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放心,工坊雖簡陋,但這正是鐵匠精神的見證——不畏艱難,以匠心鑄就非凡。”
“我保證,每一把鐵器,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結實耐用,件件都是精品!”
剩下的其他工坊,張雪晴也都逐一探訪。
每一處都很簡陋,卻煥發着勃勃生機。
每個人都信心滿滿,幹勁十足。
每到一處,張雪晴都與負責人們深入溝通。
她認真傾聽大家當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并給予最真摯的鼓勵和支持。
一聽說明日新的流民就要到來,各負責人皆是緊張又期待。
張雪晴鼓勵大家。
“雖然我們現在條件簡陋,但隻要大家齊心協力,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請相信,現在的每一份努力,都将為安樂城的建設添磚加瓦。”
*
翌日清晨。
第一批趕到安樂城的流民,已經在城外呆滿十二個時辰,開始進城了。
有專人給大家講解安樂城各處工坊的大緻情況。
每個人可以自由選擇想要去的工坊。
男女皆可。
很快,大家都根據各自擅長的,或者意願,挑選好了去處。
有專人領着他們,去到不同的工坊。
到了工坊,便會有各處工坊的領班,負責安排每個人的住處、分配任務。
随後,技術骨幹會給他們進行一場系統的培訓,詳細講解工坊的所有流程、技術要點,讓他們系統地了解自己的工坊。
最後,各小組長會領着他們,去到自己的崗位。
每個工坊,都秩序井然。
在張雪晴的安排下,一場由流民自主建設的工坊及各處工程,在安樂城内拉開了序幕。
這些工坊所在處,都是荒蕪的土地。
但這片荒蕪的土地上,即将綻放出新的生機與希望。
*
孫梅覺得自己很幸運。
她和丈夫陳大壯都是第一批進到安樂城的流民。
原本她聽到安樂城廣招流民的消息,還不敢相信的。
但是他們離安樂城不遠,眼看她和丈夫都要被餓死了,抱着僥幸的心理,他們過來了。
在城外,他們就吃上了熱氣騰騰的濃粥。
那粥一點都不糊弄人。
很濃稠,很香甜。
她吃完,就忍不住落淚了。
一碗粥,讓她原本絕望的人生,又開始有了一絲希望的曙光。
她和丈夫忐忑地等待了十二個時辰,終于進城了。
安樂城裡的人,似乎跟外面的人都不一樣。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笑容和滿足。
在這裡,她完全感覺不到如今是個亂世。
接待他們的人都很客氣。
沒有像其他地方的人一樣,動不動就對他們拳打腳踢。
但她的心裡始終不踏實。
總感覺這一切像是一場美夢。
她生怕夢醒了,一切就都沒了。
因此,當被問到要去哪個工坊時,其他婦女都選擇去編織工坊,孫梅緊緊抓着丈夫的手,和丈夫一樣,選擇去青磚工坊。
她不敢跟丈夫分開。
而且,青磚工坊的工錢,比編織工坊的,每日要多十文。
她長得壯,力氣大,去青磚工坊,也一樣能勝任。
很快,她和丈夫就被帶到了青磚工坊。
領班給他們分配了住處和任務。
領班還專門耐心地每個人解釋。
“這個住處隻是暫時的,大家别嫌棄。新的住處城主正在規劃和建設之中,請相信,很快,大家都能住上新房子了。”
孫梅受寵若驚。
這個臨時的住處已經夠好的了!
她高興都來不及呢!
怎麼可能還會嫌棄呢?
也不知道城主規劃和建造的新房子,會是怎樣的?
随後,她和大家一起聽技術骨幹講了一大堆,和工坊相關的内容。
雖然有些聽不太懂,但她依舊聽得很認真。
等小組長領着他們到工作崗位時,時間已是正午了。
随後,她聽到幾聲“當當當”的木頭敲擊聲。
以及“開飯啦!”的吆喝聲。
小組長當即對他們笑道。
“開飯了,大家先吃午飯,吃完回來再開始幹活!”
孫梅有點忐忑。
一個上午,啥也沒幹,就可以吃飯了?
這不是吃白食嗎?
她不安地看了丈夫一眼,丈夫也是一臉忐忑。
但是看到周圍的人都歡喜地往聲音的地方跑去,孫梅也趕緊拉着丈夫,加快了腳步。
遠遠可見一處簡陋的棚屋内,擺放着好幾口大鍋。
還未跑近,便能聞到一股令人垂涎的香氣。
肉!
竟是肉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