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子松今年剛滿五歲,正是對什麼都好奇的年紀。
也正是最容易養成特定習慣的年紀。
有一天爺爺拿着一個葫蘆型的小瓶,對着他招手,“松松啊,爺爺這裡有糖,你要不要吃啊?”
羅子松跑到爺爺身邊,仰着頭讓爺爺替他打開糖,他拿了幾顆嘗在嘴裡,真的是甜絲絲的糖!
和别的小朋友一樣,羅子松喜歡吃糖,但是媽媽不讓他吃糖。
因此在爺爺和他說這是他們兩個人的小秘密之後,羅子松特别開心地點了點頭。
爺爺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給他糖,都是在那樣的葫蘆瓶子裡裝着,一直持續了将近兩個月的時間。
直到有一天,爺爺突然告訴他,說隔壁的羅奶奶也有這樣的糖,隻是羅奶奶怕他偷吃,把糖藏了起來。
羅子松趁着奶奶和羅奶奶在聊天,偷偷地在各個屋子裡翻,終于在一個包裡把羅奶奶藏起來的“糖”找到了。
然後他悄悄地拿着糖回了家裡,讓爺爺幫他拆開。
但是爺爺說羅奶奶的糖過期了不能吃,他癟了癟嘴覺得爺爺是在騙他,好在爺爺怕他不高興重新拿了其他糖出來,羅子松這才開心了。」
成亞夏看完這則内容,忍不住嫌惡地皺眉。
就和姚軒說的那樣,這羅東根真不是個東西,竟然讓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替他做這樣的事。
而且為了保證萬無一失,竟然偷偷拿着瓶子練了兩個月,簡直喪心病狂。
不過她也很好奇,羅東根到底為什麼殺害羅玉蘭,他們雖然鎖定了羅東根是嫌疑人,但對于他的作案動機其實還沒掌握。
成亞夏看向标題。
“驚!八旬老太竟通宵ktv!一覺醒來死因不明,這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______?”
每次一看到這個标題,成亞夏都要狠狠沉默一陣。
所以這裡該填什麼?
這是第一次對于作案動機完全沒有頭緒的案子,自然填空方向也就毫無頭緒。
成亞夏想了想,決定按照俗語來填。
她将“人性的扭曲”幾個字試着填入橫線内,字體閃爍了一下,綠了。
竟然是正确答案?
這都能行???
成亞夏真的有點懷疑她這個系統的權威性了。
但轉念一想,這破系統權不權威的好像也沒多大意義。
她于是不再糾結,看向最後一則内容。
人性——禍從口出
「羅東根自小被母親拉扯大,對母親的感情特别深刻。
因此母親去世時,羅東根一度不能接受,險些追随而去。
可就在他痛苦至極的時候,他聽到鄰居羅玉蘭和人聊天。
她們在他母親的葬禮上聊得如此開懷。
他聽到羅玉蘭說,“活了九十多,老太太也算是高壽了,這可不能算是喪事,按理該說是喜事了!我也不求自己能活九十,活到八十歲就行了,讓我八十那天當天死都行!”
說完她仰頭哈哈大笑。
羅東根被她的笑刺到。
他因為失去母親如此痛苦,有人卻笑得這般開心,還大言不慚地說着那種話,他不能接受。
于是羅東根打算在她八十歲那天送對方一份“大禮”。」
看完最後一則内容的成亞夏完全是一副“地鐵老爺爺看手機”的表情包。
不是吧?就這就這就這嗎?
羅東根的殺人動機就是因為這嗎?是不是有些太離譜了她說......
不是,像她這種常識匮乏的人都知道有個詞叫“喜喪”,羅玉蘭那句話難道不是在誇老太太長壽的意思嗎?
這怎麼就還結仇了呢?
怪不得标題答案是那樣的。
這人性确實是扭曲了點。
已經掌握答案的成亞夏有些無奈地将注意力重新轉到當前的工作上。
崔雅琴在看到他們的警官證後,雖然仍舊有些警惕,但還是将他們請進了家裡。
柯景堯簡單和她說了一下情況,然後再次把那個瓶子拿出來。
被媽媽抱在懷裡的羅子松一看到熟悉的瓶子就着急地從他媽媽腿上下來,然後伸出胳膊想要夠,“糖,松松要吃糖!”
柯景堯把瓶子收起來。
一個五歲的小孩,他們不指望能從他的嘴裡問出點什麼來,但他的反應已經說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