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鎮國公主愛做恨 > 第37章 到底什麼病

第37章 到底什麼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雲車遙裔三株樹,帳殿交陰八桂叢。

澗堿泉聲疑度雨,川平橋勢若晴虹。

叔夜彈琴歌白雪,孫登長嘯韻清風。

即此陪歡遊阆苑,無勞辛苦向崆峒。

發什麼不是發,寫什麼不是寫,本章來點前言不搭後語的東西吧。衆所周知,《紅樓夢》是一部大體寫完了、但未定稿的作品。因此隻能由讀者完全小說,由已知情節推導未知情節;因此書中第五回尤為重要,全因那是揭示結局的一章。

蒼蠅長凝你可以點擊網頁右上角那個 X ,退出了。

前80回,有判詞且我們能看到結局的人物有晴雯、秦可卿,那便拿此二人為标準,自制一把開鎖鑰匙。

(一)晴雯

圖冊:既非人物,亦非山水,不過是水墨滃染、滿紙烏雲濁霧而已。

判詞:霁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圖冊的作用主要在指向名姓,描繪人物的結局狀态,這種描繪是含糊的朦胧的,用流行語說便是——氛圍感。晴雯的畫重點在一“雲”字,對應“雯”,“雯”者,呈花紋樣的雲彩。“烏雲”給人物命運定了調子,明明應“晴”,卻成反話。

再看判詞,除了二次強調名姓,重點在展現人物在書中最後的畫面:若《紅樓夢》是一部電影,則相關晴雯的情節最終定格在“多情公子空牽念”這一刻。必須停在這刻!沒有後續故事了。若再續,反在畫蛇添足。如某續本寫賈探春遠嫁後回京省親,是沒道理的。探春登船遠嫁,才是曹公給這個人物的結局。沒有後續故事了。至于探春是否适應外邦生活、是否早亡,根本沒必要考慮。

(二)秦可卿

圖冊:高樓大廈,有一美人懸梁自缢。

判詞: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甯。

秦可卿還有一首紅樓夢曲《好事終》,詞為: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堕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甯。宿孽總因情!

秦可卿位在金陵十二钗正冊,有圖有曲有判詞,但從成書來看,該人物結局并不能完全對應判詞曲詞。為何不能對應,多半作者大範圍删改之故。

說一點個人見解,秦可卿與賈珍的故事須對應“王熙鳳與賈瑞”這一對來看,賈瑞勾搭王熙鳳不成,賈珍便是成功版本。曲詞說“宿孽總因情”,可見秦可卿對賈珍有情,并非王熙鳳對賈瑞那般絕情無義;又因焦大醉罵“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可見秦可卿難脫濫情二字。——明明與“情”難拆解的一個女子,卻說她情可輕?

秦可卿,情不可輕。

上文提到的晴雯則沒有“晴”,不見太陽月亮,隻有“烏雲濁霧”……作者很會起名字啊。

看完已知條件,現在根據已知條件進行推導。

便拿襲人為例吧。

(三)花襲人

畫冊:一簇鮮花,一床破席。

判詞:枉自溫柔和順,空雲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畫面指出該人為花襲人,“花”是花襲人的姓,“席”諧音“襲”。外此無需多解。“破席”隻為與“鮮花”對照,旨在表現陡然劇變的命運。

不得不說《紅樓夢》的作者就是這麼直給。“兩株枯木,木上懸着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就是直給讀者:“指林黛玉和薛寶钗。”“畫着一張弓,弓上挂着香橼。”明白在說:“這是賈元春。‘弓’諧音‘宮’,‘橼’諧音‘元’。”我猜想,大約判詞寫在小說開端,故事尚未展開,作者生怕讀者無法對應,無奈搞出許多低幼諧音梗。

要強調的是,判詞乃作者對人物的最終判定,不存在正話反說。作者眼中的襲人确為“溫柔和順”和“似桂如蘭”的,無反諷之意。

綜上,花襲人的結局是嫁給優伶蔣玉函、猝然出嫁,至此她的故事就結束了。出嫁大抵為不可抗力,與探春相似,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豔理親喪》中,襲人抽到桃花簽,寫有:“杏花陪一杯。坐中同庚者陪一杯,同辰者陪一杯,同姓者陪一杯。”特别點一筆抽到杏花簽的探春,便是此意。

錯過公子,下嫁戲子,足以說明襲人福分不大、命運不好,當入薄命司。

解讀《紅樓夢》當用《紅樓夢》作者的思維,即用紅樓解釋紅樓,不要引用外源性的東西。【找趨同,勿聯想】是我讀《紅樓夢》的方法。用一把款式保守的鑰匙來解古鎖,不讨喜不吸睛,但可保證不偏航道。若想盡情發揮想象力,大可自己寫一本綠樓粉樓夢,何必費時在一本殘書上呢?心中沒有作者,也不必看作者的東西了,不嘗試靠近不嘗試理解,根本不可能看懂作者想表達什麼。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