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盈夏能拿出來什麼應對方案,也去寫提問稿嗎?寫個十問二十問,也去引導網友批判康博嗎?
新聞業發展至今,科技進步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人,每個人都想得到流量,但是他們卻從不計較得到流量的方式,不管是陌生人還是親人,都能成為他們引流的工具,層出不窮的劇本和套路,捧紅了很多人,也毀了很多人。
就像這次奧運會,顧淮的高中同學靠拿顧淮營銷蹭熱度,順着網絡風向吹捧他來獲得流量。
而網絡各大媒體營銷号不僅會捧像顧淮這樣為國争光的,還要順帶踩一腳諸如Julia和康博這樣賽場失利的,其實宋盈夏知道,他們此前肯定也備好了誇贊他們奪冠厲害,吹捧的稿子,也準備了現在發出來的落井下石的稿子。
功成便萬人吹捧,失敗則萬人唾棄,你飛的高的時候他們借勢登雲梯,你跌進泥裡了,他們也要踩着你往上爬,哪怕把你完全踩進泥潭,永遠無法翻身。
或許這樣形容不太恰當,但是宋盈夏在那一刻隻能想到——
狡兔死,走狗烹。
“主編,我們還要做專訪嗎?這或許會給康博帶來更大的傷害。”
趙立明白宋盈夏心裡的想法,他也說過相信宋盈夏會成為一個很好的新聞工作者,于是反問她道,“如果讓你做這個專訪,你會讓它變成又一把刺向康博的劍嗎?”
宋盈夏搖頭,“不會。”
“這不就得了。”趙立輕笑一聲,“你如果上網為他辯解争論,一個月不吃不喝你也吵不完,不如幹脆點,公開專訪。”
“可是……”
現在的網絡風向都是傾向于踩康博的,如果他們發出不一樣的聲音,火是會火,但是很大概率是被罵火,運氣不好的話,大家以後可能每次看到新聞都能想到他們上次衆人皆醉我獨醒的事迹。
“沒什麼可是的,反正這熱點咱們已經錯過了,那就搞點不一樣的,盡管去做吧,總部這邊有我。”
“謝謝主編!”
宋盈夏高高興興吃完飯,當天晚上就打了個草稿,等到第二天上班的時候就開始完善細化,這不是她的第一次專訪但是對于她來說這次和Julia的專訪又不一樣,如果上次是順水推舟,那這次就是逆流而上,按照現在網絡輿論的發展,說是對抗世界都不為過......
但在宋盈夏眼中,新聞人就是要敢言他人之不敢言。新聞人是用筆和文字做武器的,他們掌握着輿論的走向,引領着人們對事物的了解和認知,如果連他們都隻是一味随波逐流,人雲亦雲,毫無自己的思想,那麼新聞将毫無存在的意義,報紙雜志也會變得和村頭的八卦組織别無二緻。
因為康博的所謂無愧于心的回應以及風帆新聞的五問,這件事的發酵很迅速,很多人都等着看康博的回應,于是這次專訪很快就要提上日程,在顧淮和其他運動員從慶功會回來之前就要完成。
宋盈夏跟着趙立在市裡最大的私人網球俱樂部見到康博時,他整個人似乎都沒什麼精神,比奧運會開幕式見到的時候瘦了很多,眼下有一片濃色的青黑,但是還是很柔和的笑着,
“你好,宋記者,我知道你。”
“您好,很榮幸。”
他穿着一件黑色的短袖,右臂上還纏着厚重的紗布,手腕上是膏藥,他的左手在膝蓋上撐着,右手卻看起來沒什麼力氣微微蜷着擱在腿上。
見宋盈夏看向他的胳膊,康博笑了笑,“這個不影響上鏡吧?”
他的教練在一旁解釋,“他最近在做康複訓練,不太方便穿外套,需要的話我讓他采訪的時候套一個。”
“不影響的。”宋盈夏急忙擺手,她最開始就覺得應該拍到運動員在日常裡最真實的樣子,但是也糾結如果刻意去拍他們的傷病會不會被說賣慘,這種情況也還好。
拍攝開始,宋盈夏熟練的cue流程,
“大家好,這次我們專訪請到的嘉賓是知名網球運動員康博先生,康先生也給大家打個招呼吧。”
康博先是沖宋盈夏微微颔首,然後轉過來面向鏡頭,“大家好,我是康博。”
“奧運會結束了,網絡上最近出現了很多關于康先生的話題,康先生有看到嗎?”
“有看到,很感謝大家的關注。”
“其實我也看了很多,也有和大家一樣的問題想要問問康先生。”
“請問。”康博做出請的姿勢,宋盈夏注意到他起初是打算用右手的,但是知輕輕動了一下,就換成了左手,宋盈夏短暫地愣了下,然後迅速調整好狀态,帶入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