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豐十三年(五年後)
柱越·健佑川
烈火借助勁風已成燎原之勢,墨色的寶駒在秋風中的一聲長嘶劃破了天穹。
鮮血濡濕了它的鬃毛,不甚分明——早已分辨不清那是來自它還是它的主人。
柱越人最後一輪箭襲剛剛過去,明顯已經力不從心。
蕭晟看到,柱越人的哨樓上有人墜落,缙軍軍旗被換了上去。
他便知道,他們赢了。
峭壁之下,已然火光漫天。
而此刻铠甲滾燙,亦如此心。
“諸位!”
“城門已破!随我沖鋒!”
......
五年前,柱越新主索察繼位,魯莽冒進,多番挑釁,兩年前因談判不和殺掉了缙國使者。
一國使者出使,代表的從來都是他身後的國家。使者在他國的中受到的待遇一直是代表着本國在他國面前的地位。
索察愚蠢又嚣張。上京方面是一直在力求避戰以防消損國力,但絕不會允許國威被踐踏。
果不其然,消息傳入中原,缙帝大怒,當即宣布陳兵北上,直接對柱越宣戰。
建豐十三年,缙旗成功插上斯佳爾斯城的城樓,柱越正式宣布歸降。
時值春夏之交,缙帝陛下決定舉辦祭天大典:禮祭天地,感佑上蒼恩德,并乞求來年風調雨順。
同時,皇帝下令,所有在柱越戰争中作出貢獻、得到封賞的有功之臣都要進京謝恩領賞。
這雖然有些違制,但若是為了能夠參與祭天大典,也情有可原。
“阿晟哥哥!今日我想練槍!我赢了就要你那杆銀槍!”
“好。”
大聲嚷嚷的少年尚未及弱冠,也就是蕭晟當時投軍上戰場的年紀。這是蕭家最小的公子,蕭既。
這小子盯上自己那杆好槍不知道多久了,可誰讓他打不過呢?
即便是換個同樣年歲的小蕭晟來,他也是照樣打不過的。
可别指望蕭晟放水,讓蕭既從馬上摔下來的時候姿勢好看一點他覺得就算留了很大的情了。
......
馬場之上半山腰處有小半塊平台,三個此刻隻穿了内裡軟甲的男人圍坐在柴堆燃起的火焰旁。
其中一人三十多的年紀,生得濃眉大眼,英氣俊逸,坐在地上的身體筆挺腰背闆正。這是蕭家長房二公子,蕭莫。雖早已娶妻生子,依舊跟随他的叔祖蕭遠骞四處征戰多年。
另有一人鬓發和胡須都已有些斑駁,但目光迥然,精神矍铄,大概是天命之年。這是參将蕭遠骞,也是蕭晟的外叔祖。
還有一人看上去比蕭遠骞年輕些許,身寬體胖,很是勇猛,更是高居節度使之職,此人名叫劉戈,算是蕭遠骞将軍同僚中的好友。
一場春雨剛過,遼闊無邊的馬場上,新綠乍起,淺沒馬蹄。
半山上三人的目光不自覺被吸引至山下馬場。寒光時現,紅纓飛舞。馬兒在蕭晟手裡聽話得仿佛和他意念合一,蕭晟在馬背上更是如履平地,随心所欲。
蕭既哪裡是對手。
對比蕭既的滿頭大汗,應接不暇;蕭晟的比武更像是表演,下腰擰身、回槍策馬,動作淩厲,幹脆利落,行雲流水,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