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向前聽完他的彙報,面露喜色道:“巧了,這不是瞎貓撞上死耗子,今天去前進大隊,他們紅薯豐收,倉庫卻堆滿了去年的稻草,當柴火燒都來不及,你這就送上門來了。”
聞言,壓在甯富田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地了。
沒想到自家當做“香饽饽”的稻草,别家卻棄如敝屣。
解放大隊沒有稻草,平時煮飯做菜都是到荒郊野外鏟幹草、撿樹枝樹葉,或是在海裡撈海草曬幹當柴火。
前進大隊是漁陽公社裡少數幾個不靠海的,不同于其他大隊靠海吃飯,他們那裡土地較為肥沃,日子也好過不少。
一年四季都能種莊稼,倉庫裡堆滿了糧食,工分值換錢是解放大隊的好幾倍,一年到頭家家戶戶都能分到餘錢,搓草繩這種苦錢就沒幾個人想賺。
“我這就給你開個條子,錢可以先賒着,你去村裡組織上人,趁這兩天農閑就趕緊去前進大隊把稻草拉回去。”
開完條子,甯富田便風風火火地騎上車往解放大隊趕。
話分兩頭,甯家這邊幾人可沒閑着。
文昕是個不愛占别人便宜的性子,她取出昨天剩餘的榆錢,打算全做成魚丸,讓徐夏和甯文送到紡織廠給孟奶奶嘗嘗。
徐夏和甯文趁機提出,之前李萍留了幾毛錢,他們想順便去縣裡的廢品收購站一趟,看能不能淘點舊的高中課本和練習冊,開學也能省點錢。
甯海有些心酸,卻也被兩個孩子的懂事所感動,又把昨日二人帶回來的4元錢全部塞到他們包裡,還裝了點糧票讓她們路上買點吃食。
收拾完包袱,徐夏和甯文兩人便上路了,這次她二人路上沒耽擱,駕輕就熟地走到了紡織廠家屬區。
“咚,咚,咚……”輕輕地敲了敲孟奶奶家的門。
“吱呀……”門開了,出來的是一個和孟珏有六分相似的年輕女性。
她狐疑地望着二人,上下打量了一圈問:“請問你們找誰?”
徐夏拿不準這位是孟奶奶的孫女還是女兒,便響亮地回道:“姐姐好,我叫徐夏,她叫甯文,來看望孟奶奶,順便給她帶了點吃的。”
年輕女子聽見徐夏的自我介紹,樂開了花,一邊讓二人進屋一邊說:“叫什麼姐姐,叫孟姨!原來是你們兩個小同志,快進來,早就聽我媽提過你們的事了。”
徐夏大吃一驚,沒想到孟主任竟然如此年輕。
原來昨天徐夏和甯文走後,孟主任下班回家,孟奶奶便将下午的事添油加醋地告訴了她,不住地誇兩人是如何機靈,又順便嘲諷了一番聯防大隊有些人整天渾水摸魚,沒事找事幹。
晚飯時孟家就用了徐夏和甯文帶來的魚油炒菜,香得街坊四鄰家的小孩都在哭着吵着要吃。
孟主任見這魚油炒菜如此美味,便想替紡織廠食堂多采購一些。
如今食用油稀缺,就連紡織廠這樣的國營大廠也不能免俗。
油放少了,炒的菜就不好吃,工人們做工的積極性都少了許多,生産效率難免有些跟不上。
不能既想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啊。
可上哪兒去搞那麼多油啊,這事弄得紡織廠領導都焦頭爛額。
孟主任連夜就提着魚油去找了廠領導彙報此事,喜得領導連連誇她有辦法,吩咐她一定要把采買魚油的事辦成。
她正在家裡發愁不知道去哪裡尋徐夏和甯文,沒想到第二天兩人就找上門來了。
竟然還帶了吃食來,孟主任感覺自己今天又有口福了,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進了屋,孟奶奶并不在家,昨天來得匆忙,徐夏沒來得及細細打量孟家。
甯家看着裝飾簡單,但茶幾旁放着的兩張黑色木凳,椅面竟然是水磨漆工藝①制成的,更别提還有一台老晶體管黑白電視機。
徐夏和甯文将帶來的魚丸交給孟主任,又告訴她應該如何去做更美味一些。
孟主任接過魚丸,見二人要走,忙招呼二人坐下:“上次你們帶來的魚油,可還有多的,能不能多做一些,我們食堂就缺這個。
雖然給不出糧票,但是你們放心,我們按比市價高一成收,一定不讓你們吃虧。”
徐夏和甯文相視一笑,一口應下:“當然有,隻是還需要回家同隊裡商量一下。”
孟主任見狀也不多留兩人,便送她們出了門,一路叮囑徐夏和甯文路上小心,她二人還順便打聽了一下廢品收購站的位置。
路上遇見回家的同事,還不忘和他們說這是自己親戚家的小孩。
出了紡織廠,徐夏和甯文就往廢品收購站走去,她活了兩世,還是頭一遭到廢品收購站這種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