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高考十年後之穿越異世當主席 > 第11章 聲東擊西的退堂鼓

第11章 聲東擊西的退堂鼓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陳奇先生,今天是我穿越來到這個時空的第一天,老實說這一天的信息量太大了,我腦袋快爆炸了,現在暈乎乎的......”

目前的形勢,實在是不明朗,陳奇先生知曉帆先生線下陳一帆的學生身份,也跟着帆先生幹了快四年,緣何帆先生不安排陳奇先生來主持聯盟大局呢?

“陳奇先生,您也知道我的情況,我對這個時空包括你們的聯盟真的是一竅不通,聽了您剛才的一番講述,您跟着帆先生一起四年了,對聯盟的日常運行比我更了解,您更适合來主持聯盟大局,可以麻煩您安排我回去嗎,我想回到原來的時空,在我原來的時空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面對紛繁複雜、理不清頭緒的異時空,我打起了退堂鼓。一方面,我跟帆先生真的沒有什麼瓜葛,況且帆先生根本沒有事先征求我的意見,就把一個爛攤子甩給我,也讓我生氣。現實中,我真的很反感這種大男子主義、大家長主義的做法,一句句輕飄飄的“我需要你”“我覺得你最适合”“我是為你好”就把我打發了,可是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10來歲、20歲出頭的時候,我曾經無比迷信長輩的話、前人的建議,把他人的指點迷津當作人生路上的指南針。當然那時的我,也無比熱衷于在每一次取得小小成績後,沾沾自喜地給他人指點迷津,畢竟自己走過的路,淋過的雨,吹過的風都是真真切切、刻骨銘心的,不會欺騙自己,我也真心希望他人能汲取我的經驗和教訓在我的肩膀上走得更遠、走得更好。可是踩過一些坑後,才逐漸理解經驗主義思維模式自身的缺陷,開始思考成功與失敗的必然性與偶然性,對于失敗的必然性與偶然性甚至瞎琢磨出了一套牆的理論。

什麼是牆的理論?從小到大,想必我們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一句話“别往前走了,前面是牆,再一根筋往前走,就要撞得頭破血流了。”牆在這裡是一個隐喻,它是生活中家人、親友、恩師、前輩口耳相傳的不可跨越的難關,無法戰勝的強敵,遙不可及的目标。這面“牆”的存在,警示我們擯棄“不撞南牆不死心”的固執,學會圓滑變通,适可而止,及時止損。但有時,這面“牆”并非真實存在,是道聽途說的深淵,是恐懼假想的對手,是内心預設的屏障。

這面牆為什麼會存在?存在多種可能性,一種是确實有人走了這條路沒有走通,所以口耳相傳此路不通、前面有牆,一種是有人想走這條路,看到前路深不可測,擔心前路有牆,選擇了放棄止損,滋生了前路有牆的謠言和誤傳,一種是管理人員在此處确實設置了一道牆,不希望有人通過......

針對第一種可能性,前人驗證過“有牆”,又存在多種情形。第一種情形,這面“牆”的存在是普适的,任何時間、任何人都不能跨越這道牆;第二種情形,這面“牆”的存在是條件限制的,針對某一些人或者針對某一些時間,這面牆實實在在存在、難以跨越。經驗主義的局限性從第一種可能性兩種情形的衍生讨論就可以直觀感受到,個人的經驗受制于當事人主觀能力、感受以及客觀條件、規律等多種維度,是難以還原事件的全貌的。失敗的經驗如是,成功的經驗也如是,一言以蔽之,走過的路是會騙人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