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濱,有無底深谷,名曰歸墟。這裡陽光無法穿透,終年黑暗寒冷,水壓巨大,隻有海底各族經過多番磨煉後,被選上的天賦人才能靠近。
然而,海底無仙脈加持,尋常海族難以修行,故百裡氏祖訓:為保海族生靈萬物安危存亡之本源,龍族子孫,必生于海,而歸于海。
所有龍族後裔,自龍族血脈獲得的權勢與地位,最終都會在歸墟湮滅成原始的上古神族能量帶,形成一條條通往吞噬一切的虛空之境。海底各族被選中的天賦人,需要付出超乎尋常的毅力,方能到達虛空之境的盡頭,依靠歸墟這處龍族神力的回收與再生的熔爐,練就非凡本領。
歸墟承載着海族的曆史和希望,也承載着元長生對先輩的敬畏和懷念。此刻,元長生再次踏入歸墟龍王冢,心中感慨萬千。
龍王冢不同于陸地上的生靈陵墓,每一個龍族後裔,都以一己之力,供養着整個大海,于死前最後一刻,将畢生的記憶化為無數殘影,由神龜一族将無數記憶殘影中最有價值的記憶煉化為無,如同碎片一般,懸浮在歸墟之上,形成一片宛若星空般流動的“無”。
元長生靜靜地凝視着這些流動的“無”,思緒飄回到了過去。
先皇百裡伏龍即位之初,尊崇皇考仁皇帝遺诏,恭謹律己,無為而治,百姓也算安居樂業。這一切,在萬聖神通皇後薨逝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皇獨斷專行,剛愎不仁,開始大肆征伐周邊海域,與臨近的人族部落頻繁交戰。
那些年,海族戰士們被迫遠離家鄉,奔赴戰場,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元長生當時作為龜丞相,多次勸谏先皇,可每次都被先皇無情駁回。在朝堂之上,所有敢于直言的大臣紛紛被先皇罷黜,整個朝廷籠罩在一片恐懼之中,人人自危。
就在海族陷入混亂之時,仙族似是察覺到了海族的異常。他們認為這是一個擴張勢力的好機會,于是開始在海族邊境頻繁挑釁。先皇百裡伏龍被憤怒沖昏了頭腦,不顧海族的實際情況,與仙族展開一場全面戰争。
這場戰争讓海族遭受了沉重的打擊。無數年輕的生命在戰場上消逝,海族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危機。
戰争的失敗讓海族元氣大傷,先皇百裡伏龍抑郁成疾,乃令繼任皇後凜東靈主持朝政。
凜東靈初掌大權,面對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海族。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大臣們各懷心思;黎民百姓,生活困苦,對未來充滿迷茫;而海族軍隊,士氣低落,軍備廢弛。但凜東靈沒有絲毫退縮,她決心帶領海族走出困境。
她首先着手整頓朝堂,大力提拔有才能且忠誠的臣子,像元長生這樣曆經數朝、一心為海族的老臣,更是被她委以重任。她廣開言路,鼓勵大臣們直言進谏,不論官職大小,隻要有實質有效的建議,都能得到她的重視。漸漸地,朝堂之上的風氣開始轉變,恐懼的陰霾逐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積極向上、共同為海族發展出謀劃策的氛圍。
在軍事方面,凜東靈深知海族軍隊急需休養生息,恢複實力。她削減了一些不必要的軍事行動,着重加強軍隊的訓練。她親自挑選将領,制定嚴格的訓練計劃,還引入了新的戰術理念,使海族軍隊逐漸恢複了往日的雄風。同時,她也積極與胤天國的人族皇帝進行溝通和交流,試圖修複因戰争而破裂的關系。她派出使者,帶着誠摯的歉意和合作的誠意,與各方進行談判。在她的努力下,以胤天國為首的人族願意放下過去的仇恨,與海族簽訂和平協議,互通有無,開展貿易往來,大力促進珍珠、珊瑚、鲛绡等貿易複蘇。
對于歸墟,凜東靈更是重視有加。她深知歸墟對于海族的重要性,不僅是龍族神力的回收與再生之地,更是海族精神的寄托。她下令加強對歸墟的守護,選拔出一批最精銳的戰士,負責看守歸墟,确保歸墟安全。同時,她也鼓勵一切有天賦的海族子弟前往歸墟修煉,為海族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元長生看着凜東靈的一系列舉措,心中滿是欣慰和敬佩。是以先皇駕崩前,明言要将皇位傳于皇後,而非皇考仁皇帝親自教養的大太子,他并未多加阻攔。
此後,他日夜操勞,協助凜東靈處理各種政務,為海族的複興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在凜東靈的治理下,海族逐漸恢複了生機。百姓的生活日益安定,經濟也開始複蘇。歸墟之上,那流動的“無”似乎也受到了這股積極力量的影響,閃爍得更加明亮,仿佛在為海族的新生而歡呼。
然而,平靜的表面下,暗潮卻在悄然湧動。仙族雖然暫時停止了對海族的大規模進攻,但他們并未放棄對海族的觊觎。譬如仙族利用人族對鲎族的展開的大肆捕殺。
與此同時,海族内部也并非完全團結一緻。一些舊貴族對凜東靈的改革措施心懷不滿,他們認為這些改革觸動了他們的利益。他們在暗中勾結,試圖推翻凜東靈的統治,推舉大太子上位,恢複過去的舊秩序。
太子,也确實參與其中。他在舊貴族的慫恿下,内心的欲望逐漸膨脹。曾經在皇考仁皇帝身邊接受教養的他,本應心懷大義,可在權力的誘惑下,卻迷失了自我。他認為凜東靈剝奪了他原本應有的一切。
就如此次五公主殒命臨海國一事,秘衛署早已查明太子參與其中,甚至推波助瀾,企圖将此事的影響擴大,引發仙海兩族大戰。他若執意保護太子,必至海皇不滿,愧對海族生靈,但他若不保太子,如今海皇重用愛玉文承,令其搜集史料著史,并主持曆法改革,他丞相的地位岌岌可危,神龜一族的榮耀,是否還能延續?
正陷入兩難糾結的元長生,忽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沉穩卻又帶着幾分威嚴的腳步聲。他不用回頭便知,是大太子百裡禦瀾應邀到來。
百裡禦瀾一身華服,神色卻帶着幾分凝重與壓抑,緩緩走到元長生身邊,目光随意地掃過那片流動的“無”,問道:“不知丞相喚我來此,所為何事?”
元長生轉過身,目光在百裡禦瀾臉上停留片刻,心中暗自歎息。他微微躬身,拜道:“太子殿下。”而後又說:“老臣請您來,是想與您談談歸墟龍王冢。”
他擡手虛引,指向那片流動的“無”,那些懸浮的記憶碎片忽然如星河流轉,映出先皇百裡伏龍的殘影——那是萬聖神通皇後薨逝後,他獨自在歸墟徘徊的身影,龍鱗上還沾着戰場的血漬。元長生蒼老的嗓音沉重問道:“殿下可知,曆代海皇駕崩後,為何都要将畢生記憶化歸為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