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看錯。
手腕之上的手白嫩纖細,指甲圓潤,透着肉粉色。
如果胳膊肘下不是一片空氣,而它正挂在門把手上輕輕朝莫伊揮動的話,确實稱得上美手一隻。
“忍冬,我好像沒吃飽,我們再去拿一盤煎餃吧。”莫伊若無其事地轉身,拽住要上前開門的忍冬,就往回走。
“你還沒吃飽啊?”忍冬不明所以,但還是跟着莫伊又回到了座位。
觀察忍冬的樣子,看來她看不見那個東西。
“你不知道,聽經是很消耗體力的事情,你也再吃一點兒吧。”莫伊給自己倒了一碟子醋。她确實已經很飽了,再加上素餐很多油水都比較大,吃多了會膩膩的,蘸着醋能更好地再往胃裡塞一塞。
忍冬于是也夾起來慢慢吃了幾口,好奇地問着一會兒要怎麼做。
莫伊心不在焉地回複着,眼睛一直在偷偷瞧着大門。
直到再有人站起來要出門,她趕緊一口吞下剩下的兩個煎餃,迅速地送回去餐盤,帶着忍冬就晃晃悠悠地跟在那個人身後。
那個人對于那半截胳膊渾然不覺,手搭在門把手上的瞬間,胳膊就消失了。
門被推開,莫伊先把忍冬推出去,自己才跟着踏出食堂外。
外面鳥語花香,朝陽初初在天上展顔,道士們身穿道袍,面容肅穆,人流帶着香案和各式供品放進講經堂裡。香案上,水果、鮮花、香燭一一排列,香氣四溢。香爐中點燃了檀香,縷縷青煙袅袅上升,十分吉利。
幾位年輕的道士領着義工們拿着竹掃帚,認真地清掃着庭院和講經堂的每一個角落,确保環境整潔。另一隊義工們則忙着搬運座椅,擺放在講經堂的兩側,整齊有序,便于信衆們入座。
莫伊和忍冬悄咪咪地伸頭往裡看,在講經堂的正中央,幾位老道士在布置講壇。他們小心翼翼地擺放着法器,金色的法鈴、銅制的香爐、玉制的鎮紙,奢華極了。
一切肅穆又威嚴,莫伊漸漸忘了早上的小插曲。說實話,這種怪事自從她開始接觸副本世界後,見得可多了,隻要機智應對,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
講經堂快要布置好了,那邊老道士就指引着義工在講經堂外迎接前來參會的信衆們。
“茶水這邊領。不要擠,人人有座。”
信衆們三五成群,臉上洋溢着期待和虔誠的神情,彼此低聲交談,氣氛愈發熱烈。
随着時間的推移,講經堂内漸漸坐滿了人。道士們再次檢查了所有的準備工作,确認一切都井然有序後,便安靜地站在兩側,等待玄心道長的到來。
莫伊和忍冬早就竄進講經堂,找了一個靠前的位置坐下。
忍冬興奮又好奇,四處打量着這裡。
一道教鞭輕輕抽在忍冬身上。
“莊重一點。”莫伊趕緊坐直,頂着老道士嚴肅的目光偷偷對忍冬說。
忍冬比了個ok,有樣學樣地正襟危坐起來。莫伊看着覺得莫名搞笑。
“等會兒幹媽就要出來了。”莫伊又輕聲說道,她自以為她講小話的技能已經爐火純青,結果還是被抽了一鞭。
忍冬憋笑,馬上就又輪到她吃鞭子。這下倆人都蔫了,一點聲響都不敢發出來了。
不久後,道士們開始開壇做法。幾位身着深黃色道袍的老道士走到講壇前,手持法器,開始念誦道教經文。
香煙缭繞,鐘聲悠揚,信衆們低頭默禱,虔誠地合十雙手。
莫伊和忍冬也閉上眼睛做出禱告的樣子。
一聲定鐘響,玄心道長身穿绛色法衣,頭發用玉清冠豎起,面帶祥和的微笑,緩步走入講經堂。道士們歡請玄心道長入場上座,她微微颔首,表示感謝,随即在講壇上坐定。
玄心道長環視了一圈,目光停留在莫伊和忍冬身上,悄悄地對她們點了點頭。
随後,她清了清嗓子,微笑着開口道:“各位善信,今天我們來講解《道德經》。希望通過這次講經,大家能夠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道德經》是一部充滿智慧的經典,它的作者老子,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述了宇宙的本質和人類的道德規範。第一章的開頭便說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是在告訴我們,真正的‘道’是無法用語言完全表達的,而一旦用語言表達出來的‘道’,就已經不是永恒的‘道’了。”
“那麼,什麼是‘道’呢?‘道’是宇宙的根本法則,是一切事物的源頭。它無形無相,卻無處不在,支配着萬物的運作。有人可能會問,這樣的‘道’有什麼用呢?其實,正因為它無處不在,所以它才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遵循的原則。”
幹媽停頓了一下,微笑着繼續說:“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道’,隻是我們往往被欲望和煩惱蒙蔽了雙眼,無法看清它的存在。‘道’教導我們要順應自然,清心寡欲,才能達到真正的平靜與幸福。”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面對困難時,很多人會選擇抗争,試圖改變外部環境。但《道德經》告訴我們,不如先改變自己,順應環境,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解決它。這就像我們在生活中,如果一味地追求名利和權力,最終隻會迷失自己。相反,保持内心的甯靜,追求内在的滿足,才是長久之道。”
玄心道長的講解幽默風趣,夾雜着她個人的見解,讓人感覺不像是在聽一場嚴肅的講經,更像是在聽一位睿智的長者分享人生的智慧。她的語言簡單而深刻,時而引用經典,時而舉例說明,令在座的信衆們無不點頭稱是。
隻有莫伊聽着聽着,忍不住偷偷打了個哈欠。她扭頭看了一眼忍冬,卻發現她聽得非常入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玄心道長,似乎沉浸在每一句話中。
莫伊愣住了,暗想道也許忍冬真的對道法感興趣,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道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