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店裡的兇手還要跪地流淚,忏悔一會兒,蘇夜讓雲逸把她推回書店,準備跟他講解一些柯學經驗。
首先是哪些人物往往更容易成為受害者:
1.性格嚣張的人:那些在劇中表現得嚣張跋扈的人物,往往因為讓人感到不爽而更容易遭遇不幸。
2.和絕大部分人有聯系的人:這類角色通常能夠将現場的所有人物串聯起來,因此他們成為嫌疑人的可能性最大,從而增加了成為受害者的風險。
3.德高望重的人:年紀較大的角色,尤其是那些在社會關系中占據重要地位的人物,由于可能涉及到複雜的人際關系和權力鬥争,他們更容易成為殺害的目标。
4.公司社長、店長等:作為高級管理人員,他們可能會與部下産生糾紛,這可能激發殺人動機。
5.情侶:情侶角色經常出現,但除了主要角色之外,其他情侶角色往往難以幸免于難。
6.警察:警察這一職業本身就充滿危險,在劇中他們不僅要面對執行任務時的風險,還要擔心犯罪分子或其家屬的報複。
7.社團成員:學生角色的社團成員往往因為過去的事件而卷入殺人事件。
8.“酒廠”成員:作為恐怖分子,“酒廠”成員内部可能存在矛盾,導緻自殺或他殺的情況。
此外,還有一些規律性的模式,例如:
1.犯人萬年三選一: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往往隻有三個,且這三個人都有殺人動機3。
2.脾氣壞死得快:性格暴躁的人在劇中往往壽命不長。
3.毛利小五郎推測的兇手基本上都安全:毛利小五郎的推理往往是反向推理,如果他認為是兇手,那麼這個人通常不是兇手。
不過這些規律性也不是絕對的。
這一大段信息聽的雲逸一愣一愣的,想他在武俠位面的時候,哪見過什麼複雜的殺人方式,誰殺的人基本上都一目了然啊。江湖上的人們各有各的獨門兵器和絕招,有的人殺完人還要在旁邊刻上自己的名字,生怕别人不知道是誰殺的。
結果到了這個柯學位面,店主說讓他長長見識,他一開始還不明白,現在他懂了。萬一他哪天真的到了這種類似柯學位面的世界,在自身沒有實力的時候,怕是真不知道自己會怎麼死啊。
雲逸心想:店主果然是個好人,知道在下對于這些沒有經驗,還特地帶在下來長長見識,讓在下以後遇到這種類型的位面時不至于驚慌。嗯,店主太好了,在下要努力為店主工作。
蘇夜講了一堆以後,發現雲逸沒有立刻給反應,擡頭一看,就看到雲逸表情幾次變換,最後到一臉感動的樣子,一看就是不知道又腦補了啥。
蘇夜喊了聲:“雲逸,根據你看到的這兩次案件,你應該發現基本上還是符合規律的吧。”
雲逸回過了神,說道:“店主說的太對了。這兩次殺人事件都是三個嫌疑人,毛利小五郎每次先指出的那個人都不是兇手,他昨天說糕點師傅山本雄介是兇手,今天說藤本美奈子是兇手。昨天和今天死的人都是店長,而且今天的死者還脾氣差。”
蘇夜表示:“多學多看,慢慢你會更明白的。”
大概又過了十分鐘,蘇夜就看到四人來到了書店,毛利小五郎看着一堆書有點頭大,找了個理由就溜走了。
毛利蘭和鈴木園子拿了兩本介紹古代服飾的圖畫書一起看了起來,一邊看,一邊小聲讨論,好像是想去嘗試下某些衣服。
而柯南随便拿了本帶有圖畫的書裝樣子,實則又開始默默的觀察起了坐在不遠處的蘇夜和雲逸。
雖然他能稍微聽到點蘇夜和雲逸的說話聲,但問題是聽不太懂,不過雲逸在聽蘇夜說話時,有時候透露出的崇拜表情柯南看的一清二楚。
柯南覺得這位看似柔弱店主一定有她厲害的地方,就是不知道他們究竟說了什麼,不然他能推理出更多東西。
其實,蘇夜和雲逸的談話很輕松,主要還是蘇夜在吐槽,她看柯學世界的時候就有很多想吐槽的東西。
蘇夜吐槽道:“雲逸,你發現沒有,柯南每次都往毛利小五郎的脖子打麻醉針,我不知道柯南每次是怎麼想的,他就不能考慮換個位置嗎?每次都紮在小五郎的脖子上,我覺得小五郎真的不太能承受得了啊。他的脖子還好嗎?是不是應該去拍個X光片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