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熹佑頓了幾秒,才反應過來對方在說什麼,隻是把連接了藍牙的手機遞還給了對方,她又說了一遍謝謝。
她站在先前叫Dean的亞裔站着的地方,檢查了一下麥克風,斜側方便是音響,身後一群人也打算看着這個小姑娘的表演,伊娃也在為她加油。
都為了愛愛愛
有一天翻開辭海找不到愛
花不開樹不擺還是更暢快
愛還是會期待
還是覺得孤單太失敗
“Wowww~我愛故我在~”拿着麥克,偶爾瞥一兩眼手機上滾動的歌詞,孟熹佑閉着眼唱出了轉音的最後一個字。
唱歌時,腦海裡是首爾半年裡尚且還不算太糟糕的時光,是不太喜歡的冰美式,是聽不太懂的韓語,是不太相處得來的同窗,是逐字拆解韓語語法的申孝燮,是貼心照顧她情緒的申孝燮,是會放學拉着他手約會的申孝燮……
不過在洛杉矶的這幾個月,無法知曉情緒的冰冷文字,無法跨越的16小時時差,無法相見的每一時每一刻,他們的聯系逐漸少了起來,不再無話不談。
《愛愛愛》也是申孝燮很喜歡的一首中文R&B,她最後的想法中止于此。
身後的一群人都在為她鼓掌,他們七嘴八舌的說這話,擅長社交的黑人大姐姐已經開始稱贊了起來她的唱腔,讓孟熹佑無法在悲傷的回憶之海裡沉溺太久。
其實孟熹佑唱歌并沒她自謙時說的那麼差勁,從小學鋼琴打下的堅實基礎,讓她唱什麼歌都可以迅速把握住節奏和音調,但粗糙的音樂處理方式和似有若無的模仿痕迹,可以很明顯看出來沒有受到過專門的聲樂教育,但對比她一看就很年輕的外表,總歸是未來可期。
同為亞裔的青年拿着另一隻麥克風,走了過來,“會唱Just the two of us嗎?”戴着帽子的Dean除了歌名都用着韓語詢問道。
孟熹佑愣神了幾秒,才對許久沒聽過的韓語做出了反應,這句話說得很是簡單,縱然孟熹佑韓語極差,也是聽懂了的,“聽過。”她委婉的想要拒絕對方的企圖,但沒想到對方已經按了播放鍵。
“一人一段可以嗎?”趁着前奏Dean如此問道着,不過也不待孟熹佑開口,他便順着節奏開口唱了起來。
原先合唱的部分孟熹佑給他墊了音,随後第二小結輪到了孟熹佑。這首歌孟熹佑不算陌生,畢竟是首極其經典的節奏布魯斯。
兩個人的配合還算默契,除了兩個人在合唱時因為對音樂的處理方式不同,還顯得有些生硬。
“等等!我不是想聽你和權革的戀愛故事!”鄭基石靠坐在床頭,攬着孟熹佑的手臂緊了緊,他打斷了孟熹佑的叙述。
孟熹佑歎了口氣,把香煙摁滅在床頭的煙灰缸裡,“那你想聽什麼?瑣碎的事你愛聽嗎?”孟熹佑頓了頓後,便宛如棒讀一般說了幾件網上也能查詢到的資料經曆,“孟熹佑,女,身高164公分,體重50.6公斤,1994年6月1日在北京出生——”她話沒說完,又被鄭基石打斷了。
“知道了知道了。”他知道孟熹佑這是在轉移話題,不過他還是吐槽了一句她方才的自我介紹,“你不是163厘米嗎?”
說到身高,孟熹佑就來了精神,“163.4!約等于164怎麼了!”她嘴裡振振有詞,堅決不承認自己163公分,甚至更過分的開始四舍五入,“都164了,回頭還是說165應該也是可以的。”
鄭基石罵了她一句,“你怎麼不幹脆說你2米呢?!”
孟熹佑對他吐了吐舌頭,豎起了一根中指,然後得到了哥哥的“西八”攻擊。
“那你那時候就認識了Dean了?比宰範早嗎?”
孟熹佑靠着哥哥,懶洋洋的打了個哈欠後,才開始回複對方的問題,“那時候他剛簽約了公司嘛,本來好像打算回韓國了的,畢竟美國生活成本高嘛,但是遇到我了,就留在了美國咯。”她說這話的時候頗為驕傲,一點沒有說起前任的羞恥感,滿滿都是坦蕩。
“宰範哥的話,當時我爸爸——就是親生父親,他職業是攝影師,當時有項目在紐約,就帶着我們一起去了,然後——”她平淡的叙述着,垂着眼讓人看不出心裡的真實想法。
她還想說什麼,但是鄭基石擔心這個故事和她之前回憶的和權革的初遇故事是一樣類型的羅曼蒂克風格,他便用吻制止了她想再次張合的嘴唇。
他怕自己聽多了會控制不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