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檀在鴻胪寺逛了一圈,回到議事廳,隻見李彌一人坐在書案前,正在伏案看文書,神情一片淡然。
此人當真是能文能武,宜靜宜動,絕佳的皮囊,上好的身手,不怪那麼多姑娘癡迷。明檀這麼想着,進了議事廳。
李彌聽到腳步聲,擡眼見是郡主來了,做賊心虛,心裡慌亂得很,面上好不容易維持着平日神情,起身相迎。那幾張紙還在他袖中藏着沒看,他準備帶回府,慢慢看。
“李大人不必客氣。”明檀淡淡說着,目光從他臉上掃過,回到自己書案前。
明檀落座後,一摸袖兜,發現自己先前塞進去的幾張紙不見了。她今日在鴻胪寺逛了許久,去了不少地方,也不知落哪兒了,這會兒也不好叫人去找。幾張廢紙,又寫的是公事,明檀便也沒有放在心上。
秦大人很快便也過來了,又帶着兩位少卿,四位主事,繼續議事直到酉時。
酉時一到,秦大人便道:“郡主、李大人,今日便先商議到這,二位特使早些回去歇着吧。”
明檀素來愛玩樂,今日頭一天當值,還真有些累了,便應了聲好。李彌也緊跟着說了聲好。
秦大人帶着鴻胪寺的官員們離開,憐月便進來接明檀了,與她一起的還有李彌的小厮。
憐月一見明檀模樣,便知她累了,上前道:“郡主可累壞了?”
明檀懶懶道:“本就不是輕省的差事。”
正說着,二皇子身邊的杜平也進來了,臉上堆着笑,對明檀與李彌行禮,道:“郡主、世子,為賀您二位新官上任,二皇子殿下在醉仙樓設宴……”
未等杜平說完,明檀便微蹙着眉道:“累了,不想去。”白天和李彌待了一整日,怎麼晚上還要與他一處用膳?她雖對他不在意了,但總也不想與他多相處,尤其是他今日表現得實在有些怪異。
李彌才雀躍的心,又落了下去。
杜平忙又笑道:“殿下吩咐奴才禀告郡主,說是準備了三十年的陳釀谪仙醉……還請了眩人曉玲珑助興,請郡主務必賞光。”
明檀輕哼一聲:“那倒是不得不去了。”又是谪仙醉,又是曉玲珑,她要再不去,可真是太不給二表哥面子了。
“殿下心疼郡主今日受累,請您吃美酒,看戲法解乏呢。”杜平笑道。
明檀這才起身,由憐月攙扶着先離了議事廳。杜平則是等郡主出了門,才又對李彌行個禮道:“世子請。”
李彌起身回禮,心下再度雀躍。
明檀上了自家馬車,憐月一邊給郡主捏肩,一邊問道:“郡主可要更衣?”
“二表哥賀我當特使呢,當然要穿官服,不換。”明檀慵懶道。
憐月偷笑,心道郡主就是懶得換,一向愛美,今日卻連衣裳都懶得,看樣子是真的累到了。
“今日府中可好,爹娘做什麼了?”明檀随口問道。
“長公主在您出門後就進宮了,回來的時候帶了許多賞賜。”憐月道。
看樣子娘親還是不願意她受這個苦啊,明檀勾唇笑了笑。
李彌策馬不遠不近地跟在長公主府的馬車後面,他的視線一直落在前方的車廂上。
到了醉仙樓,前方馬車停下,李彌也下馬,他将缰繩交于小厮後,來到明檀的馬車邊等着。
明檀一下馬車,見李彌等在馬車旁,頗有些意外。
明檀隻掃了一眼李彌,未與他言語,直接往醉仙樓門裡走,李彌緊随其後。盡管兩人未說話,但旁人一看便知是兩人一起來的。
這會兒兩人身上穿着一色的官服,惹得許多人胡亂猜想,看着兩人的背影消失在樓梯,大堂内的食客們才紛紛耳語:“郡主不是厭惡李世子麼,怎麼與他一同下館子了。”
“瞧他們穿的一樣的官服,是哪個衙門的?國子學不是還沒選官?郡主怎麼也當差了?”
“鴻胪寺啊,這你都不知道!李世子赢了馬球賽的彩頭,被皇上欽點為特使了,郡主也是特使,為迎接西陵使團的。”
“原來如此,聽說西陵皇室人人樣貌出衆,難怪要找郡主和李世子當特使呢!“
“這話你算是說對了!”
“雖說咱們郡主厭惡李世子,但在大是大非上,還是很得體的,瞧着與李世子倒也相安無事。”
“這話也對!”
……
明檀與李彌上了樓,李彌一直跟在明檀身後,離着兩三步的距離。
兩人沿着過道走到底,那裡是二皇子專屬的包房。醉仙樓本就是二皇子的産業。
守在門外的太監一見明檀他們來了,忙為他們開門。
明檀進了房,二皇子和三皇子笑盈盈地等她。
明檀上前與兩人見禮,李彌也上前見禮,而且是與她一起,明檀瞥了李彌一眼,總覺得他是故意的。
二皇子笑道:“兩位特使辛苦了,快免禮,請坐。”
明檀與李彌分坐案幾兩側,明檀坐在二皇子下手,李彌坐在三皇子下手。
“怎麼不帶五表弟出宮來?”明檀入座後問道。
“他那個性子你還不知道。”二皇子道,“昨日回宮後就宣太醫了,太醫說暫時不讓他出宮了。”
心病難醫,也不知五皇子怎麼就得了那麼個怪病,怕見人,怕人多……
三皇子笑道:“兩位特使,今日頭一天當差如何?”
李彌不接話,隻看明檀,似乎要等明檀先說。今日一整日,但凡鴻胪寺的官員們有誰問他們個什麼,李彌都是先看她,讓她先說。等到他說話時,他必先說一句:“郡主說得對!”然後,他頂多補充一些細枝末節……
這人莫不是懶得動腦子,隻等着抄自己的點子呢?明檀突然這麼想道,心裡來了氣,略帶不滿地瞥了李彌一眼:“看我做什麼,李大人先說!”
李彌見明檀眉頭微蹙,似怒非怒,心下一緊,忙不疊道:“鴻胪寺已經有大緻章程,今日郡主與微臣同他們做了一些補充。章程已經頗為完備,隻要嚴格執行,不出岔子,必能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