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甚至張大了嘴巴,半天說不出話來。
大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複确認着城主的話。
“多出來的糧食……都歸我們自己?”
“這、這是真的嗎?這不是在做夢吧?”
“要是真能這樣,咱們以後的日子,還用愁嗎?”
大家議論的聲音,因為過于激動,都有點微微顫抖。
“太好了!太好了!”
一位裡正忍不住激動地站了起來,雙手用力地鼓掌。
這掌聲如同一滴水,滴落在滾沸的油鍋裡。
瞬間,議事廳裡的人都紛紛響應。
他們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雙手用力地鼓掌。
滿臉都是狂喜和激動的笑容。
掌聲此起彼伏。
彙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幾乎要掀翻議事廳的房頂。
張雪晴站在焦點之中。
被這份熱情所包圍,不禁也有些動容。
“請大家今日回去,跟村民們好好說道說道,咱安樂城準備推行的這個兩季水稻種植。最好能動員村子裡所有的人,都參與進來。”
“根據時間節點,過兩日,我們就要進行灌溉、耕田了。”
“先跟大家透露一下,今年的灌溉和耕田,城主府正在進行緊鑼密鼓的安排,會和往年不一樣,省時又省力。”
張雪晴朝大家調皮地眨眨眼。
“具體的,這裡先賣個關子,會有驚喜給大家的!大家敬請期待。”
*
散會後。
張雪晴很忙,直接去張羅其他的事情去了。
裡正們還呆在議事廳裡,議論紛紛。
有些人開始點頭,表示願意嘗試。
而有些人則隐隐擔憂。
似乎在權衡利弊,考慮是否要邁出這一步。
有人依舊很興奮。
“哎呀,要是真的能一年種兩季,那咱家的糧食可就不愁了!”
李大伯是個謹慎的人。
他雖然也很心動,但還是有點擔憂和疑慮。
“可……可這事兒聽起來太好了,好得讓人心裡不踏實啊……咱們都沒經驗,萬一搞砸了,那可咋整?”
旁邊的人聞言,輕輕地拍了拍李大伯的肩膀,寬慰他。
“老李頭,你怕啥哩?!頂多就是辛苦點,多出點力氣罷了。咱莊稼人,還怕這點辛苦?”
“要是真如城主說的,能成功一年種兩季水稻,多出來的糧食還歸咱自己,咱那點辛苦,又算什麼?!”
其他人也覺得在理,紛紛附和。
“就是!咱們莊稼人,别的沒有,力氣有的是!咱不怕辛苦!現在終于有機會改變咱的生活,咱也得好好抓住這個機會呀!”
“是啊!而且城主不是說了嘛,會派專人來指導咱們的!咱們就跟着好好學,好好做。有城主在,咱啥都不怕!”
“恩!城主一心為咱們好,她不會害咱們的!咱們隻管跟着她,好好幹!就算最後沒成功,咱們也努力過,不後悔。”
“對,咱們得好好幹,不能辜負了城主對咱們的這份期望!”
“要是真成功了,城主就是咱們所有人的大恩人呀!”
李大伯似乎終于下定了決心。
他的聲音雖然還有些顫抖,但已經充滿了堅定。
“好!那我們就試試看!說不定,真的能行呢!”
商議完,大家都各自回村,跟村民們宣布這個消息。
自然,又是一番震驚和議論。
但是,幾乎所有人,最後都表示,要試試看!
就算失敗了,頂多就是多出點力氣,多流點汗罷了。
但萬一成功了呢?
多出來的糧食,全歸他們自己呢!
這得多出多少糧食呀!
他們的日子,可就大不一樣了呀!
整個安樂城,出乎意料得團結一緻。
*
兩日後。
張雪晴委托木匠陳師傅的活終于做好了。
張雪晴叫上了原先安樂寨和縣衙的好多人,一起到了十樹村的河岸邊。
十樹村在大樹村的下遊。
這裡河水水流湍急。
每年接連下大雨時,河水總會淹沒農田。
莊稼顆粒無收。
村民們總是叫苦不疊。
而其他村子,因為離河岸較遠,地勢又高,每年灌溉取水時,總是很辛苦。
人力有限,很多稻田每年因為灌溉不及時,收成并不好。
這真的是,澇的澇死,旱的旱死。
一個年輕男子,用力地一鏟一鏟,挖掘着基礎坑。
汗水如雨般灑落,但他的臉上卻洋溢着笑容。
“李叔,城主說,現在安裝的這個,叫啥來着?”
李大山正在按照張雪晴的指示,指揮着衆人幹活。
聞言,頭也不回地答:
“叫‘高轉筒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