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立仁完全能理解她現在那種矛盾複雜,又混雜着擔心害怕的心情,那個年代的女孩,能夠完全自主的給自己找另一半的可能性很小,像宋家這樣的家庭就更不可能了。
聊天的時候,卓立仁已經知道了她叫宋熙雅,今年才十五歲,去年剛剛在北京貝滿女子中學畢業,她自己其實非常想繼續讀書。
貝滿女中于1906年在女子中學課程基礎上,增設了大學課程,名為協和女子大學,校址還在燈市口大街路北公理會大院裡。
宋熙雅想讀的就是這所大學,隻是她的父母考慮,要讓她盡快跟卓立仁成親,一直沒有答應她,她在心裡不知道把卓立仁咒罵過多少次了,隻是不敢說出來而已。
卓立仁倒是覺得,應該支持她繼續讀書的願望,主要還是因為她的年紀太小了,還不滿十六歲,雖然他在北婆羅洲那邊剛剛娶了一個十六的,畢竟那是沒辦法的事,與這位宋大小姐的情況完全不是一回事,怎麼着也得等到宋大小姐到了十八歲,才能考慮結婚生孩子的事。
卓立仁瞟了一眼躲在角落裡的宋小姐,一本正經的跟宋局長和他夫人說起自己的看法,他真的希望他們同意,讓宋小姐繼續去讀大學,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宋小姐的年紀還小,哪怕再讀兩年書之後結婚也不晚,讀大學也不耽誤結婚。
還是一個原因,他自己是在美國留學回來的,宋小姐如果能讀大學的話,将來跟自己就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對于今後的家庭生活有很大好處,尤其是對于以後孩子的教育好處更多,因為他在美國的老師說過,母親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宋局長和夫人就不知道怎麼辦好了,他們倆一直覺得,女孩子讀書沒什麼用處,讓女兒讀到中學畢業,已經是他們能夠容忍的最大程度了,主要是想着,卓立仁應該會急着把媳婦娶回家,讓父母早點抱孫子,才是那個年代的正常程序。
結果沒想到,卓立仁來了這麼一手,跟自己未來的小媳婦站到一起去了,如果他們還是攔着,不讓女兒繼續上學,這不就裡外不是人了,還不如借坡下驢,答應就是了,反正你都不着急,讓宋熙雅繼續上學的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卓立仁突然想起來一個問題,扭臉問宋小姐:“既然叫大學,是不是得考試才能進去啊?你确定自己能考上?”
卓立仁的這個問題,讓宋家全體給鄙視了,宋大小姐驕傲的一挺小胸脯說,自己從小到大一直都是全學年第一,她的老師已經跟她說過,如果她家裡同意她讀大學,可以讓她免試入學。
宋夫人不無驕傲的說:“大海和海濱都是班級和學年裡的第一,隻要他們想就沒有他們考不上的大學。”
大海是宋小姐的哥哥,就是給卓立仁開門的那個小夥子,他已經以第三名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學校。這年頭雖然還沒有什麼學霸的名頭,卓立仁覺得自己在學習方面就别跟這兄妹倆比較了。
聊完了正事,開始真正的閑聊,宋夫人問起卓立仁,在北京還有什麼親屬,卓立仁說有一個伯父還在北京,不過沒什麼來往,倒是與伯父家的兩個兄弟處的挺好,别的就沒什麼熟人了。
大海突然指着卓立仁跟他父母說:“他不老實,剛才我去開門都看見了,是總統府的馬車送他來的”。
宋局長和夫人包括宋小姐,都挺吃驚的看着大海,好像要确認他說的是不是真的,又看看卓立仁,似乎是在問他怎麼回事。
卓立仁不想把自己跟袁克文的關系說得太多,隻說自己在上海,機緣巧合的跟大總統的二公子認識了,還蹭他的火車一起回的北京,下午是他派人來,叫自己去他的住處,有點小事讓自己替他去辦,知道自己要來宋家赴宴,就派馬車送自己過來了,如此而已。
他說的挺簡單,宋家的人聽着可就沒那麼簡單了,你說你一個剛從國外回來的,怎麼就跟大總統的二公子摻乎到一塊去了?還有事讓你辦?你咋那麼能呢?
再說了,那位二公子的名聲可是不咋地,你跟他能學着什麼好?不會是吃喝嫖賭抽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吧?
要不說什麼事就怕猜疑,隻要這麼一猜,指不定串到哪去了,卓立仁哪裡知道,宋夫人已經開始後悔了,唯恐給自己閨女找一個像二公子那樣五毒俱全的男人,都沒地方買後悔藥去。
看着宋家人都在用那種懷疑的眼光審視自己,卓立仁知道自己有點弄巧成拙了,想把事情弄得簡單一點卻弄得更加複雜,沒辦法,隻好把袁克文讓他辦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跟宋家人說了。
宋局長看着卓立仁的目光越發的捉摸不定,宋夫人則是一副信你才有鬼的表情,大海臉上妥妥的一副羨慕嫉妒的樣子,宋家大小姐則是目光炯炯的注視着卓立仁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