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頓時驚起,看着店主人。
可是平時隻會寫寫字,吟吟詩的書生怎麼能打得過店主人呢?
書生到死都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幫了店主人,對方卻想着弄死他。
這時他才想起之前父親說過,财不外露。
可現在已經為時已晚。
書生竟被店主人活活掐死了!
店主人把書生的屍首綁着後院的磨扇上,丢進了橋下河裡。
臨走的時候還說:“恩人,你幫我幫到底多好。我正想着多開一家店,你偏偏這個時候過來讨債。可你總算對我有恩,我下輩子再還你吧。”
書生的屍體掉進河裡,很快被魚群圍住。
這時候出現了一群青蛙,趕走了魚群。
青蛙呱呱叫着,互相傾訴着。
其中一隻說:“這人不是我們的恩人嗎?怎麼死得這麼慘?”
剩下的青蛙也不解為什麼好人沒有好報。
青蛙畢竟智慧有限,不知道如何報恩,隻是不忍心恩人的屍體被魚群啃食。
于是這群青蛙就圍在書生屍體旁邊守護着。
這年秋季,縣官坐着轎子,路過橋頭。
正要過橋,這群青蛙仰頭亂叫,擋住了去路。
縣官仔細一看,心想:“每天過橋的人這麼多,偏偏攔我。莫不是有什麼冤情?”
青蛙大叫着說:“縣太爺,我們有冤呀!”
可是縣官聽不懂青蛙說話,于是隻好說:“你等要是有冤,可向本官指引。”
突然之間,青蛙不再叫,一齊點了三下頭,扭過身,跳下河頭。
縣官看到此種情景,猜想必有疑案,于是差人下河查看,果然在河中發現了書生的屍體。
縣官看了屍體,看見吊在書生身上的磨扇是塊上頁磨扇,想了想,就貼出了一張購買下頁磨扇的告示。
那賣包子的店主人也看到了告示,卻根本沒想到是跟書生有關的。
店主人想着:“這下好,正發愁那下半頁磨扇沒法賣出去。”
收磨扇那天,人們從四面八方把磨扇送來。
縣官差人與垂屍的上頁磨扇合對,終于查明這磨扇是賣羊肉包子的。
縣官把賣包子的店主人叫到身邊問道:“這磨扇是你的?”
店主人以為是自家磨扇質量好,以為能賣個大價錢,于是點頭笑道:“是!”
縣官看着賣羊肉包子的店主人,怒道:“你殺人了,有臉笑出來?”
店主人看事情敗露,于是狡辯說:“我沒想着殺人,我隻是一時之間......”
縣官顯然不相信這店主人的鬼話。
“我看你不後悔殺人,你隻是後悔自己怎麼就被抓住了。”
說罷,縣官扔下令牌,喊道:“來人,把這恩将仇報之人給我押入大牢,秋後問斬!”
冤情大白後,河裡的青蛙,跳來跳去,呱呱亂叫。
縣官卻看着衆多磨扇,想着放在一起,沒啥用場。
于是縣官就把石磨鋪在石橋的南北坡道上,以便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