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黎清沒有理會丹元子,離開安陽城走在回山的路上,邊喝着玉雪懷春邊回想千年前的事。
對于她來說,千年前就如昨日。
記得前一日她在簏衡山下聽到過往人閑聊,突然聽到宋暮辭下山被人問及如何看待她和元汣熙的事,在許多人看來,她與宋暮辭有父母婚約在身,将來必成佳偶,沒曾想,她做了許多荒唐事,甚至拒絕這門婚事。
她與宋暮辭相識多年,真實的情況隻有他們知道。
算起來那一次他們有相隔十年沒有見過面,在清荷酒宴後,這場婚約誰也沒有再提起,暫且擱置。
後來流傳最多就是她死纏爛打追求簏衡山門主元汣熙,他們幾人同為十二仙之列,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來無數人議論,對此,她都沒有在意,執意留守在簏衡山,在外人看來是她對元汣熙用情極深,甚至抛棄與宋暮辭多年情分。
在攬玉霜天的宋暮辭不知何時開始甚少下山,她知道,宋暮辭幾乎十年必然下山一次,無人知道他做了什麼,對此她也沒有過多關注。
她記得最為清楚就是從哪些人口中得知,宋暮辭在知道這些事反而笑盈盈表示祝她成功。
在簏衡山那幾年,她果真荒廢了。
為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存在的東西耗費許久,在聽到宋暮辭回答他人的話,心緒紛亂下,更覺得這句話對她的暗諷。
索性回到清台山決定閉關一段日子,躲個清淨。
她将手中一壺玉雪懷春喝盡,忽地想到閉關前她也喝了酒。
難道是那壇酒?
想到這個,孟黎清已經回到了清台山下。
好在千年,清台山外的陣法依舊穩固,不然早就被洗劫一空。
就她準備上山的時候,身後傳來急促的馬蹄聲還伴随着車轱辘碾過地面的嘈雜聲,一偏頭就看到熟悉的馬車,頓時就知道丹元子告訴他們。
長風看到孟黎清連忙喊了好幾聲,将馬車停好掀開車簾攙扶裡面的人下來。
為了追趕孟黎清,宋慕白讓長風快馬加鞭,不顧馬車的颠簸強撐趕來,在看到站在前方的孟黎清,他還是露出一絲笑容。
孟黎清别過頭,聲音幹脆利落:“你若有誠心,那就走上山見我。”
回到山上,孟黎清就來到昔日的住處,之前的洞府不過是她閉關的後山,千年過去,這裡的亭台閣樓保存完好,隻要稍加修繕,除去雜草就能恢複成以前的模樣。
她走進祠堂,将香點上,跪在下方輕聲道:“各位先祖,叔伯,還有爹娘,請恕晚瑤不孝,未能好好守護清台山,今日我歸來,定不會讓清台山折在我的手上,就算清台山剩下我一人,也能撐起清台山千年聲譽。”
将祠堂打掃幹淨,孟黎清走出門發現已至黃昏。
想起宋慕白,不知道有沒有回去,她故意出這個難題,就是為了讓他知難而退。
就算是有一條路可以上山,清台山也不是那麼好上,宋慕白的身體那樣孱弱,估計走不了多久就會乖乖回家去。
孟黎清展開丹元子趁機塞給她的紙條,上面寫着如何用心法給宋慕白清除餘毒。
這老家夥可真是想将她拖下水,還是再賭她會救宋慕白的命。
她嗤然一笑,将紙條撕成粉碎,扔進水池中。
**
次日一早,孟黎清就去了後山,取出早就沒有酒的空瓶子,瓶身畫着一枝墨梅,半開的梅花旁題着三個小字。
“秋頌春。”
指尖劃過這三個字,她完全沒有印象有人送過這樣的酒。
古樹突然道:“門主,有人上山了。”
孟黎清沒有在意随口就說把人趕下山,說完想起來昨日有個人要上山。
“等等,我去看看。”
昨日上山她就将護山陣法給撤了,有人上山古樹就通知她,再加上有她在山上,若還有不長眼的敢上山,正合她的意。
來到山門處,孟黎清沒有見到人,往台階下瞧了眼,果然看到了一個人。
此刻宋慕白全身被汗水打濕,發絲混着汗漬貼在臉頰上,整個人狼狽不堪,完全失了昨日一副優雅從容模樣,幹淨整潔的青白衣衫沾滿塵土,即使這樣也沒有停歇,氣喘籲籲用木棍支撐着身體一步一步邁上台階。
孟黎清站在最頂上的台階上沒有任何幫助的打算,興緻勃勃地開口:“這世間的高峰唯有攬玉霜天能與我清台山并立,你可知道從山下到山頂有多少塊台階嗎?”
宋慕白乍一聽到孟黎清的聲音還以為是他聽錯了,這一夜他未曾休息,滴水未沾,僅憑着孟黎清那一句“誠心”兩字,怎麼可能半途而廢,更是為了讓孟黎清相信他。
他調查過孟黎清很久,可真正遇到才發現與傳聞中有所差異。
聽到這個問題,他仰起頭望向上方的人,停歇了一下,平穩住聲音回道:“一萬兩千七十二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