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二臣賊子 > 第16章 晏初

第16章 晏初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他聽了兩耳朵,已知來人是誰,步子一頓,在月洞門後站定,沒往前走。

前院,操琴人合着樂聲輕吟:“客滿庭,酒滿觥,故斷危弦聲不成,侯門空複情。山層層,水泠泠,夢見雖多相見稀,相逢知幾時。(※)”

嗓音低沉,悠悠然念白帶着些憂愁,讓人聽着惆怅,心裡發緊。

擾得李爻從頭到腳,沒一個地方安生。

李爻聽他唱完,深吸一口氣,兩步跨出月洞門。

操琴人正好落下最後一音,雙手在琴弦上輕按,止住餘音,不待李爻說話,先笑了:“晏初,經年不見,愚兄來接你回家。”

來人正是當今聖上趙晟。他身着微服,身後沒有大批護衛,隻花信風和一個中年漢子。

話裡的信息太多,李爻一時不知該作何反應,隻站在門邊看他,片語沒有。

倒是趙晟,兩步搶過來,見李爻一頭純白,動容、意外和悲傷同時泛在眼睛裡,擡手斂起他襟前一縷碎發:“你……你怎麼……”

話未完,聲音先哽了。

李爻退後一步,那縷頭發便在對方指尖滑脫了。

他撩袍跪下,一個頭磕在地上,依舊不說話。不知該說什麼,也實在沒什麼好說的。

南晉甚至前朝自持是儒儀之邦,君臣之間行叉手禮,沒有天塌了的事情是不跪拜的。晉朝定都不久,司禮監為了讨好先帝,曾經提出上朝時為彰顯君尊臣卑,臣子們應對君主行跪拜大禮。事一提出,被朝臣群起而攻,嗤之以鼻,說司禮監是一群每根的東西,才提得出這樣折辱文棟武梁骨氣的馊主意。

後來先帝更是把提此倡議的大監一撸到底,打發去掃院子才算完事。罪名是以番蠻惡習侵蝕祖制。

趙晟見李爻跪下,臉色變了,斥道:“男兒膝下有黃金,你下跪做什麼,快起來!”

李爻不動,大有一副在地上生根發芽的架勢。

花信風站在皇上身後看着,為他捏了把汗。

趙晟垂視片刻,重重歎了口氣,上前兩步雙手把李爻扶起來:“愚兄……朕,知道你心裡委屈,舊事是場誤會,”他從懷裡摸出那用金子鑲好的竹報平安玉佩,“這是當年朕送你的腰佩,你……請辭那日,把它在禦案上磕碎了,朕又重新斂來鑲好了,若是有心,碎玉可重合,你同朕回家去,朕補償你。”

他先稱“愚兄”再稱“朕”,是放下身位拉近關系,後又敲打李爻記得他到底是誰。

李爻當然明白,他沒接玉佩,隻笑了下:“草民身體太差,難堪大用,有顆已經死了的心一直不大舒服,陛下若是要草民去做什麼盡管下旨,若隻論回家,這裡就是草民的家了。” 他臉色很白,嘴唇無色,說話時聲音在顫,這不長的句子說完,身子難以控制地往後栽歪。

趙晟一驚,要去扶他,被景平從斜向裡揉身過來,先行把人穩穩扶住了。

景平不知因果,他從沒見李爻這樣過。這富貴公子是昨夜在客棧見過的那位,竟然是皇上。

但那又如何呢?

他隻在乎李爻現在不舒服、不高興、不想回去。

景平的面具辨識度太高,趙晟認出他了,淡淡看他一眼沒理,又對李爻道:“言笑晏晏,初法明道。晏初,還記得鄭老師嗎,半月前,他到出使胡哈,至今未歸,朕懷疑對方扣押來使,意在試探……若是尋常時候,派邊邑駐軍直接出兵要人便罷了,可如今半個營的兵将染病,此事若被對方試探出來,邊關必亂,朕是來穩定軍心的,可胡哈若是押老師來攻,朕隻得仰仗你……”

“晏初”這稱呼,李爻已經五年多不曾聽見了。這是他十四歲時,老師鄭铮給取的字。

他入廟堂極早,本身也有作為,關系遠的稱他小李大人、小李将軍,關系近的不好再直呼其名,所以他取字早了好多年。

老師鄭铮知道他不喜歡“爻”字,用晏初二字來彌補,意在願他不被變數所擾,安定如初。

隻是可惜,現在看來這取字的威力還是敵不過一個“爻”字。

李爻剛才說話聲音打顫,現在全身都在發抖。

景平隻得把虛扶在對方腰上的手臂緊了緊,穩穩撐着他。他一直在咳嗽,聲音不大,卻讓景平聽得心疼。

自相識以來,李爻身體不好也從未讓景平覺得他“脆弱”。現在,他真真切切在景平懷裡,年輕人倒有種錯覺——隻怕來一陣風,懷裡的人就要給吹散了去。

景平心底破出種沖動,想把李爻抱起來就走,帶他到天涯海角去,不理這喪門星似的狗皇帝。幸好尚有理智存在,提醒着他冒失的義氣隻是裹亂,于事無益。

年輕人眉頭擰成一團,聲音偏溫和極了:“太師叔,你若不喜歡,咱們就離開這裡,天下事是别人的事,隻要你願意,我自然能帶你尋方寸安甯。”

公然跟皇上叫闆,腦袋岌岌可危。花信風和皇上身後的漢子同要上前喝止,皇上一擺手,問道:“小兄弟,昨日初見,未多叙話,你知道我是誰嗎?”

景平面具後一雙眼睛冷若寒星,定然看着趙晟,面無表情道:“自然知道,陛下過河拆橋的手藝想必是祖傳的,才能這般精進。”他瞥一眼對方拿在手裡的玉佩,“玉碎能合終有瑕的道理,陛下竟不懂嗎?”

這話出口,連李爻都驚了,低喝一聲:“不得無禮!”來不及再說什麼又是接連不斷的咳嗽。

“不妨事,本來也是朕對你不住,”他攔了李爻,又向景平問道,“你來說說,朕怎麼過河拆橋了,朕悉數聽着,當給你太師叔出氣。”

景平的話大不敬,但李爻知道,皇上暫時不會計較。并且他也好奇,他跟皇家的糾葛景平不知情,這句“過河拆橋”是從何罵起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