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沒有,不是因為這個。”周朗說,“是不是?”
言夏“嗯”了聲:“是,我想自己做主。”她當然知道她能得到他的建議。而且就目前他們倆段位差距之大,周朗犯不上算計她。
“所以江華推你作首席,雖然事出有因,也不能說不對。藝術這個行當就是這樣。外頭那些人,有一個算一個,好說話的不好說話的,正經不正經的,沒有不獨裁的。因為在那個世界裡,沒人能給他們建議,沒人能代替他們決定,所有的路都得靠自己,披荊斬棘,一意孤行。”
“普通拍賣師工作是了解拍品,領會競拍人的意願。但是做到首席,職能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換句話說,你現在是個決策人,不再是個中介。雖然你資曆還有欠缺,審美也需要淬煉,但是背靠天曆,你就有了點石成金的能力。你,”周朗鄭重說道,“将決定經你手拍出去的價值。”
言夏抓緊秋千椅上的藤蔓。
“有時候審美就和創造一樣,需要獨裁,有力排衆議,唯我獨尊的勇氣。所以你不必問她為什麼沒有成名,甚至不必問我的意見,那都不重要。你之前不清楚這一點,但是你做到了。韓慎從前拿你當副手,是他見識不夠,或者他小看了你。”周朗想了想,“可能你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那你什麼時候發現的?”言夏擡眸問。她很高興這個結論。
“你潑我酒的那晚。”
言夏:……“嗯嗯,和外頭那些妖豔賤貨很不一樣是不是?”
周朗哈哈大笑。
“周總記仇也記得挺久——明明你先潑的我。”
“那時候行内就沒有不想潑你的。”
言夏哈了口氣:“有臉說!真當我紅顔禍水了不是?周總你可千萬别出事——不然我真能被當成妲己了。”
“呸呸呸你這什麼烏鴉嘴!”周朗說道,“我雖然是受了些言論影響,不過主要還是……韓慎在瓷器上出事,你又是瓷器方面的專家,換你你怎麼想?——當時還有人說韓慎給你頂罪。我到現在都想不明白你怎麼會沒發現,不但沒發現那批赝品,連劈腿你都毫無察覺,這完全不科學!”
言夏:……
“因為那之前他說想結婚。”
“你不想?”
“我當時有點……”言夏糾結道,“婚前恐懼。”
周朗:……
言夏選了未成詩的作品作主打。整場拍賣從宣傳到預展都需要重新調整。
團隊中有人不解:“羅言珠不好嗎?從作品、形象到配合度,年齡上也占優勢。她才28,前途不可限量。”
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
未成詩年過三十,藉藉無名,說明不是天賦選手。在傳統認知中,她很快會走入婚姻,經曆生子、育兒這些讓大部分女性不得不暫時中斷職業生涯從曆程。後續作品可能跟不上。到再複出——多少人折戟沉沙。
便有人私下說言夏“不行”,跟着她沒前途;甚至有人直接申請調離。報告打到言夏跟前,言夏也痛痛快快給批了。
“我有個想法。”言夏和剩下的人商量,“你們看這件作品,畫的是女性在各種被禁锢的情況下拼命生長,雖然扭曲但是依然生機勃勃的姿态——我想做個真人還原。”
這種做法在國内尚無先例,但是國外是有的。
——09年蘇富比拍賣德加的銅塑《十四歲的芭蕾舞女》,就從皇家芭蕾學校找來一個貨真價實14歲的舞者,一真一假,相映成趣。在當時引起極大轟動,最終這件藝術品以1900萬美元成交。
因此團隊中大部分人都表示贊同。但是在人選上出現了不可調和的分歧:因為言夏提議女明星印真真,理由有二,一個是“她當紅”;第二個是“她舞蹈出身,身段柔軟,還原度會比較高”。
反對的理由就多了。
“當紅,就貴,上面肯不肯批這個經費不好說。去舞蹈學院找個學生花不了幾個錢,請明星——沒必要。”
“當紅明星流量大,粉絲多,鬧起來不好看。言姐你想啊,有時候明星演個配角,或者人設不那麼好的角色,都會被粉絲撕團隊。未老師名氣不夠,就算印真真肯,她的粉絲也會嫌不夠牌面。”
“換我是印真真我就不接。又不是藝術家為藝術獻身,那麼個扭曲的姿勢也不美,還累——收益在哪裡?現在流量明星活動分分鐘幾百萬,哪裡肯吃這個苦。”
言夏一一都記下來。
又有人說:“而且請明星真是個投資大獲益少的事,咱們又不是賣快消品,要那個流量。咱們要流量做什麼?你就是請埃及豔後來坐大腿,不想買的人還是不會買。我記得莎朗斯通出席過一個慈善拍賣,效果就很——”
“流量還是要的。”言夏說,“主要是影響力。未老師不同于成名大家,她的作品價格沒到那份上。擴大影響力有助于被潛在買家看到——就這麼說定了,經費和印真真那邊我想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