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未行聞言連忙道謝,淩風澈闆着一張臉淡淡拱手道:“方才後殿被賊人縱火燒毀,幸而無人員傷亡,下官已命下屬安頓崔大人等,此地有下官調查,高大人不如帶士兵去後殿輕點一下,看是否還有遺漏。”
高大人一聽這話,仿佛才想起正事,一拍腦門道:“哎呀!我怎把這事忘了,行行行,本官這便去瞧瞧!”
說完轉身就帶上人馬急匆匆往後殿而去,絲毫沒有反應過來自己不知不覺就被人使喚了。
皇陵被襲擊一事,很快便傳到了成玄帝耳中,皇帝自然是雷霆震怒,立馬便召了淩風澈高大人還有崔大人浙江幾個當事人,連同箫太傅一起入内閣議論此事。
内閣中,成玄帝在聽完高大人他們的奏報以後,尤其是聽聞淩風澈跟無蹤樓的刺客纏鬥受傷,立即轉頭關切道:“什麼?受傷!阿澈,你傷在何處?為何不及時禀報,快!快宣太醫!”
淩風澈迅速行禮道:“謝陛下關系,微臣傷勢無礙,高大人已傳軍中傷醫為臣診治,已無大礙。”
成玄帝聞言這才松了一口氣,回想起高大人他們禀報的情形,更是怒火中燒,一拍龍椅便罵道:“這群無蹤樓的刺客簡直是無法無天,連先帝皇陵也敢燒,還重傷朕的臣子,實在可惡!高卿,你立即調遣人馬,務必尋到這個無蹤樓的所在,速速清剿,也算是為天下掃除奸邪了。”
高大人自然巴不得把無蹤樓除掉,急忙拱手稱是,而一旁的淩風澈卻站出來道:“陛下,微臣此前在花樓案中查到,花樓案主謀趙江,其真實身份系無蹤樓十二月之一,本名暮冬,其因厭倦殺戮,自行脫離無蹤樓,化名趙江。花樓案查明之後,臣曾向其追問無蹤樓所在,他告知無蹤樓行迹難覓,即使是自幼在無蹤樓中長大的殺手,進出也都是由專人帶領,執行任務亦有監視之人看守,是以他多年以來皆不知無蹤樓的具體位置,不過他曾透露無蹤樓所在地勢,微臣已根據他所描述地形多方排查。而此番縱火,微臣又與十二月交手,确認此人系當年屠戮我淩府滿門之人,微臣與無蹤樓既有公幹,亦有私仇,在此懇請陛下恩準,由微臣協助高大人調查無蹤樓!”
他此話一出,衆人皆看向成玄帝,淩風澈少年失祜,滿門被屠早已人盡皆知,然而當年一案轟動全城,京畿司皇城衛皆着手調查,卻沒有一點兇手線索,唯一的幸存者淩風澈,也因驚吓過度,得了失魂之症,忘記了當夜發生變故的所有記憶,最終隻能以江湖尋仇為由,至此定案。
萬萬沒想到,這時候淩風澈卻突然說自己恢複了記憶,想起了當年一案的兇手就是無蹤樓的人,這樣子看起來這無蹤樓倒真與淩風澈淩捕頭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了。
成玄帝自然也知道淩風澈多年隐痛,聞言先是一喜:“你終于想起了當年之事了?”之後卻又迅速反應過來當年之事對淩風澈而言有多殘酷痛苦,便又安慰道:“既然有了線索,便是好事,你若是想查,那……”
他話還未說完,一旁一直默不作聲的箫太傅卻突然開口道:“陛下,眼下當務之急,還是應該先将那個在京都城裡四處下毒之人抓捕起來,此人潛伏皇宮,甚至威脅陛下調查先貴妃之死,可見此人居心叵測,理當先行調查逮捕。”
說着他又轉頭看向淩風澈,臉上神情嚴肅淡漠,一雙眼睛深沉内斂,讓人觀之看不清他心中真實所想,“那無蹤樓據臣所知,在前朝便已存在,時常遊蕩江湖邊緣,縱然十惡不赦,但始終不過是某些人殺人謀害的工具罷了,真正害人者是那些花錢雇兇之人,無蹤樓隻怕也是聽命行事罷了。淩捕頭縱使查到了,也未必就能找到當年害死淩府滿門的真正兇手,江湖之事,自有江湖做主,淩捕頭還是莫要卷入是非為好。”
淩風澈擡眼望去,隻見箫太傅面容平靜,隻是在說事實,再看向成玄帝也跟着有些動搖,心下便清楚現在再說什麼,陛下也未必會同意了,不過無蹤樓的案子一直都是自己私下調查,不得聖上旨意調查反而是好事,正是他想要的,于是他佯裝不甘,拱手道:“太傅所言甚是,眼下下毒之人方是首要,是卑職魯莽了。”
箫太傅見他一臉不情願,卻也不戳破,隻是心中暗道到底少年心性,沉不住氣,但事涉家仇,倒也情有可原。
箫太傅望向還有些猶豫的成玄帝,“陛下,如今先貴妃遺體已調查清楚,但當年之事疑點重重,未必能找到當年毒害先貴妃之人,不過那下毒之人所求隻是當年一事的真相,或許還有轉圜餘地,我等可趁着那人關注案件調查的時候,順藤摸瓜将其找出,屆時不管先貴妃案調查如何,終是解決此人下毒害人之路了,如此才算是正道。不過,他所限時日已然不多,京畿司需得盡快調查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