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四大名捕』吾家師妹是漢子 > 第11章 小純真去不複返

第11章 小純真去不複返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話說宅鬥見多了,清安現在聽到丫鬟自殺,自然條件反射想到的就是這丫鬟可能跟少爺或是老爺有什麼私情……沒錯,宅鬥就是這麼的毀三觀、碎節操,讓她的小純真一去不複返!

但是她也沒得選,在真正進到六扇門以前她也從來不知道原來六扇門還管這種家事,原來宅鬥案件是六扇門所調查案件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為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設定,難道就因為在這個朝代本來就有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不在乎再多個這麼一、兩件?當然不是!

這事細究起來還得提到當今的太上皇,是他,就是他,在他登基二十年普天同慶時頒布了一個讓朝中文武百官、皇親貴胄抖三抖的法令——《官員後宅管制條例》。

皇上,您連自個的後宮都不管不好,還想着管人家後院的事?這是清安第一次聽說這個法令時的犀利吐槽。

話糙理不糙,相信也絕對不隻是清安一個人這麼想,可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封建王朝制度下天大地大都比不上皇帝老子大,就算是有異議也隻有少數人敢于正面發聲。

對于這些異議,如今的太上皇在當時隻引用了《禮記·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幾字便将所有的質疑輕而易舉的粉碎,意思很明白——你們如果連家都管不好還談什麼當官協助天子治理國家、讓天下太平安樂呢?

就這樣,此令在滿朝文武的一緻擁護下開始施行,畢竟沒有那個臣子會承認自己連家都管不好。

然後,在新令頒布不足半月的某天,當時的京兆尹極近崩潰地進宮求見聖上,跪地大呼——皇上,臣做不到啊!

衆所周知,京兆尹府是負責管理京城的治安、秩序以及處理百姓上報的各種事務,京兆尹這官雖然聽起來權挺大的、确實管得也挺寬的,但在天子腳下這種遍地都是達官顯貴的地方,七成以上的顯貴官級、權勢均越過這位專職為民解決疑難的京兆尹大人。

好在京兆尹府直屬天子管轄,京兆尹雖然官級不高但畢竟背後直接就是皇上,所以底氣還是比較足的,隻是有時在處理一些牽扯達官顯貴的案件時還是難免受制……

所謂的受制不是受制于權勢壓力,而是受制于要顧慮朝廷顔面,畢竟官員是朝廷的臉面,若不是犯了太重的錯任誰都不會做出自己打自己臉的行為,這樣一來也就難免出現出于大局考慮的“官官相護”。

但是這樣的“官官相護”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為人所不齒那種,而是在基于不損害百姓利益,平衡各方勢力的基礎之上的,在度的把握上十分突顯京兆尹的個人能力。

好在作為能通過層層篩選、重重考核出任京兆尹的官員,必然是有着僅聽令于聖上的忠誠,敢于為民請命的正義,不畏權貴的傲骨,明辨是非的聰慧,善于權衡各方勢力的八面玲珑。

總而言之一句話:能當上京兆尹那都是心理素質過硬的高智商、高情商人士。

不過哪怕是這樣的人才還是被所謂的後院宅鬥逼得極近崩潰跑來向自己的頂頭上司訴苦、求安慰……

話說自《後宅》令頒布,京兆尹府隔三差五就會收到京城裡這家的調查申請、跟那家有關的舉報,不足半月已經收到了十幾起涉及官員後院内宅的案子。

常言道“家醜不可外揚”,雖說官員權貴是比尋常百姓更好面子,但奈何《後宅》令中規定但凡官員家中出現不倫不道違背綱常法紀之情形而未妥善處理或處理不當不公,一經告發,該官員将被連降三級且五年之内不得升遷。

因此,面對全年一波又一波不停歇上演的後院大小宅鬥,官員權貴們是真真的有心無力,一旦遇上要麼是自己想破腦袋把事情給處理妥,實在處理不妥的隻好主動報給京兆尹,怎麼樣丢臉總比丢官來得強啊,與其被官場對手告發不如自己先下手為強。

雖然百姓人家夫妻吵架、婆媳不和、姑嫂掐架這類家案子京兆尹平時也常處理,流程無非是調查、調解、判案、結案,因為多數都是小打小鬧、為的無非也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所以解決起來沒什麼難度,但是官員權貴們的那些家事……

什麼正妻虐待妾室、庶出子女,什麼妻妾、嫡庶子女間因争寵相互毒害、構陷,什麼家主寵妾滅妻、苛待子女……原來人與人之間可以這麼不和睦,而這樣的一群人竟還可以住在同一個屋檐下?

一個又一個宅鬥案件刷新了京兆尹的認知,擴寬調查人員的眼界,也讓他們無從下手,畢竟宅鬥的世界不是大男人可以洞悉的,也不是傳統查案思維可以解析的。

就這樣,都快半個月了這些案子是沒一個有任何實質性進展的,這也就愁壞了也逼傷了當時的京兆尹。

恰巧那時正逢諸葛正我接手六扇門不久,六扇門因屢破幾個大案而風頭正勁,傳聞六扇門裡都是捕快中的精英,查案本事更是沒得說,于是君臣二人一起把主意打到了六扇門那裡。

然後,一件又一件宅鬥案從京兆尹府轉到了六扇門,久而久之,六扇門開始時不時從京兆尹府那裡接手或協助調查一些相對重要或是有難度的案件,京兆尹府也積極配合着六扇門平常的各種工作,就這樣京兆尹府和六扇門從此大門互敞,友誼之泉細水長流……

不得不說六扇門确實是捕快精英的集合地,前期針對後院宅鬥案的各項調查工作是做得很不錯,隻是到了後來他們也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困境。

一來查案的都是男漢子而宅鬥是女人的思維領地,破解宅鬥的關鍵往往是哪些不足以引起男人注意卻讓女人異常敏銳的點,女人的心思很難猜,案子的思路很難理。

二來查案的确實是貨真價實的男漢子,而調查的後宅内院裡又幾乎都是女人,這裡雖然民風相對開放但還是有着男女之防,加上進出的又都是達官顯貴女眷所在的後院,一個沒留神鬧出點“誤會”什麼的是真有十張嘴都說不清。

毫無疑問,宅鬥案很快也成為了六扇門裡的燙手山芋,大家是甯願去調查危險系數亮紅燈的案子都不願意進後宅,後來發展為一旦碰到這種案子就用抽簽決定派誰去,直到清安的出現。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