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局長點點頭表示認可卓立仁的說法,示意他繼續。卓立仁自己端起桌上的水杯,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放下杯子繼續:“以現在東北的财政,若均養四師則都有不足,可損其三以足一。
從張督對張作霖的做法可以看出來,即是互相利用,也是各得其所,至少不是那種喂不熟的狼羔子,這樣的人就看您怎麼用了。
我覺得在糧饷兵源這兩件事上,隻要您能把握好尺度,三五年内應該可以安撫住這個張作霖,有了這個時間至少能做兩件事,一是平穩地方以靜待變,二是一旦局面有變,視情況謀定而後動。
事情可為則進而求其功,不可為則退而保其身,其實我是覺得,東北的事情沒什麼需要擔心的,倒是有另外一件事我挺擔心。”
宋局長馬上就問:“什麼事?”
“您知道,有一句話叫君不密失其國,臣不密失其身,我是擔心這件事,要是被别人知道就不好辦了。”
宋局長有些不以為然:“怎麼可能?這件事就隻有你知我知,最多也就是自己家裡人知道,不會讓外人知道的。”
卓立仁卻不肯松口:“不瞞您說,我擔心的就是自己家人,而且我還不是隻有一個擔心,一個是擔心走漏風聲,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就是了。
如果這個事真的要辦,最好先别跟家裡人說起,什麼時候事成了再說不遲。還有一個就是,如果被您夫人知道了,會不會不同意您離開北京去東北的事,您覺得呢?”
宋局長不吭聲了,他還真覺得,自己的夫人有可能會不願意自己離開北京,再加上又是去東北苦寒之地。
自從夫人與自己結婚之後,由于大伯在濟甯府做佐二官的緣故,每個月都往家裡交三十兩銀子,而自己卻因為一直讀書,入仕得比較晚。
自己剛進入衙門裡做事,薪酬微薄,每個月隻能勉強往家裡交十五兩銀子,夫人跟着自己,在家裡受了不少的氣,特别是那位大嫂,天天在二老面前搬弄是非。
兩位老人多少有點勢利眼,總是讓二兒媳婦在跟前立規矩,幾乎所有的重活都是二兒媳婦幹,就算是先後生育了兩個兒女,也沒什麼改善,一直到宋局長進了北洋政府,做了這個铨叙局的局長,這才算是脫離了苦海。
這位宋夫人倒是任勞任怨的操持家務,對宋局長還有兩個孩子也都是盡心盡力的,可就有一條,愛抱怨,一天到晚幾乎是沒完沒了的抱怨埋怨,怨天怨地怨二老怨丈夫,就連宋熙雅也逃不過她的埋怨。
宋熙雅小的時候,有一次臘月裡她抱着出門,結果路上全是冰,她摔了一個跟頭把腰給摔傷了,一直到現在也未能痊愈,就被她抱怨到至今,隻要是不高興了,就會拿出來數落一番。
家裡人早就已經習慣了她的這種性格,現在好不容易才混到了北京,自己男人又是政府裡的高官,再讓她放棄所有的這些跟着自己去那個冰天雪地的東北,恐怕換了誰都不會心甘情願的,問題是怎麼才能說服她呢?
卓立仁見他看向自己,大概也猜到了他的意思,就把自己想好的辦法跟宋局長說了出來:“宋叔叔,您要是跟阿姨去商量這個事,我估計可能會有點難,如果這個事情不是您提出來的,而是上邊的意思,您要是不照辦,可能會受到上邊的責難,阿姨是不是就不會難為您了?當然啦,前提是您真的想好了,準備去東北。”
宋局長想了想,覺得這小子還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你還别說真挺靠譜,我先自己琢磨琢磨這個事吧,等到想明白了再說怎麼辦。剛想打發這小子走,又想起來一個問題:“哎,你怎麼知道那個張督可能會離開?不會是你瞎扯的吧?”
卓立仁就樂了:“宋叔叔,我父親去年給我的信裡說,這位張督已經71了,今年就是72了,而且他是南方人,素來就不适應東北的氣候。
我父親任哈爾濱市民議會議長之後,曾經去奉天觐見,說他‘喜财貨而多奢靡,風寒濕痹不良于行,年老體衰思退久亦’。
這樣的人能堅持到現在,不過是為了多撈些棺材本,可是錢再多也得有命花啊!這些年他應該貪的差不多了,有錢了身體還不好,您說他接下來會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