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小丫頭就這樣一直跟着盧靖姗,天天也到盧氏宗學去上課,加上小大人似的盧靖姗,天生的好為人師,每天從宗學回家之後就當起了‘小先生’,手裡拿着一根筷子做‘教鞭’,把自己在宗學裡邊學的那些東西,逼着兩個小丫頭再學一遍,學不會不僅打手闆,還不給吃飯,誰學得好給糖吃,她們倆本來就不笨,自然知道小姐是為了她們好,在小姐如此這般威逼利誘之下,居然也學了一個七七八八。
宗學裡的老師也不一樣,自然有先生信奉孔夫子的:‘有教無類’‘得天下英才以育之,不亦樂乎’,偶爾會有老師閑來無事,自得其樂給這編外的姐妹倆考較一番,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不僅大部分學科都能及格。
得益于‘小先生’對數學的偏好,她們倆的數學每每還能得到高分,讓那幾個一直被老師打手闆的盧家子弟恨得不行,一直琢磨着,怎麼才能把這兩個礙眼的小丫頭從宗學裡攆走,誰知老太爺的心肝寶貝七小姐護犢子的厲害,想想盧靖姗那個愛告狀的毛病,再摸摸自己的屁股,哪個熊孩子敢忘記盧家的‘闆凳面’還有‘藤條面’?還真沒人敢捋七小姐的虎須。
小姐妹裡邊大一點的那個叫盧婧菁,小一點的叫盧婧萍,盧靖姗一直叫她們菁兒、萍兒,姐妹倆的模樣長的像,性格也差不多,都是聰明伶俐活波好動的淘氣性子,盧靖姗與她們倆,從小到大一直都像是親姐妹一樣,感情極好。
這一次盧靖姗出嫁,她們倆自然就成為了盧靖姗的陪嫁丫頭,在那個年代的陪嫁丫頭,其實跟通房丫頭沒什麼兩樣,夫人懷孕之後,解決主人那方面的需要就成為她們的責任,當然也是她們的機會,隻要她們将來能為主人生下兒子傳宗接代,身份自然也就從丫鬟升級成為妾,如果生的是女兒,就得看主人家的心地和運氣了,這是那個年代的底層女性難以回避的命運。
确定了金明已經把黃家徹底解決之後,卓立仁心裡的一塊石頭算是落了地,現在亞庇的羅家也來了,他想聽聽盧家對于如何對待羅家有什麼想法,畢竟羅盧兩家算是親戚,出于禮貌問一問也是應該的。
他派人去盧家報信,說明天他們夫妻倆準備去盧家,看看老族長有沒有什麼不方便的,其實就是走個過場,盧家現在巴不得他天天都去呢,哪裡會有什麼不方便。
卓立仁到盧家老宅的時候,已經快到中午了,傳統的中國家庭,講究出嫁的女兒不能随意回娘家住,他們倆在盧家吃過午飯,下午還要返回斯裡巴加灣市區,20多公裡的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盧嘉福在門口把卓立仁夫妻倆接了進去,落座喝茶寒暄片刻,午飯就擺好了。
盧家已經知道了古晉那邊發生的事情,盧嘉福的大兒子,就是盧家在古晉幾個商号的大掌櫃盧建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第一次金明帶人去的時候,黃家居然把卓立仁的人給攆跑了,這個消息反饋回來,盧家兩代族長的心裡就開始犯嘀咕了,想不明白卓立仁的路數。
英國人還有那三個保安團1500人槍都能一槍不放的全部拿下,區區一個黃家卻解決不了,這是什麼情況?會不會是這裡邊有什麼貓膩?怎麼想都想不明白,越想不明白就越容易胡思亂想。一直到卓立仁派兵第二次去黃家,真刀真槍的幹起來了,黃家也沒有任何意外的被直接拿下,盧家的兩個族長才算是把心放回到肚子裡。
這一次盧家全力協助卓立仁的事,不可能完全不為人知,如果不能徹底弄倒黃家,盧家将來的日子就難過了,弄不好将來還得被黃家禍害得更加厲害,英國人畢竟是浮在面上,除了要錢,他們對别的其實不太在意,治理這麼大一個北婆羅洲也離不開華人
黃家就不一樣了,那是真正的知根知底,盧家在這件事情上的那些小動作瞞得住英國人,可瞞不過黃家,賊咬一口入木三分,真讓黃家翻過身來,可就不是咬一口的事了,還不得把祖墳都給你刨了。
順着這個思路想下來,徹底解決黃家之前,盧家不可能會真的放心。除了前期的全力配合,盧家重金嫁女,以嫡女為妾,都是在與卓立仁的合作上面增加砝碼,把和卓立仁的關系與利益,變成難以分割的一個整體。
卓立仁與盧靖姗成親之後,這已經不是他們倆第一次回來了,所以就沒那麼正式,完全是按照家宴安排的,卓立仁與盧家兩位族長一席,盧靖姗沒有入席,一進家門她就讓盧嘉福的夫人,還有盧嘉福的兩個兒媳婦給接到裡邊,躲到一邊聊那些女人話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