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日。
城主府門口又貼出了一張告示。
安樂城計劃為整個縣城修建水泥路,即日起開始招工。
待遇跟最好的工坊差不多,每日七十文,包三餐,可提供臨時住處。
好多新來的流民都紛紛報名。
水泥路是什麼樣的,大家都不知道。
因此都很是好奇。
不過想來,城主主張的,那定是極好的。
大家就等着修建好了,再來瞧個新鮮。
城主府每日一張告示,衆人都很是開心。
恰好看到李大山腳步匆匆地從城主府出來,便開着玩笑說。
“這些告示,怎麼不同一天都貼出來啊?這樣,李叔您也可以省點心啊。瞧這腳下生風的,這幾日都忙得不成人樣了。”
李大山腳下不停,擺擺手,頭也不回。
哎,李大山也很是崩潰。
他也想同一天都貼出來了。
可是,城主最近不在安樂城内啊!
城主說要親自去都城,尋找解決邊疆問題的方法,就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一股腦地交代給他了。
他也隻能摸索着,一天實施一項政策,确定進展順利,第二日再實施其他的。
也不知城主什麼時候能回來。
他感覺自己都快撐不住了。
往日城主在的時候,倒不覺得有什麼,有什麼事情不知道如何處理,隻管問城主便是。
而城主,總能給他找到最合适的解決方法。
可如今城主不在,周慧蘭也不在,所有人都來問他,他頓時覺得壓力山大、幾近崩潰。
如此,他對城主的敬佩和崇拜,又更深了一層。
*
第五日。
城主府門口又貼出了一張告示。
免費書院的報名結束,城主府根據各地報名情況,設立了若幹書院,明日起便可入學。
根據規劃和報名人數,基本上每5至7個村落,便設有一處書院。
選址也很巧妙,恰好位于各村交彙的中心地帶,便于附件的孩子們往返求學。
縣城之内,東西南北四方各設一處書院,滿足縣城内孩子的求學需求。
告示裡列出了詳細的書院設置地點。
大家可選擇就近入學。
衆人仔細研讀着告示上的每一個字。
欣喜激動的同時,在心中暗自盤算,自家孩子能夠就讀的書院位置。
李大山一臉歉意地跟大家解釋。
“因時間倉促,書院目前尚處于初創階段,隻有臨時租用的房屋,稍微改造了一下,桌椅也有些破舊了。”
“條件簡陋了點,大家多多包涵。”
“不過,全新的書院已經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了,新的桌椅也正在定制。”
“等新書院蓋好之後,大家就能搬到新的書院學習了!”
衆人忙紛紛擺手。
“李叔,這是哪的話!您和城主開設免費書院,這麼好的事情,就是讓孩子們露天坐在地上讀書,那都是好的呀!”
“對!對!能有書讀就好!”
晚上下工後,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相約着一起,帶着家裡的孩子,跑去看書院。
李大娘一手拉着兒子,一手扶着門框,眼中滿是欣喜。
“哎呀!這書院,哪裡簡陋了?比我家的房子還好點呢!瞧瞧這地兒,多幹淨整潔呀!咱們村的孩子能在這裡讀書,真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立刻有人接過話茬,說道。
“是啊!屋子華不華麗的不打緊,咱農村人,講究的就是實在!關鍵是能學到東西!這可比以前連個讀書的地兒都沒有強多了!”
其他人紛紛點頭贊同。
“是啊!以前咱哪敢想,能有這樣專門給孩子們讀書的地方呀!瞧瞧這些桌椅,雖然破舊了點,卻結實耐用得很,比俺家裡那些搖搖晃晃的凳子好多了。”
“對對對!咱們都得感謝城主的大恩大德,讓咱們這些窮苦人家的孩子,也能有機會讀書識字。”
“而且啊,這書院地點設得真好,不偏不倚,就在我們幾個村子的中間。孩子們上下學來回都方便,咱們也能省心很多。”
“是啊!以前村裡誰家要是有錢可以供孩子讀書,也得跑到縣城裡去,路途遠不說,還要花不少銀子。現在好了,書院直接開在了家門口,還是免費的!真是天大的好事呀!”
一群大人叽叽喳喳地讨論着,旁邊的小孩子也是滿臉興奮。
一位身材瘦弱的小姑娘似乎還有些不敢相信。
“娘親,明日我就能來這裡讀書了嗎?”
得到娘親的肯定回答後,她高興地蹦了起來。
“太好了!我要學好好學習寫字,以後也能像村頭的老秀才那樣,寫出一手好字來!”
一位年長一些的姑娘,眼睛亮晶晶地對旁邊的另一位小姑娘說。
“妹妹,你說我們以後,會不會也能像故事裡的那些小姐一樣,變得知書達理?”
小姑娘的眼睛也瞬間一亮,猛點頭。
“恩恩!隻要我們好好讀書,一定可以的!姐姐!”
書中的那些官家女子,那樣的知書達理,溫文爾雅,簡直就像是仙女一樣的存在。
她們以後也要好好讀書,讓自己變得像那些仙女一樣美好。
夜幕低垂。
星河高遠。
一群大人站在書院裡,熱烈地讨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