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張雪晴帶着人到時,已經有好多村民們在這裡翹首以盼了。
村民們都知道城主昨天建造了高轉筒車。
也親眼看到了高轉筒車的神奇之處。
聽說今天城主還要建造風力水車,大家一大早,都早早地過來了。
高轉筒車如此巨大、神奇,可以想象,制作、安裝得有多辛苦了。
城主是為了大家謀福利,昨天沒來得及出力。
今天,大家說什麼,都要出一把力了。
莊稼人,别的沒有,力氣多得是。
張雪晴選擇的這個地方,風很大,地勢開闊,而且水源充足。
安裝風力水車,最合适不過。
張雪晴一到,馬上就帶着大家開幹了。
村民們也自動自發地加入了勞動的隊伍。
大家或蹲或站,或攀高爬低,揮汗如雨。
手中的工具不停地挖掘、敲打。
汗水在陽光下閃耀。
每個人的臉上,卻是掩飾不住的喜悅與期待。
當基礎施工完畢,支架的安裝便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在張雪晴的帶領下,支架被穩穩地固定在了基礎上面。
宛如一位沉默的守護神,靜靜等待着風車的到來。
随後,張雪晴指揮着大家組裝風車部分。
風輪、風帆、傳動裝置等部件,在張雪晴的指導下,一一組裝起來。
張雪晴時不時地停下腳步,檢查安裝的牢固程度與傳動效率。
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完美。
随後,是水車部分的安裝與調試。
在張雪晴專業與細心的指導下,村民們将水鬥、軸盤等部件逐一安裝成功。
并調整至最佳工作狀态。
不得不說,張雪晴的圖紙詳盡,設計合理,說明清晰。
木匠陳揚師傅的手藝也是一等一的好。
木材一個個地拼接、固定。
整個組裝過程中,每一個榫卯結構都嚴絲合縫。
也沒有遇到木材尺寸不符、結構失衡等問題。
整個過程非常順利。
大人們在有條不紊地忙碌着。
旁邊還有很多小孩圍着看熱鬧。
因為怕誤傷到小孩,張雪晴讓孩子們在不遠處觀看,不能靠近。
孩子們也很聽話,乖乖地呆在不遠處,堅決不添亂。
大家圍坐在草地上,你一言我一語。
讨論着風力水車建成後的種種美好景象。
一個男孩子興奮地喊。
“等我長大了,我要造一個比這還大的風力水車,讓全村的田地都能不費力氣地喝上清涼的水!”
一個紮着羊角辮的小女孩好奇地問。
“神仙姐姐說,風很神奇,你們說,除了風力水車,風還能幫我們做些什麼呢?”
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迫不及待地舉手。
“我知道!我知道!我們可以用風來做風筝信使,就像鳥兒一樣,把信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又方便又好玩!”
旁邊的一個小女孩接過話茬,她的聲音清脆悅耳。
“啊!我也想到了!我們可以造一個風力磨坊,就像水車能帶動水一樣,可以讓風去推動磨輪轉動,幫我們磨出好吃的面粉,那樣娘親就不用那麼辛苦地用手推磨了!”
她的提議立刻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共鳴。
“這個好!這個主意好!”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另一個小男孩激動地說:
“我想過做一輛風力小車呢!就像馬車一樣,但是不需要馬拉,隻要風一吹,這輛車就能跑。我們可以坐在車上,環遊整個世界!”
另一個孩子興奮地跳了起來。
“還有!還有!我們可以做風力玩具,比如那種能随風轉動的風力燈籠,晚上挂在院子裡,風一吹,燈籠不僅能轉,還能亮,肯定特别好看!”
其他孩子的眼睛瞬間亮了,紛紛附和。
“對對對,風動玩具是個好主意!”
“我可以做個風力陀螺,不需要用手抽,隻要風一吹,陀螺就能自動旋轉。”
“我可以做個風鈴,風一吹,鈴兒叮當響,肯定很好聽!”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讨論着,笑聲與歡呼聲此起彼伏。
*
時間一點點過去,風力水車的主體結構逐漸成形。
但真正的挑戰即将來臨。
安裝風輪是整個工程中,最關鍵,也最危險的一步。
風輪又高又大,沉重異常。
需要多人協作,才能将其升起,并固定于水車之上。
村民們齊心協力,喊着整齊的口号,用盡全身力氣。
終于,沉重的風輪緩緩升起。
村民們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生怕稍有差池,便會前功盡棄。
所有人都咬緊牙關,用力到雙手顫抖。
終于,風輪與基座上的轉軸對接完成,穩穩地矗立在了水車之上。
一切準備就緒。
張雪晴輕輕地啟動了風車。
整個風車,仿佛在刹那間,被賦予了生命。
輕薄寬大的風帆在風中輕輕轉動起來。
仿佛在向衆人點頭緻意。
風輪旋轉着,帶動着水輪旋轉。
水鬥開始從河水中取水,緩緩提升至高處。
再傾瀉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