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寅時剛過,柳媽媽就帶着人過來敲門,說是伺候祝莞梳洗。
祝莞睡得迷迷糊糊,坐起來醒了好一會兒盹,這才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
陳府的宴席算是十分正式的場合,又有京城的貴人在,說不得那位貴人還會見她和唐蓁蓁,打扮得體是必須的。
怪不得昨天唐母讓柳媽媽送了衣裳首飾過來。
祝莞身邊隻有一個從前做灑掃的小丫鬟素玉,梳頭上妝怕是不太行,柳媽媽便親自過來伺候。
本就是說好的事,祝莞也沒為難人,就讓素玉帶人進來。
有她們伺候,祝莞還覺得自己省事了,她就閉着眼睛繼續睡回籠覺。
等梳妝結束,她回籠覺也睡了個半飽。
“二姑娘,”柳媽媽猶豫好一會兒,不知道該怎麼稱呼祝莞,想了想現在還沒有徹底脫離唐家,最後還是稱呼她為二姑娘:“好了,你看看。”
被從回籠覺中喊醒的祝莞,慢吞吞睜開眼,剛和鏡子裡的人對上視線,祝莞就驚呆了。
她眨了眨眼,鏡子裡的人也眨了眨眼。
祝莞:“——!”
居然真的是自己!
穿過來那天她就照了鏡子,知道原主容貌不俗,但因為一穿過來就在被罰,還身體虛弱,氣色并不好,搬到莊子上,每日裡也沒化過妝,這還是她第一次如此盛裝打扮。
也太好看了吧。
祝莞瞪圓了眼睛,直勾勾盯着鏡子裡的自己,滿臉驚豔。
明眸善睐,螓首蛾眉,是極其明豔的美。
見祝莞沒反應,隻直勾勾盯着鏡子裡的自己,柳媽媽還以為是哪裡不妥,夫人交代了今天萬萬不能出錯的,她微微蹙眉輕聲詢問:“二姑娘?”
被自己盛裝下驚豔的祝莞回過神:“嗯?”
她從鏡子裡看向柳媽媽。
柳媽媽,應該說整個唐家都知道二姑娘容貌傾城,是以對盛裝後的祝莞,并沒有特别大的反應——當然了心裡還是會感慨一聲,這樣的容貌,卻是那般的惡毒心腸,怪道都說蛇蠍美人蛇蠍美人呢,這可不就是現實般的蛇蠍美人。
柳媽媽被她看得怔了一下,收回視線,态度很是禮貌:“二姑娘若是覺得可以,現在就可以啟程了,路上也要耗費些時間。”
祝莞收回視線,在鏡子裡左右打量自己了一會兒:“行,你們先去準備吧,我再準備一下。”
有唐母的叮囑,柳媽媽也沒敢太強硬,便道:“是,馬車已經提前備好,一會兒就過來接二姑娘。”
祝莞無可無不可地點頭。
等柳媽媽一行人退出去,祝莞便把自己之前離開唐家時帶出來的幾個收拾找出來,放身上不太方便,她四下看了看,想到前兩天又零碎料子做的玲珑包,直接翻了出來吧首飾放進去後,包包空間還有很多,就又随手塞了幾個繡品進去。
裝好後,用手掂了掂,還好,不算沉,手拎着也方便。
對着鏡子照了照,跟衣服和首飾也都挺搭,祝莞這才帶着素玉出門。
馬車已經在小院子外等着,祝莞上車前對柳媽媽道:“一大早起來,顧不上吃飯也沒什麼胃口,等進了城記得買點吃的,總不好餓着肚子去陳府赴宴。”
柳媽媽臉僵了僵,笑着應下。
上了馬車祝莞也沒有再睡覺,而是掀了窗簾一角,在記路。
雖然唐母是應了她,瞧着也沒有要把她怎樣的意思,但以防萬一嘛。
馬車速度不慢,更不可能會困,一路過去,幾乎瞧不見村落,祝莞便去記路上的特征。
出了莊子沒多遠,轉第一個彎的時候,看到了一棵大槐樹。
真的很大,有兩人合抱那麼粗,枝幹繁茂。
祝莞下意識多看了眼。
再繼續走就有了莊子,祝莞認真記着。
因為之前搬來莊子時,走了有兩個時辰,是以,她以為這次進城也要差不多的時間,卻沒想到,沒到一個時辰就到了城門口。
嗯?
怎麼快?
祝莞覺得有些奇怪。
見她神色有異,素玉:“姑娘,怎麼了?”
祝莞看了看城門上的字,确認就是平州城,并不是被拉去了别地,這才恢複如常:“沒什麼,就是聞到了豆漿的香味,覺得餓了。”
許是怕她逃跑,上次出城去莊子時,故意繞路了。
想到這個可能,祝莞都不知道要擺個什麼表情合适。
直到進城後,柳媽媽買了豆漿和灌湯包遞進來,她這才把臉上無語的表情收了。
這會兒的街道已經熱鬧起來,馬車行駛緩慢,走着走着,馬車突然停了,車裡正在吃早飯的兩人,下意識朝外面看。
“姑娘,”素玉最是留心,動作也快,馬上就挑了窗簾:“這裡是玉蘭巷。”
玉蘭巷,非陳府所在的巷子,也非唐府所在的街巷。
祝莞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沒事,繼續吃飯,這是要等唐家的車隊。”
唐母防她防得緊,不太想讓她進唐家的門,但柳媽媽也不可能直接把她送去陳府,這不明擺着告訴所有人,唐家的二姑娘就是跟府上不和麼?
幹脆在個僻靜的地彙合,再一路同往陳府,這樣比較穩妥。
玉蘭巷差不多在唐府去陳府的途中,又偏僻,是個彙合的絕佳地。
素玉明白過來後,很替姑娘不值,但瞧姑娘都沒說什麼,她沒有主動提及,免得讓姑娘不開心了。
兩人用完早飯,又等了約莫兩刻鐘,終于聽到了馬車聲由遠及近傳來,祝莞想了想,沒有朝外看,果不其然,過了沒多會兒,載着她和素玉的馬車也動了。
馬車行了一會兒,祝莞輕輕笑了聲。
三個女眷,三輛馬車。
為了粉飾太平,平息輿論,唐母可真是用心良苦。
陳知州出身本地大族,祖宅占地極大,距離唐府頗有些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