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立仁當然知道,這個所謂的‘揚州瘦馬’是什麼意思,明清以來,以揚州為代表的江南官場和富人階層中,特别流行的一種惡習,專門把年幼的窮人家女孩買回來,經過了極其嚴格的培訓之後,專門奉獻或者賣給官員富商做妾侍,其實就是他們的玩物罷了,是那個年代裡對女性的摧殘和虐待。
馬濤居然連這種惡習都染上了,還拿幫裡的錢财賞賜那個‘孝敬’他的人,上行下效,他把青幫帶到現在這個樣子,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想到了自己下山前師傅的話:‘酒色财氣四把刀’,再想想自己,這幾年來夙夜匪懈,不敢稍有放縱,還不是因為有着那個無比艱難危險的目标,在前邊召喚着自己。
但那隻是自己的目标,不可能是自己身邊所有的人的共同目标,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夫妻都是如此,真正志同道合的同志是可遇不可求的。
馬濤這樣的江湖草莽,心裡想的恐怕還是給自己弄一些好處,像金明那樣,願意為了大家的利益舍棄自己的,畢竟還是很少的,更多的人不過是在一段時間,或者是一段路上的同行者,走着走着就散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一起走到最後的。
卓立仁的心裡充滿了感慨,不由得想到了後來的窮人黨,窮人黨的發展曆程極為艱難坎坷,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原來的舊體制被打破之後,新的社會秩序還沒有建立起來,所有的人對現實都不滿意,都想在這種複雜的狀态下,為自己,也為自己的階級争取最大的利益。
而通往勝利的路似乎有千萬條,沒人知道真正正确的路到底是哪一條,每個人都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路一起走,成功幾率就會大一些,不論這些分歧有多大。
也有一些人慢慢的從一個革命者,變成了改革派或者旁觀者,甚至是反對派,應該說都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一種人或者說現象,絕對是卓立仁深惡痛絕的,就是以革命的名義,來消滅與自己意見不同,或者相反的同志。
當時有很多人認為,改革不足以實現其目的,還是革命來的更痛快一點,或者是因為兩個階級之間的權力再分配,自然而然的就帶有你死我活的性質,有些人就把這種從□□上消滅的辦法,從對付敵人,進而擴大引申到自己的同志身上。
隻要是與他的想法不一樣,動辄喊打喊殺,窮人黨的曆史上,這種骨肉相殘,甚至自相殘殺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幾乎是從頭到尾的,伴随了整個發展的曆史進程。被殺掉的,往往都是那些有着獨立思考能力、非常優秀的指揮員。
原因也很簡單,這些人的想法往往不符合某些領導者的意志,不會人雲亦雲的去附和領導者。對自己的同志下手最狠的,自然首推張國焘,幾乎以一己之力,毀掉了整個鄂豫皖根據地。
這種人最大的危害在于,他們披着革命的外衣,幹着就連敵人都做不到的事,大規模的屠殺革命隊伍裡的高級指揮員,對革命事業造成的損害遠比敵人更加巨大,這種自相殘殺最大的惡果,是動搖了相當一部分人的革命意志,把隊伍裡占相當數量的那一部分人從革命同志變成了旁觀者,甚至是敵人。
紅色太祖認為,不管分歧多大,隻要是贊成革命的人,哪怕是選擇的道路不同,都應該團結起來,不管曆史證明誰的選擇正确,總會走到一起來的。他老人家有一句特别著名的話:人的腦袋不是韭菜,割掉了就再也長不起來了。
這也是為什麼,紅色太祖在黨内軍内都有極高的威望,并且能夠成為最高領導人的原因之一——除了一次又一次的挽救了紅軍,非常重要的是手上沒有自己同志的血,挽救了很多同志的生命。
卓立仁不是沒想過,通過提前安排人,進入革命隊伍裡邊,利用自己上一輩子裡的那些記憶,幫助紅軍在革命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直接一些,可是想到那一次又一次,極其殘酷的‘肅反’和‘□□’,他是真的沒有把握,讓自己安排進去的人能夠躲過這些政治運動。
他自己也在那個特殊時期裡‘重生’了,其實以他的經驗還有閱曆,還沒到真正走投無路的地步,想找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隐姓埋名的生活下去,還是比較容易的。之所以失去了繼續堅持的意志,主要還是他覺得沒希望了,于是才有了後來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