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李明帶着從鎮上采購回來的物資,回到了村裡,再次挨家挨戶地分發。
他親手将糧食、藥材等物品放到村民家門口,并詳細詢問他們是否有其他需要。
那份耐心與細緻,讓村民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與溫暖。
“張大爺,您要的鹽,我給您放門口了,您要不急,就在外面放一天,先晾一晾,明日再拿進去,免得這上面有天花病毒。您要是急,記得戴上面紗拿,拿進去後,趕緊先用艾草、菖蒲、蒼術等燒煙消毒了。”
“王叔,您要的書本,給您放門口了,您要不急,就在外面放一天先……”
“趙哥,咳嗽藥喝了嗎?好點了嗎?”
……
李大娘眼眶微紅,隔着房門朝外喊,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小李啊,你真是咱們村的好孩子!這天花之疫雖然讓人害怕,但有你在,我們就覺得踏實多了。”
李明笑着擺擺手,朗聲回道。
“李大娘,這是我應該做的。咱們都是一個村的人,互相幫助是應該的。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原本甯靜而沉悶的小村莊,因為這一聲聲門裡門外的呼喊聲,顯得有活力了許多。
在這個居家隔離的特殊時期,李明成為了連接鄰裡間的橋梁,讓溫暖與希望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
原本被一層淡淡的憂慮與恐慌所籠罩的衆人,此時也不禁開朗了許多。
有時大家坐在自家房子裡,還會朝着隔壁喊話聊天。
“嘿,小王,你家小子最近讀書很用功啊!我在家都能聽到他的讀書聲。”
王叔聞言,眼裡閃過一絲驕傲。
“是啊,這小子晚上還點着油燈看書呢,說是要考上功名,将來為咱們村争光。李大哥,你家閨女也不賴,繡的花活靈活現的,都當上工坊小師傅了。”
李老漢聞言,心中一暖,笑道。
“哈哈,閨女,還是嫁個好人家要緊。”
王叔笑道。
“那個小李子,我看人就不錯,又熱心又能幹。”
李老漢點頭贊道。
“是啊,小李子人是好,不過年輕人的事,還是得他們自己看對眼才好。”
王叔:“那倒是,強扭的瓜不甜,有機會,讓他們多處處就好,下次小李子來了,你就别搭腔,讓你家閨女去跟小李子說。”
李老漢閨女急了。
“哎呀!爹!你咋跟人家這麼大聲讨論這些,咱村其他人都要聽見了……”
李老漢哈哈大笑。
“哈哈,小王,咱不聊這個了,我家閨女害羞了。”
王叔也樂呵呵地笑。
“行,不聊這個,看這時辰,小李子估計也馬上要到了。”
王叔随後又提議道。
“李大哥,等這病過去了,咱們可得好好聚聚,喝上幾盅,慶祝一番!”
李老漢爽朗地回應,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那必須的,到時候我帶着自家釀的米酒,咱們不醉不歸!”
“行!不醉不歸!”
李明正從兩人家門前經過,剛才的調侃也聽見了,他笑着搖搖頭,沒在意。
不過為了避免正主尴尬,他就先去别人家了。
過了一會,李明又回來,沖着李老漢家喊道。
“李大伯,您要的香皂,我給您放家門口了。您最好明天再出來拿啊。還有,您明天巳時三刻輪到去砍柴火,在村後頭山上東邊那一塊。”
李老漢在屋子裡忙開心地應道。
“哎!知道知道!太好了!總算可以出去活動活動啦!我這把老骨頭,歇了這幾天,還真是不得勁!人啊,還是得多幹活!”
隔壁王叔笑着打趣。
“李大哥,你就是個勞碌命。”
“嘿!我樂意!”
接下來,李明又到了王叔家。
“王叔,您要的紙墨筆硯,我給您放家門口了。您最好明天再出來拿啊。還有,您明天午時一刻輪到去砍柴火,在村後頭山上西邊那一塊。”
王叔在屋子裡也忙開心地應道。
“哎!好的好的!哈哈,李大哥,明天我也去砍柴啦!”
李老漢哈哈大笑。
“小老弟,你也是個勞碌命啊!”
“哈哈,彼此彼此……”
夕陽漸漸沉入地平線,夜色悄然降臨。
人們隔着院門喊着話,雖然距離隔開了,但彼此的心靈卻還是緊密相連的。
*
古代人口流動不大,而且張雪晴行動果斷,安排周密,這些如同一道堅實的屏障,有效地遏制了天花之疫的蔓延。
安樂城的城民們雖被隔離在家中,但生活物資供應充足,日子雖顯沉悶,卻也逐漸被這份安甯所安撫。
大家緊張的情緒,漸漸消散于炊煙袅袅之中。
現世,似乎正安穩。
然而,隔離區内,一場無聲的戰鬥正悄然進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