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宮的宮人們都覺得最近日子好過了很多。
那一日,皇帝在永壽宮用過晚膳之後,略坐一會兒就走了,沒有留宿,謹妃對此早有預料,也沒有多說,高高興興送他出門就回房睡下。
第二天一早,婉月又收到了皇帝老爹派人送來的東西,有一整套價值不菲的文房四寶,還有幾本帶着批注的啟蒙書籍,拿起來翻了翻,批準的字體工整且用詞淺顯,很适合幼童使用。
把書拿給謹妃去看,謹妃果然十分高興,說比她準備的那套更好,當天就拿來用上,更換了自己的教學教材。
母女二人縮在永壽宮裡,快樂地繼續教學生活,學習間隙,為了表示對自家老爹的感謝之情,婉月時不時寫一副字或者畫一幅畫送去,讓皇帝老爹看到自己的學習進度,昌平帝也很吃這套,每次都欣然收下,再送些吃的用的給她們母女作為鼓勵。
時間久了,婉月在昌平帝這裡也有了幾分存在感,有時他給三公主送東西,也會想起還有一個乖巧的四女兒,順帶再給她送一份,皇宮裡的人都是人精子,将皇帝這番态度看在眼裡,知道他對四公主上了心,就對婉月更看重幾分。
系統裡的屬性一天天上漲,婉月過得十分快樂,不知不覺就到了秋天。
京城的秋天總是多風的。每天用過午膳,婉月就在窗外風聲的陪伴下午睡,再聽着外面落葉窸窣聲寫字看書。
又是一天下午,她心不在焉的待在書房裡寫寫畫畫,曼枝守在旁邊,聽着窗外風聲漸弱,便上前一步輕聲喚她。“公主。”
婉月應了一聲。
曼枝繼續說。“您已經寫了一整天了,歇歇眼睛吧,要不,奴婢陪您出去轉轉?”
“嗯。”婉月口中應着,并不擡頭,“待我寫完這張。”
“公主……”曼枝歎了口氣,面色有些無奈,繼續勸,“您這一張已經寫了半個時辰了,若是娘娘知道……”
“母妃為什麼會知道?”這次婉月終于停下筆,打斷她的話,擡頭看着她又問了一次,“若是你不說,母妃為何會知道?”
“……是,奴婢明白了。”
曼枝就沉默下來,再沒有多說。
蕊環和蕊珠站在旁邊看着這一幕,對視一眼,默默低下了頭。作為貼身伺候的宮女,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她們都對婉月的脾性有些了解,知道她的性子并不是表現的那麼綿軟。
剛被分過來的時候,她們還覺得婉月很好應付,一個被宮人苛待數年的小孩子,能有什麼見識呢?性格又這麼軟糯,随便就能糊弄過去。
結果伺候了幾天,她們就發現婉月的性情與傳聞并不一樣。
不管宮女之間的眉眼官司,婉月提筆繼續寫。她能猜出幾位宮女的想法,但對此毫不在意。
她先前展現出的溫柔腼腆性情,隻是為了博取同情,如今生活穩定,處境好轉,這種人設就不再需要了。而且,在宮裡生活,太過軟糯的人設并不讨好。她必須逐步轉變,在日常相處的過程中漸漸流露真性情。
在貼身伺候自己的宮人面前僞裝實在太累,婉月不想為難自己,因此表現更加随意,并不擔心她們會去謹妃那邊說三道四。
孩子本就心思多變,換了生活環境,性情跟着發生變化,這多正常?隻要她别一夜之間性格大變,在母妃關愛下逐漸活潑起來,想來是合情合理的。
清空腦内雜念,加快練字的速度,不到一刻鐘就放下筆,她沖着曼枝一笑,“好了曼枝姐姐,我們走吧,今天你要帶我去踢毽子!”
“您放心,毽子給您備着呢。”見狀曼枝也松了口氣,抿唇笑着應了,打起簾子陪她出門。
踢毽子!
一旁的蕊環蕊珠聽了。眼睛頓時一亮,也高興起來,她們都是十三四歲的年紀,眉眼間還帶着孩子氣。蕊環圓臉大眼,活潑開朗,蕊珠細眉細眼,内向穩重,一聽這話,蕊環不用人吩咐,立刻跑去取了毽子,再跑回來期待地看婉月。
“公主,您想去哪裡玩?”
“嗯……”婉月拿起毽子丢了兩下,想了想,“院子裡玩沒意思,我們出去踢!”
到了永壽宮門外,宮人們正在清掃地面上的落葉,她們沒有走遠,随意找了一處幹淨的地方就開踢。一開始,兩名小宮女還分神留意着婉月,不一會兒玩得上頭了,興高采烈地專心踢起來,婉月看着她們玩,有一下沒一下的踢着,依然心不在焉。
她在想自己的上學問題。
據謹妃說,因她進度太快,到年底她的啟蒙課程就能全部學完。謹妃當年讀書背詩隻是為了修身養性,圖個以後能和夫婿有共同語言罷了,學得不精,對她接下來的學習起不了太大幫助。
那麼,她要去哪裡繼續學習呢?
她問過謹妃這個問題,但謹妃答不上來,又說女孩子學會這些已經足夠,請女師傅教學也就教這些,讀個啟蒙書,學個詩詞音律即可。若再有興趣,以後自己多讀些書便罷了。
再沒有專門教女孩子讀書的地方了。
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個世界對女子的要求就是這樣,女人隻需要學通禮儀,懂事明理,能算賬識字就行,又不用科考做官,學那麼多做什麼呢?
哪怕公主也是這樣。
但也不是毫無辦法。
婉月這樣想着,又一腳踢歪,毽子攜着彩色的長羽從空中飛過,啪的一聲落進了花叢裡。俯身撿起毽子,婉月站在原地,越過花叢向前方看了一眼,前面是昭陽宮,芳嫔和三公主住在那裡。
想要繼續讀書,破局方法還得落在她三姐姐的身上,她心想。
據她所知,三公主因性情太過活潑,被皇帝押着讀書,請了位老師專門教她,要求就是磨一磨她的性子。
擔負重任的這位老師名為何元康,是本朝極負盛名的大儒,出身顯貴,年少成名,十三歲中舉,十七歲進士,三元及第,入仕後一路平步青雲,如今是正三品中書,聽說他為人風趣,交友廣博,這也是昌平帝會把管不住的閨女扔給他帶的原因。
你這麼會社交,一定也很會帶娃吧。
何元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