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斑鸠葉和草木灰都是常見的東西,根本不費什麼錢。也就搭點柴火錢和人工費,投入低便意味着賺得多,李氏心裡十分高興。
王氏也很稀奇這東西,她看了柳青姝一眼,說道:“弟妹,這神仙豆腐我瞧着和涼粉有些相似,我到時候能去縣裡賣?”
李氏一聽這話,臉上頓時有些不高興。覺得王氏看不得她好,什麼都要來插上一腳。
柳青姝自然是沒話說,多一項品種盈利也會多一些,她道:“可以,左右你們不是在同一個地方擺攤,也不會影響彼此。”
做豆腐的豆子得提前泡,今日是做不成了。柳青姝打算明日來做豆腐,趁着時辰尚早,便又把涼面的做法教給了王氏。
涼面的做法相對簡單,主要是佐料和小菜的調配,大蒜搗碎,用搗碎的大蒜加入一點水,做成蒜汁。
做涼面少不了豆芽和黃瓜絲,黃瓜這東西正是應季的蔬菜,顧家屋後的菜地裡一茬一茬的根本吃不完。至于豆芽這東西,也不難,隻豆芽這東西不可見光,見光後的豆芽,會變色,雖然不影響吃,但是賣相卻不好,柳青姝把發豆芽需要注意的地方告訴給王氏。
涼面做得多,晌午這一餐剛好用來添個菜。今日麥子收割告一段落,接下來顧家要忙的便是水稻的移植。
育種的時候水稻比較密集,不利于生長,為了讓水稻有更大的生存空間,需将秧苗從秧田移植到稻田裡去。顧家田多,往年也是要請人來幫忙,今年幾個兒媳都沒空閑,便又多請了兩個人。
因着采摘果子的事,這次顧家剛一放出話去。便都争相的要過來幫忙,顧母拿了八十紋錢給柳青姝,讓她看着安排。
柳青姝去鎮裡買肉的時候,順帶去雜貨鋪子訂購了一批碗和勺子,是那種老式土碗,外觀一般但勝在便宜。配上勺子一紋錢一套,柳青姝幹脆預訂了八十套,而後又買了一些黃·冰·糖回去。
雜貨鋪子裡一進一出後,柳青姝手裡隻剩下一百紋錢的樣子。好在,等顧家把秧苗栽種好後,便可以去渡口那頭擺攤了。
從昨日開始,王氏也沒在下地。一邊跟着柳青姝學做神仙豆腐這些,一邊幫着忙活家裡的一攤子事情。渡口那頭賣棕榈扇子的也多了好幾家,李氏幹脆也不去了,一心跟着柳青姝學做豆腐。
豆子昨日就泡好了,柳青姝把晌午要用到的食材準備好後,便開始教李氏做豆腐。
王氏也在一旁看着,她雖然不做這門生意,但也想看看是個什麼情況。
豆腐的制作工序不算繁瑣,主要是凝固和成型的一步要費點心,磨漿和煮漿都不難。
柳青姝去鎮裡的時候,順帶買了一些石膏回來,李氏眼見着她倒了一些石膏水下去後,鍋裡的豆漿便開始凝膠,變成豆腐腦的形狀,看得她一臉的意外。
王氏也看出,這做豆腐最重要的一步便是點漿。
柳青姝把凝固好的豆腐腦放入特制的磨具内,把紗布整理好後蓋上木蓋,而後放了幾塊厚重的石塊壓在上面。
壓榨出多餘的黃漿水,使豆腐腦密集的結合在一起,成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韌性的豆腐。
晌午這一頓是吃不上豆腐了,柳青姝打算晚膳做道豆腐來嘗嘗看。
王氏見她這頭忙活完豆腐後,便出門去柳家彎一趟,打算也定制一輛推車,到時候方便去縣裡擺攤做生意。
李氏也沒閑着,在竈房裡幫着柳青姝忙活晌午這頓飯。她做菜手藝一般,但蒸米飯的技術不錯,有她蒸米飯,柳青姝便能騰出手來忙活其他的事情。
日頭大,照例熬制了一鍋的綠豆湯,因着有人在,柳青姝今日沒有制冰,隻把熬好的綠豆湯用井水湃着。
李氏把米飯蒸好後,便在竈台後當起了夥夫,她往竈台裡添了一塊柴火進去,而後一副欲言又止的看着柳青姝。
後者見她一副有話要說的模樣,便道:“弟妹,你是有話同我說吧!”
李氏見她問起,便把心裡的顧慮道了出來,“二嫂,那黑心婆子若是知道咱們搶她生意,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看那老婆子的行事風格,不難看出對方不是那種能吃虧的性子。柳青姝也沒傻到和對方硬碰硬,豆腐的衍生品種多,也不是非得賣豆腐。
倒也不是怕那老婆子,隻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且,鎮裡已經有兩家賣豆腐的了,彼此都有相熟的買主,她們貿然去賣豆腐,隻怕是很難招攬到什麼買主,更别說穩定客源的問題了。
還不如搞點衍生品出來,這東西稀奇不說,也不算正面和那老婆子對上,她即便有心找茬也隻能忍下這口氣。
柳青姝:“無妨,咱們不賣豆腐。賣神仙豆腐和豆腐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