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雲未行便在那裡啧啧道:“這地方倒真是清幽,在這兒讀書,即便是個傻子,大概都能考出點功名來吧!”
他這話說的誇張,但确實雲松書院是整個淮州乃至大晏都數一數二的,出了名的狀元書塾,百年間就已經出過了兩位宰相、六位狀元、二十多榜眼探花,足可見其教導有方,能力不俗,盡管近幾年實力有所下降,可風頭依舊極盛。
兩人聽着讀書聲緩緩走進書院,看門的童子見了京畿司衙門的腰牌,趕緊跑進去通傳,不多時兩人就被請了進去。
雲松書院裡面同它的名字一樣,随處可見松柏長青,書聲朗朗間,松葉輕響,松香悠揚,讓人置身其中都感覺甚是舒朗。
小書童帶着兩人穿廊過巷,終于到了書院院長的書房。
而那位院長也早早等在門口,二人走近,隻見一鶴發老者站在門前,腰背挺直,一身月色道袍,慈眉善目的,看上去精神尚可,一眼望去便不自覺的讓人對他感到親近,隻是似乎腿部有疾,因此隻能拄着拐杖。
淩、雲二人上前恭敬行禮,老院長笑着還禮,神色不卑不亢,并未對淩風澈的身份表現出畏懼和谄媚。
“二位遠道而來,老朽本該親自歡迎,奈何老朽腿有舊疾,實在不利于行,怠慢二位使者,還請見諒。”
大抵是因為教了一輩子的書,這老院長說話的語氣擲地有聲,聲音不大,但每個字都聽着十分舒服認真。
淩風澈對于這樣德高望重的老者向來恭敬,拱手道:“院長言重,我等冒昧前來,打擾院長清修,本就失禮,又如何敢勞動院長親自迎接,院長實在言重了。”
雲未行也在旁邊随聲附和,點頭道:“是啊是啊,我們倆身強體健的,原也不用勞煩您老人家,院長快别這麼說了!”
老院長見來人并非那些傲慢無禮之徒,心裡也不免放心下來,笑着道:“好好好,那二人便随老朽進屋吧!”
說完,小書童已經上前攙扶,淩風澈仔細看去,發現這位院長的右腳似乎受過重傷,小腿以下基本已經失去了行動能力,隻是勉強挂在那裡而已,他心念一動,默默将此事記錄了下來。
二人進屋以後,四下簡單掃視了一下,隻見書房裡的陳設十分簡單,一張長桌,一把圈椅,其他四面牆都放置了四五個書架,滿滿當當地堆滿了書籍,同時長桌上也放了幾本書,基本上都是孔孟之道的注釋抄本,另外便是些文章卷子,看來在他們到來之前,這位院長正在批閱學生卷子,并将注釋寫到書本上作為标記,以便上課時向學生們解釋意思。
看來這位院長着實是位認真負責的好先生。淩風澈同雲未行對視一眼,然後坐到了小書童拿上來的小凳子上。
老院長本名石鶴峰,原是大晏開國後的第二位狀元,曾任先帝位時三品典撰,專門負責撰寫宮中典籍,精通各類詩詞典籍,後因年事已高,主動請辭,告老還鄉,到雲松書院任教院長。
這位老院長博古通今,教出過不少得意門生,也深受無數學生的尊敬,即便如今年邁,已多久未曾授課,但其威望依舊是響當當的。
淩風澈正襟危坐,倒沒有表現出多少情緒,雲未行卻好奇的很,盡管坐着,一雙眼還是滴溜溜地到處轉。
石老院長倒是不在意他這有些失禮的樣子,隻笑呵呵地吩咐書童倒茶,一邊溫言問道:“不知淩捕頭大駕光臨所為何事?老朽深居山林,已多年不曾下山走動,也不知道有什麼事可以幫得上忙的?”
淩風澈對于這樣的開場白早已見怪不怪,石院長是位德高望重但又不拘泥于俗理的通透之人,他便也不多做客套,隻拱手,一五一十地将前段時間發生的血案講述了一遍,還照顧到老人家的身體,隐去了一部分細節,然後表明自己的來意。
“此番前來,一是為調查當年三位死者在此地做的或遇到過的事件詳情,二則是想要向院長詢問一下,是否有可疑的對象,以及近期是否有可疑的人來過這裡?”
石院長年近八旬,乍聞此等慘烈的兇案也是聽的膽戰心驚,臉色都白了幾分,又聽說是自己當年教授過的學生,盡管這三人品行不端,在學院裡時更是作惡不少,可作為老師,聽見自己的學生死于非命,多少還是有些不忍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