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鳳來儀 > 第188章 寒衣節

第188章 寒衣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秋夜靜谧,月光如水。

攝政王府,大堂裡,燈火通明。

蕭言琛高坐上位,蕭曦澤跪在大堂中,對蕭言琛行跪拜禮,“臣參加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

“謝陛下!”蕭曦澤站起身後,才問道:“不知陛下深夜光臨臣的府邸,可是有何機密大事?”

蕭言琛也不拐彎抹角,他直言不諱道:“我此來隻有一事,表哥,求您想辦法,替我殺了蕭瑾年。”

蕭言琛話說的鄭重,語氣也很認真。

蕭曦澤卻裝作一臉不解,“陛下,太上皇不是死了嗎?為何還要臣去殺他?”

蕭言琛眸光緊緊盯着蕭曦澤,他語氣急促,“蕭曦澤,我知道蕭瑾年沒死,他在雲州。他是先帝的嫡子,是先帝最寵愛的兒子,他若回來,定沒我的活路。蕭曦澤,我把皇位過繼給你,你去替我殺了他,好嗎?”

蕭言琛明白一個道理,死生亦大矣,生死之外,無大事。

在蕭曦澤看來,活着還有翻身的機會,但若死了,可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但蕭曦澤是圖謀天下的人,如今的蕭言琛似籃裡魚,阱中虎;若蕭曦澤此刻心軟,放魚入海,縱虎歸山,那豈不是要給自己留下個心腹重患?

蕭曦澤繼續裝傻充愣并且婉拒安慰道:“陛下多慮了,太上皇已死,已經威脅不到陛下了。至于臣,臣無心皇位,隻想過那閑雲野鶴的生活,所以陛下,您也就别再強人所難了。這時辰也不早了,臣派人送您回宮吧。”

蕭曦澤語畢,便不再去理會蕭言琛的話,他命人強行送走了還欲要解釋的蕭言琛後,自己一人回了卧房。

房中燈火已熄,蕭曦澤輕手輕腳的走入了房中。

他将外衣脫到隻剩裡衣時才走到床榻邊,見阿芙側身躺着,便以為阿芙熟睡了。

蕭曦澤動作緩慢的上了榻,他蹑手蹑腳的給自己和阿芙掖好被子後,才轉身與阿芙背靠背,蕭曦澤剛準備閉眼入睡時,卻突覺一雙手攬住了自己的腰身。

蕭曦澤不猜也知是阿芙。

蕭曦澤溫聲如玉,“都這麼晚了,怎麼還不睡?”

阿芙緩緩開口,聲音沙啞,“你想派人去雲州接太上皇回蜀都的事我已經知曉了。王爺,讓我去吧。”

蕭曦澤笑着哄勸道:“不行!阿芙,我答應過白姑娘,要照顧好你的。而且,我将你買回來,可不是讓你給我做殺手,也不是讓你為奴為婢的。所以,别去了好嗎?”

“可我若是不去,那我對你而言,便成了一個無用的人。蕭曦澤,我來這裡不是給你當花瓶的,更不是給你當海棠的替身。”阿芙說着,隻覺滿心都是委屈,她淚流滿面,哽咽道:“蕭曦澤,夫妻之間最重要的是信任。可自我和你在一起的這些時日,你雖對我好,但不曾信任過我一分。刀劍無心,人卻有情。蕭曦澤,你若是把我當外人,那你就别把我從一把刀養成一個人,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殘忍。”

刀是沒有感情的,可現在的阿芙是個人,有血有肉,會愛會痛的人。

現在的他懂得了何為喜怒哀樂,更懂得了情為何物。

情是甜蜜也是毒藥。

甜蜜時幸福美滿,一生喜樂,可若是毒藥,便是毒入骨髓,無藥可救,最後痛不欲生,不治身亡。

阿芙體驗過這種痛,就在蕭曦澤不信任她時,她心痛了,那種痛就像她的心被架在火上慢烤一般,受盡煎熬。

蕭曦澤聽到阿芙哽咽出聲,他轉過身子,将阿芙摟入懷中。

他輕聲安撫道:“好,就讓你去接人,但記得,萬事小心。”

蕭曦澤一邊溫柔的撫摸着她的後背一邊輕聲細語的道歉,沒過一會,阿芙就在溫柔鄉中沉沉睡去。

京畿城中,大街小巷,行人摩肩接踵,笑語盈盈,街道熙攘,車水馬龍。

遠處,陣陣童聲在大街上散開,“溪水流,入淮河。率土歸心,人低成王。淮河旁,有窪地,低窪聚水,成充盈。”

這首童謠不僅被京畿城中所有的兒童當成歌謠唱着,就連百姓們也能唠嗑兩句。

而将這首謠谶傳的家喻戶曉的人,正是全泰和他一起共事多年的好友。

他們分别是尚書左丞贲淇、輔義将軍莊宇、廷尉正殷明、丞相莫尹。

這四人除了丞相莫尹是從一品外,其餘的不是正六品上便是從五品下。

其實依照莫尹的官銜,倒也不屑與全泰結交。可他真正想要巴結的人是容淮。

莫尹的祖宗叫莫溶,匈奴人,史載他容貌俊偉,美姿儀,皮膚白皙。

但若說起莫溶,那可是驚天動地,了不起的大人物。

周朝還未被覆滅,周炎在位時,匈奴人能打進周朝,莫溶至少占了一半功勞。

建平二十五年,十八歲的莫溶一襲白衣,一杆長槍,身騎戰馬,孤身一人挑戰了周朝十元大将,後又連斬周朝十元大将而聞名于世。

他一舉奪下了周朝的五州一城,戰功卓著,聲明顯赫。

周衍繼位後,改年号靖明。

靖明元年,攻破周朝皇宮的匈奴諸将裡,其中就有莫溶。

匈奴人奪下了中原後,也學着漢人在中原稱帝。

他們将大周改為匈奴帝國,而稱帝之人正是呼延璃。

呼延璃改年号為順天,順應天時,應時而行。

順天元年,二十歲的莫溶作為開國功臣,被呼延璃封為鎮國将軍,正一品。成為了匈奴帝國裡最年輕的小将軍。

順天二十三年,呼延璃因病而逝後,他的嫡長子呼延曆繼位,年号順平。

史載呼延曆性格深沉,識見宏遠,聰明有遠識,性果決,有智謀,能斷大事。

隻是在他上位時,天下四處起義,動亂不休,為平息戰亂,呼延曆不得不拜莫溶為孝晉公,并将虎符交給莫溶,讓他替自己南征北戰,平定四海。

随着呼延曆對莫溶的信任,他也成為了當時的權臣,在朝中的威望如日中天。

莫溶手握虎符,掌握二十萬大軍,朝中無人敢動他。

而呼延曆也因懼怕他的勢力而在他面前伏低做小,但實則是在韬光養晦。

順平二年,四十五歲的莫溶在自己的軍營裡發現了六個武功在九階之上的少年,這六人分别是興太祖容鶴、虞太祖虞封、安狼太祖安臣、南燕太祖鞠闊、歸禮高祖歸虎和虞朝鎮國大将軍甯戎。

彼時的他們,皆是十八歲的少年,朝氣蓬勃?,意氣風發。

莫溶在他們身上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那時的自己膽識過人,智勇雙全?,鮮衣怒馬,一杆長槍,不懼世間一切,而如今,自己老了,已不似當年模樣。

而容虞甯歸鞠安六人年輕有為,很得莫溶器重。

在順平四年時,呼延曆私下以高官名利來賄賂這六人,想讓他們聯合自己一起殺死莫溶。

六人聞言,想都不想便一口應下。

六人應下與呼延曆裡應外合誅殺莫溶,不是因為高官厚祿,而是因為他們心裡各懷鬼胎。

容鶴、虞封、安臣、歸虎和甯戎皆為漢人,他們早就想揭竿而起。

至于鞠闊是因想自立為帝,所以才反。

但當時莫溶是他們最大的敵人,所以,隻要除掉莫溶,匈奴帝國才能覆滅。

順平五年,呼延曆聯合六人設計殺死了莫溶,但呼延曆卻沒有怪罪莫溶的家人,并下旨,莫家人從此隻能做平民,永不能入朝為官。

順平六年,六人造反,一同推翻了匈奴帝國後,又分道揚镳。

而這六人中,容鶴和虞封成為了興虞的開國帝王,甯戎成了虞封手下最得力的幹将,後被虞封封為鎮國大将軍,正一品,享無上尊榮,而甯戎也是甯家的祖先,鞠闊自己稱帝,國号南燕,年号建武。

但由于他在位時,人肉當糧血當酒,荒淫無度,魚肉百姓,奴役漢人,生活奢靡□□,在位五年,後被歸虎所滅,谥号為“武”,後人稱其為武皇帝。

但鞠家的後人又光複了燕國,所以這才有了大燕王朝。

至于歸虎和安臣,他們的故事可就是波瀾壯闊的一生了。

歸虎的父親歸龍本是周朝名将,手下有一支軍隊,名為護國軍,是護佑周朝上至家國,下至黎民的軍隊,後因兩蠻亂漢,歸龍為了保住家人,不得已帶着護國軍投靠了蠻人。

歸龍投靠蠻人時,歸虎才隻有一歲。

歸龍雖為蠻人效力,可他一直有一顆收複周朝河山的心,歸虎在歸龍的影響下,從小就立志,巍巍周朝,複我河山。血不流幹,死不休戰。

可年幼的歸虎雖有殺蠻人的念頭,但奈何他那時太弱小了,所以,他便隻能等,等到翅膀變硬,等到武功學牢,等到自己長大,足以手握大刀,砍殺蠻人,用他們的血和頭顱來祭周朝百姓和那些枉死的漢人冤魂。

歸虎從小跟着父親習武,二十一歲時,歸龍贈了他兩把刀,一把為國,一把為民。

而他就是憑借這兩把刀殺出了一個屬于他自己的天下。

歸虎二十五歲時也是順平五年,歸龍因病而逝,歸虎送走了父親,這才起了造反的心思。

那一年的冬天,歸虎将護國軍改名為乞活軍,意思是祈求活命,他們的口号是,蠻人皆可殺,漢人皆可活。

歸虎還下達了殺蠻令,後跟虞封,容鶴,甯戎、安臣還有鞠闊五人聯手,直接推翻了匈奴帝國。

可這并不是他的成名之戰,他的成名之戰,是一人一馬帶着一千乞活軍推翻南燕。

鞠闊殘暴不仁,将漢人裡的男子老人宰殺後,當糧食賣給他國家的百姓,以此掙錢,将漢人裡的女人晚上充當軍妓,供萬人享樂,白天做成軍糧,給萬人食用。

這種慘無人道的做法惹怒了歸虎,漢人經兩蠻亂漢,死了一半,餘下的漢人不到五十萬,若再被鞠闊這麼一殺,漢人就真的要滅絕了。

歸虎為了保住漢人血脈,便一人雙刀,帶着一千乞活軍向鞠闊宣戰,那一戰,歸虎可謂是勇猛無敵,他先是一人一劍斬下了鞠闊的人頭,又孤身一人殺了鞠闊手下的士兵,一日一夜,近五萬人。

于是後來,他就被後人說是,一身血,兩柄刀,一人追着萬人削。

他僅僅隻用了一千乞活軍滅了一個國,後人說他是救漢人的民族英雄,還給了他一個谥号,武悼天王。

在歸虎三十歲那年,他建立了屬于自己的王朝,國号歸禮,年号永興。并且他将自己的父親歸龍封廟号太祖,谥号:武堯。

而安臣也是漢人,隻不過他是個江湖人士,他父親安旻是青羽派掌門人,門下弟子有一萬之多。

當年兩蠻亂漢,蠻人裡有太多高手,安旻帶着一萬弟子因誓死不從而拼死反抗,最後安旻戰死,門中弟子有五千人活着。

安臣為了這五千人能活,便帶領他們含淚投降蠻人。

安臣雖領着五千弟子在莫溶手下做事,但心裡還是不服匈奴人的,再加上安臣自己也有野心。

于是,在推倒匈奴帝國後,安臣也用自己的舊部在一處偏僻之地,用了十年的時間,建立起了一個小國,名為安狼。

可安狼國的國土面積不過是尺寸之地,國内隻有一個州兩座城池,所以,為了闊大領土面積,安臣在永興十五年向歸虎下達了戰書。

而就是這一戰,安臣一人一馬領着五千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接滅了歸禮國,還殺光了歸虎手下的乞活軍。

歸虎被俘,不堪受辱的他選擇了伏劍自刎。

安臣佩服歸虎是個英雄,便命人厚葬了他。

而歸虎的後代歸宏,在若幹年後,遷徙到了古月,在古月的旁邊建立了禮國。

至于後來,莫家效忠容家,這是他祖父莫谵的事了。

莫家自從出了莫溶這麼個祖宗後,便在匈奴一直不受重用,于是莫溶的祖父莫谵來到了大興王朝。

由于莫家都是習武的,所以從小練武的莫谵在二十歲時武功就已達九階,後來到興朝,原是來遊玩的,卻不料在那一年遇到了興朝武舉。

莫谵本是想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參加武舉,但沒想到因自己是匈奴人的身份而被考官趕出了武舉比賽。

正當莫谵要離開時,是梁斌阻止了他,他對武舉考官說,“英雄各有見,何必問出處。”

當梁斌說服考官後,莫谵入了武舉比賽,莫谵在武舉中赢得第三。

再後來,莫谵因梁斌的這份知遇之恩對興朝忠心了一生。而莫家也成了興朝忠臣。

至于莫尹,少有才名,有過目不忘之能,十八歲時誦詩屬書而聞名京畿。

因家中父親莫泰入朝為官,所以,莫尹在二十歲時,因被父親向容晖舉薦而得容晖器重。

莫尹也是從小官坐到了丞相之位。

可就在容烨登基為帝時,他一時間文采盡失,像即興作詩和以前所記所學的唐詩宋詞,他竟一首都說不出來了。

衆人皆都以為莫尹是江郎才盡,可隻有他自己才知,他哪裡是突然間文采盡失,明明就是新帝荒唐無道,既喜猜忌又喜亂殺無辜,他不過是在藏拙而已,所以才沒有在新帝面前展露鋒芒。

他在容烨面前每日活的謹小慎微,裝的對政事一無所知,久而久之,容烨也就不再重用他。

莫尹頂着一個丞相的虛名,可他每天上朝也就隻做好自己分内之事,若有人問他政事,他便是一問三不知。

莫尹一直以為,他會這樣活到他辭官還鄉的那日,直到昭興二年春,容淮曾來過他的府上,表面交友,實為拉攏。

莫尹對于容淮的拉攏,他雖拒絕了但容淮臨走前卻告訴他,“日後你若是想通了,随時可以來找我。”

容淮一句話,莫尹記了四年。

現如今,朝堂妖後掌權,陛下也殡天了,這興朝的天要變,他自然也要重新找一個靠山。而容淮就是他最好的選擇。

此刻,他們四人正在京畿城中的一間客棧的二樓小聚。

二樓露台,一張矮幾上擺滿了美味佳肴。

全泰給他請來的四位盟友各斟了一杯酒,才笑道:“多謝諸位出手,助二皇子一臂之力。”全泰舉起酒杯,“他日二皇子重掌大權之時,諸位便都是功臣。”

衆人聞言,都忙說,“全大人,客氣了客氣了!”

衆人說着,便舉杯與全泰碰杯,衆人将杯中茶水一飲而盡後,衆人才放下茶杯。

莫尹問道:“全大人,如今這京畿已亂,不知二皇子下一步有何打算?還請大人明示?”

全泰一本正經道:“諸位大人,二皇子有令,讓你們從此刻起,什麼事都不做,你們留在京畿,保存實力,等候二皇子吩咐即可。”

衆人一聽便知,容淮是想隔山觀虎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