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立仁是被恭王府的巨額财富給驚着了,他是真沒想到,滿清已經沒了,現在的恭王府居然還是這麼富,而且還如此的嚣張,竟然敢公然出售這些原本屬于國家的寶貝。
這些王府裡邊的寶貝,可都是過去數百年裡搜刮的民脂民膏,還有那些滿清皇族從宮裡連偷帶拿弄出來的,說他們是竊國大盜絕不為過。
卓立仁有些疑惑的問袁克文,這些東西不是應該屬于國家嗎?怎麼還能讓他們如此處置?袁克文就笑了,都知道這些滿清的遺老遺少有錢,可是沒有個正經的名頭,誰也不敢那麼明目張膽的去抄家不是。
畢竟現在已經是民國了,講究法制還有人權了,不能再像過去的滿清那樣,說抄家就抄家,想幹嘛幹嘛。卓立仁就覺得這個事情有點匪夷所思的意思,想了想又問郭葆昌,知不知道那個恭王府到底有多少好東西?
郭葆昌搖搖頭說,沒人知道具體的數字,不過七八年前滿清還在的時候,他有一次被恭王府的管家給叫進去,讓他幫忙看看東西。他去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是一件青花瓷瓶,想讓他給确定一下,是不是元代的。
等到東西看完了,管家送他出來,他還在驚歎于那件瓷器的精美與珍貴,結果被恭王府裡,專門負責管理庫房的小管家給鄙視了。
這個恭王府裡級别不高的小管家告訴郭葆昌,這樣的‘寶貝’在恭王府裡,根本就不知道有多少,反正他管的那幾個庫房裡,至少也得有幾十上百件。
每年都有打掃衛生的人不小心打碎的,還有被這些下人偷拿出去,變賣了換錢的也不知道有多少,庫房的賬冊那麼老厚,一本都有上百頁,哪個冊子上面沒有個幾百上千件東西?
别說是王爺,就連他們這些管庫房的都弄不清楚,那些庫房裡到底有多少東西,反正是今天進明天出,今天沒了明天再補就是了。
那些東西不是外邊的人給送的禮,就是宮裡賞的,就沒聽說哪件東西是王爺自己花錢買的。自然也就沒人心疼,要不怎麼說來的容易去得快,世上事大緻如此。
郭葆昌說,自己那天也不怎麼就起了個心思,都說這恭王府富可敵國,他就想知道知道,這個恭王府到底能有多少寶貝,等到這個碎嘴子小管家送到門口,各種好話一頓恭維巴結,把這個小管家忽悠得找不着北了。
他們倆來到附近的東來順,吃了一頓涮羊肉。兩壺燒酒下肚,這個小管家嘴上就沒了把門的,話匣子打開就關不上了,郭葆昌也徹底給驚着了。
按照這個小管家的說法,恭王府裡不算那十幾間正殿,還有小恭王以及福晉太太們房裡的寶貝,僅東西兩個院子裡的庫房就有55座,除去那些真正裝雜物的小庫房,其中至少有48座庫房堪稱‘寶庫’。
這個小管家負責的是四座瓷器庫房,恭王府早期建的庫房比較小,都是6米寬,5米高,20米長,裡邊滿滿當當的都是木頭架子,上面幾乎擺滿了大大小小各種瓷器。
現在滿清已經沒了,現在這些瓷器裡最不值錢的,居然是慈禧太後六十壽誕的時候,特别燒制的‘萬歲瓷’。
數量最多的,都是康雍乾三代之前的,以明代最多,宋元時期的也不在少數。因為瓷器比較占地方,又不敢摞得太高,一萬兩千多件瓷器,放了四個庫房。
玉器以及雜物庫房也有四個,裡邊收藏的曆朝曆代的精美玉器,已經超過六萬件,僅玉如意這一樣,就有兩千多把。
因為乾隆對美玉具有近乎變态般的嗜好,清朝的玉器無論從質量還是數量,都堪稱是曆朝曆代之冠,因此恭王府裡的玉器也是異常的多,包括有和阗白玉、碧玉、翡翠、墨玉等等。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補償當年對恭親王的打壓,僅慈禧太後賞賜給恭王府的各種極品美玉,就有八千多件。可能是為了證明自己說的真實性,這個小管家很随意的,把自己手上帶着的一個白玉扳指亮給郭葆昌看。
郭葆昌是懂行的,這個扳指當時的市價,至少也得在八千到一萬大洋。小管家說這樣的扳指他還有十幾個,就是平時拿着随便玩的。
其他各種材質的鼻煙壺,還有蛐蛐罐蝈蝈籠子沒數,珍珠堆滿了十幾個巨大的樟木箱子,‘跟家裡的米一樣多’,聽得郭葆昌直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