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毓說:“我這一生,有兩個志向。第一,是雲遊各地開啟民智。第二,是寫一本實事求是的史書。”
“為了我的志向,我體驗過諸多營生,周遊了好多州縣。現在,我在朔方郡的旅程結束了,該啟程去下一站了。”
他說罷,躬身作揖,翩然而去。
小亭曾和形形色色的人打過交道,大丈夫愛暢想建功立業,老百姓愛暢想寶馬雕車,她還從未見過什麼人,志向這般脫俗。
小亭聽得震撼,刹那間竟忘了挽留。
她快步去追:“蘇毓哥哥,你可不可以留下來,和李融大哥一起治理朔方郡······”
還是遲了一步,她話未說完,蘇毓已不知去向。
朔方太守暫且由李融兼任。
李融做得很好,不過十天,已然把朔方郡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
沈曜在屋裡圍爐煮茶,忽得幽幽感歎:“要是李融和曹公子的位置能換一換就好了。”
滿月把酒壺從嘴邊拿開,怒道:“沈艾安,太平年間,你肯這樣想,我贊你是明君。但是現在局勢不穩,正是用人之際,現在你敢猜忌多疑,玩弄權術,那我立刻撕碎你的腦袋。”
沈曜捧着茶杯,哈哈大笑:“馮蘭若,你現在真有個谏臣模樣。”
擎蒼這幾日頗為沉默,他在院子裡掃雪,堅持不懈地掃雪,今日終于把積雪掃盡,院裡漏出了黑漆漆的土地。
沈曜忽的又想起什麼,歎道:“挺可笑的,這裡這些人啊,他們那麼在意糧食,卻毫不在善待土地。“
滿月一怔,小亭卻答:“這還不簡單?發動戰争的人又不用自己種地。”
雕弓剛給唐書生講完《武學要義》,正巧進門,他站在小亭身後,欣賞之餘,無奈歎息:“從前,跟着殿下站在皇城的城牆上,向下望時,先看到衆生,之後,才能看到衆生腳下的土地。或許,沒有土地,就沒有芸芸衆生。沒有芸芸衆生,就沒有王侯公卿。聖人愛芸芸衆生者,自會熱愛土地。”
沈曜點頭,笑道:“雕弓,你現在真有個賢臣模樣。”
幾人正聊得熱鬧,忽的,柳葉郡主來了。
她今日沒扛大刀,也沒換漂亮的繡花鞋,步子虛浮,情緒怏怏,衆人跟她打招呼,她也似沒聽到,隻是走到沈曜面前,遞給他一封信。
“從石漣那裡翻到的。”
沈曜睫毛微顫,臉上的笑意消失的無影無蹤:“有勞。”
“我沒忍住,提前拆開看了。”柳葉道。
“無妨。”
“不。”柳葉道,“他說的話,你好好記住。你要是不聽他的,我就不認你這個太子。”
沈曜目露疑惑之色,緊接着就準備打開信封。
誰知這時候,劉小六來了,說李融在外面遇到點難題,請沈曜去幫忙定奪。
沈曜見劉小六來得匆忙,隻得先把信收到懷裡,跟着劉小六出去。
雕弓和小亭跟了出去。
滿月也想跟着去看看,擎蒼卻把她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