是宋淩在教室之外單獨對她說的第一句話。
林梢立刻就放了筷子,跟着宋淩先走了。
看樣子,宋淩并不想和她爸爸一起走進學校。
*
中午放學時,林梢有點忐忑,萬一家裡還是一個人都沒有,她該怎麼辦?
走下長坡,遠遠看見供銷社的店鋪是開着的,她才松了一口氣,仿佛生活又回到了正軌。
林俊峰守在店鋪裡,正和隔壁的叔叔聊天,看見林梢回來,朝她招招手,還故作神秘地眨眼。
其實大多時候,林俊峰是個沒什麼脾氣的家長,隻在限制林梢看課外書和看電視上面格外嚴厲,而偏偏這就是林梢最喜歡做的事,一次沖突之後,她會難受好久。
林梢心裡有點别扭,慢吞吞走過去,林俊峰彎腰從櫃台裡拿出一盒筆,擺到她面前,“悄悄,這個你喜不喜歡?”
那是一盒做成蠟筆形狀的中性筆,圓圓短短胖胖,一共十二隻,每隻的外殼都各不相同,但都很可愛。
林梢點頭,“這是今天新進的貨嗎?”難怪他們今天早上不在家,原來是去縣城進貨了,不過,怎麼爺爺也跟着去了?
林俊峰搖頭,說:“是批發的,不過不是拿來賣,是專門給你買的。”
林俊峰在市場上看到好看的文具,第一個想法就是女兒應該會喜歡,這種有點設計的東西進價高,賣價自然貴,不實用,根本沒人會買,絕不在平時的進貨清單裡。
林梢領悟到這層意思,原來這是特意給她的禮物。
她拿着這一盒嶄新的筆回家,心裡有點感慨,原來爸爸也是喜歡我的啊,隻是平時很少能感受到。
正好,她的文具也被劉俊峰偷得差不多了,少有的幾隻被還回來的,要麼筆尖壞了,要麼寫不出墨了,總之都變成了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