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因果是被什麼吸引來的?這個畫展和原書裡的有什麼不同呢?一個莫名其妙冒出來的路人反派?還是正義執言的她?
又或者,兩者皆是呢?
蝴蝶效應也得有第一隻扇動翅膀的蝴蝶,這麼名不見經傳的畫展,難道可能因為她上周參加雲家家宴導緻一個男人來這裡冒充資深收藏家?
怎麼可能!
唯一的變數就是通過拍賣公司給自己安排了一個神秘買家身份并出席畫展的她罷了。
她帶來了這個搗亂的男人,也帶來了陳因果,那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
趙聽風回想起來,在原書裡,和雲憑岚交談的那位拍賣公司的工作人員是個矮胖的秃頭男子,他曾說這幅畫是他親手賣出的。而她今天買畫的時候,負責的卻是一位女性。
這也是蝴蝶效應嗎?這個矮胖的秃頭男人到哪裡去了?
或者說——這個形象,是不是有點熟悉?
說起來……
拍賣公司為什麼會幫趙聽雨負責畫的售賣?
她記得趙聽雨在這座城市裡一開始并沒有什麼屬于她自己的人脈,之前讀書認識的人也都是些一心玩樂的富二代,大部分在書裡比較有用的人都是在她回國後才開始有聯系的。
那麼當年天天忙着在美國學習的趙聽雨是怎麼和這麼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拍賣公司簽的委托合同?
她反複點亮手機屏幕,再按滅,再點亮,再按滅,桌面上還留着她上次通話的記錄,是和拍賣公司的總公司,在南方最大的城市,座機号的前綴是個并不熟悉的區号,她想象着在那個遙遠的城市發生的事情,有點不寒而栗。
陳因果交遊廣闊人脈發達,在全國各地都有他的關系網,但是那座南方最大的城市卻更特殊一點,是他讀碩士時曾求學的地方。
那麼巧,在原書中,身在美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趙聽雨,莫名其妙地通過國内一家不算出名的拍賣公司在這裡賣出了一幅畫。又那麼巧,這家公司雖然在這座城市開展業務,但是總部卻不在這裡,而是剛好在陳因果曾就讀的地方。
那麼把一切再連起來想一想:
或許一開始,就是陳因果幫趙聽雨聯系了這個拍賣公司,安排了拍賣她的畫的工作。
關于她會出現這件事,任陳因果再怎麼神通廣大也不可能想得到。
但是陳因果至少知道,會有一個人出現——一個神秘買家。
這家經紀公司是陳因果幫趙聽雨安排的,那麼有人對慈善展有興趣、想要參展買畫、甚至特别打聽了“這個展覽上是不是會有趙聽雨畫家的作品”,這些事想必瞞不過他。
也就是說,多半是因為聽到有人想要打聽這場畫展的情況,還特别對趙聽雨的畫作很感興趣之後,他才專程出現在這裡。
他不知道這個神秘買家是趙聽雨的姐姐,但他還是來了,也就是說他的目的隻是想見到這個似乎對趙聽雨的畫很感興趣的人。
然後在畫展上,就出現了那個莫名其妙大罵趙聽雨的畫的男人……
應該在現場賣畫的矮胖秃頭男人不見了,卻冒出來了一個很類似的男人,趙聽風沒辦法不把這一點和同樣在原書中并沒有出現的陳因果聯系在一起。
因為自己這個對趙聽雨的畫感興趣的人的突然出現,不但陳因果專程趕來,這個男人也專門地出現了……
說不是陳因果安排的,誰信!
可是這個男人做了什麼呢?
原作裡,這個畫展應該是非常微不足道,而且波瀾不驚的。可是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如果趙聽風沒有出現,那個冒充資深收藏家的男人就會對趙聽雨的作品甚至人格一通侮辱。
同樣在場的陳因果沒有對這個男人說一句重話,他一點沒有想要維護趙聽雨的想法?當然不會有了,這應該也是他親自安排好的。
趙聽風不得不承認,現在她心裡最認可的解釋就是:陳因果為了這個神秘買家,特意安排了這個奇怪的男人出來搗亂,是為了試探神秘買家的身份也罷,是為了趕走神秘買家也罷。他為了這個對趙聽雨的畫作很感興趣的神秘人,往趙聽雨身上結結實實潑了一盆髒水。
——如果自己真的因為這些話就不想買趙聽雨的畫該怎麼辦?如果在場的其他人都聽了、信了、甚至把這種言論傳播出去怎麼辦?如果“趙聽雨畫家被資深畫評人評價為技藝淺薄”這種洗腦包流傳在藝術圈怎麼辦?
大概陳因果是沒有考慮過的。
或者即使考慮了,他恐怕也會毫不在意。
甚至更有甚者,這就是他的考慮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