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對方研究了好一會,方道
“我若說,我其實并無意與你們少陽三傑争鋒,你可會信”
“我信”
他又道
“我若說,我從未刻意撩撥過北辰小郡主,你可會信”
男子的神色微變
“我信”
他知道,其實是璎兒心系于少年
隻是,那是他自幼便許下的婚約,是他想要用一生去疼愛的女子
不想卻橫生枝節
這感覺甚至比敗于人前還要令他難受
阿玉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
“我說冀兄啊,你就是一直端得太正了,風雅有餘而風趣不足,小郡主那跳脫的性子又怎麼會喜歡刻闆之人呢,尤其是你們這種青梅竹馬情,更容被對方忽視”
他之前便見過一對
而那男子,如今仍在茫茫人海中苦苦找尋着心愛之人的下落
世間真情不易
錯過了便是一生的遺憾
他不希望雲冀與北辰璎最終也變成那樣
“這些年我與璎兒顯少見面”
男女七歲不同席,他們其實已經很久都沒見過了
快有十年了吧
那時候她還小,應該已是記不得了,她記不得,但是他卻一直記得
“這就是問題啦,既然是近水樓台,怎麼也得要将這月亮時常撈起來看看不是”
否則說不定它就照到别處去了
少年一面說,一面引着三人向外走着
“女子,猶其是小女孩看多了市井的話本,總會有些心思飄浮,你呢,不能總是一直傻傻的站在原地等着,怎麼也得做些事情好讓她的眼中有你,否則就隻憑一紙婚書,又豈能鎖得住小郡主那顆飛揚的心呢”
“那我要如何去做”
音冀問
他是真的不知道
本以為等着她披紅出嫁,做好了要疼愛她一生一世的準備
這便已經,足夠了
可是
卻沒想到
伊人長成,心卻已不在他
“投其所好你懂不懂,是故非以其所好,籠之而可得者,無有也”
見對方一臉的木讷,阿玉搖了搖頭
少陽音家君子風度,卻是将人都給教傻了
“這意思就是說呢,你得要看她喜歡什麼,按照她的喜好去做事情”
這方面北辰瑤卻是個中翹楚,他真該與那家夥好好學學
“比如說呢,若是坊間女子,則會多喜金銀玉器,若想要撩撥,便要從錢财禮物方面着手,但北辰璎可是王府的小郡主,打小什麼好東西沒見過,故而此法不可行也,我觀那姑娘一身的飒爽之氣,定是喜歡策馬江湖快意恩仇,所以呢,你不妨就帶着她到外面多走走,若遇到個什麼不平之事,也拔刀相助管上一管,将你們少陽音家的風度與俠客本色展示給她看,說不定她就會動心了”
“她是閨閣女子怎好私自外出”
這于禮不合吧
“你們的親事不是一早就定下了嗎,又何必拘泥一時虛禮,我看那小丫頭性情肆無忌憚得很,若哪天自己偷跑出去豈不更加危險”
“可是,若心儀一個人不是該真心待之嗎,怎可以算計之心撩撥”
行走江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本為俠義之道,若是為了取悅女子而刻意為之,不但令初心蒙塵,也是一種欺騙
“若你一開始便是虛情假意心存不良,的确是德行有失,但若是為了讨未來媳婦的開心,那便叫做成意了”
“還有甜言蜜語和死皮賴臉,這一點猶為重要,别整日端着你雅琴公子的風度,小姑娘都喜歡能陪着她胡鬧,讓她開心之人”
說話間,四人已至梅林盡頭
于是阿玉道
“還有些相處的技巧與竅門,回頭待你來京都之後,本少爺再尋人與你好好講講”
音冀一愣
“在下何時說過要去京都了”
“你莫不是忘記了,你們少陽音家可還欠着本少爺一個約定呢”
“約定”
“教人下棋啊”
男子恍然
原來他說的是與昊弟打賭之事
“玉公子棋藝高絕,是在下不自量力”
音昊滿面羞愧,趕忙拱手深揖
“之前是昊魯莽了,在此向公子道歉”
“三公子無需放在心上,下棋本就是有輸有赢”
阿玉笑道
“不過,你欠我的賭約可還是得要還的哦”
“在下汗顔,玉公子棋藝精湛,何需昊班門弄斧”
雖說是謙辭,但卻也是真心慚愧
“需的需的,若你們願将琴棋書畫通通都教他一些,我就更感激不盡”
他這語氣十分的懇切,卻讓對方不好拒絕了
于是音冀問道
“不知是何人”
當日賭局雖是由三弟提出,少年随口應承,不過如今看來,這小子怕是早有圖謀
教一人下棋
若換作他人或許隻是一件小事,但于少陽音家,卻不得不慎重行事
畢竟琴棋畫乃音家立世之本
收徒,就算是外門旁聽,亦不可輕忽
“那個,嗯,額”
阿玉咧嘴一笑,似有幾分神秘,更有幾分詭詐,他這表情卻更是讓音家公子們心下更沒個底
“到時候你們便知道了,日子嘛就定在九月初六好了”
黃道吉日
十分的适宜拜師學藝
“九月”
如今方才五月中旬
“本少爺一向事忙,不過那時候定是在京的,屆時我會在沁香樓恭候三位”
什麼
沁香樓
那是青樓吧
他還真是胡鬧得很
音冀忙道
“音家一諾不悔,九月初六我等會依約入京,隻是”
“這地方”
着實讓他有些為難
少年卻道
“君子行于正,坦坦蕩蕩,大丈夫行走于天地間不拘小節,你們哪,是該好好曆練曆練了”
音昊不解
曆練
為何需要到那種地方
“大哥”
音城一愣
這就完了
不是想要探詢這小子師出何門,是否與琴帝有關的嗎
怎麼就被他上下一攪合,便送了出來
這會人家已經轉身回去了
他們憑白承諾了一個條件,卻什麼都沒問出來
音冀靜靜的笑了
“想來他也不會說的”
這少年是何等聰明,又豈會不知他們此行的目的
他既東拉西扯的說了這些,便是不想談及自己
不過
他的話雖有些跳脫,聽着卻也有幾分道理,這一行于自己還是有些收獲的
“既然他與我們相約九月初六,那便到時候再見機行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