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一年的尾巴月份。
今天天氣不怎麼好,出了火車站擡眼一看,天空灰白一片,如同放潮的老舊報紙,透不出亮來。
在幾分鐘前,綠皮車進入鶴城地界時,手機上自動彈出一條短信,鶴城文旅發的。
宋思聽等着列車停靠間隙抽空掃了一眼,内容大意是歡迎來到鶴城看仙鶴吐息,感受北國冰雪風光雲雲。
末尾,還附上了今天的天氣預報,盡顯人文關懷。
這次回來得太過匆忙,匆忙到宋思聽都遺忘了這裡的寒冷,手套帽子圍巾棉口罩之類的保暖裝備是一件都沒來得及買。
這些年,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路上,但是最北,也沒跨過秦嶺淮河線,一直都在南邊徘徊。适應了南方濕冷溫柔的冬天,現在被-幹燥刺骨的冷空氣一裹,宋思聽竟有些受不住。
大風吹雜了肩上的發,站在站前廣場等車的這一小段時間,她将自己身上的外套緊了又緊,不免回憶起那則短信的末尾。
說是今晚有場暴風雪,但她忘了什麼時候開始下。
開出租車的是個男司機,見宋思聽從車站出來,手上還拎着個行李箱,身上冬裝在這裡看起來有些單薄,以為是來玩的遊客,問她從哪裡來。
得到回答後,他忍不住咋舌:“離這該有個兩三千公裡吧,啧啧,真夠遠的。”
宋思聽不鹹不淡地點點頭。
放好行李上了車,司機從後視鏡看她一眼,問了聲目的地。
“去附中。”
車子從站前廣場繞開,進入主路。
坐在車裡吹着暖風,宋思聽緩了一會,才覺得手腳重新有了知覺。
她側過頭,看向窗外流動的街景,一路上景色熟悉。
七年了,這裡倒是沒怎麼變,和她走之前一模一樣。
上世紀末,鶴城因着重工業飛速發展,城建交通也随着逐漸完善,這裡的各種建築大多是那個時候規劃建設起來的。
後來重工業改-革,經濟重心轉移,大多數人南下務工,漸漸的,輝煌不再。
但城市還保留着記憶。
在街上打眼一掃,上世紀不少建築依舊靜默地站着,經曆二十幾年的風吹日曬,斑駁,掉色。
老舊,是大多數人對這裡的第一印象。
司機見她目光落在車外,刻意放慢一點車速,同她搭着話:“老妹知道鶴城烤肉不?來這必吃的。”
宋思聽收回視線,低頭打開手機,淡淡應了一聲。
“這烤肉店多,有的好吃有的不好吃,就像剛剛路過那個藍白色門頭的那家,又貴又難吃……要我說還是要去那個哪,他家……”
以此為機,司機的話匣子彷若洪水開閘,滔滔不絕。
宋思聽沒什麼意義地劃着手機,等這場單反面閑聊結束。
哪知司機越說越起勁,從烤肉說到景點,問她去哪玩,看不看鶴,如果要是打算去濕地的話可以聯系他包車過去,比别的司機要價便宜雲雲……
宋思聽沒擡眼,聲音冷了點:“我不去,不用了。”
讪讪笑了一聲,司機點點頭,轉過一個路口,本打算就此住嘴,但總覺着說得不太盡顯,搜腸刮肚,他就着宋思聽的目的地找起話題:“老妹啊,你在附中附近定的民宿還是酒店啊?要我說就沒必要定,可以去洗浴過夜,搓個澡,蒸個桑拿,往休息大廳一躺……”
宋思聽沒回。
以這句開頭,說起附中附近,司機倒是想起一件事來,自顧自的接着說道。
“附中旁邊,就是我們鶴城最大的湖,不知道你新聞刷見沒,那邊啊,前幾天才凍死了個人。”
聞言,宋思聽指尖微顫,放下手機擡眼。她從後視鏡和司機對上視線:“凍死?”
眼見她似乎有了興緻,司機倒是開始賣起了關子。
悠悠打着方向盤開過一個紅綠燈路口,他才清清嗓子接着開口:“對啊。”
“剛下過雪,大清早的,有人去湖上鏟雪,鏟着鏟着看見冰裡有個人頭,當時就給吓得精神不正常了,圍觀的人報了警,警察過來把冰切開來看,确實是凍了個人。”
“男的,那麼大個子,整個身子都凍在冰裡,現在這天寒地凍的,化都化不開。警察就沿着他身體把整個冰都切出來,啧啧,那場面……最後找了輛皮卡,連人帶冰拉走了。”
“因為這事,估計今年冬天湖上那些個冰上項目都沒人敢去了……這快到年關了,那些個老闆們又少賺多少筆……”
死人再稀奇,畢竟也是别人的事,司機說着說着,話題最後還是落到了柴米油鹽上。
宋思聽靜靜聽完,末了,等司機住了口,才出聲問道:“死的是誰,知道嗎?”
“嗨,這我哪能知道,”司機呵呵一笑,眼見着快到附中,他錯開話題,問道,“在哪停?”
“門口就行。”
指了一下方向,宋思聽又把話題繞回去:“因為什麼死的?真是凍死的嗎?”
這個時間還沒到放學的點,校門口冷冷清清,司機一腳油門穩穩停在門口:“人從湖裡切出來就拉走了,剩下的怎麼死的、啥時候死的……那些事都是警察管的,我個小老百姓上哪知道去。”
說着,扭頭,給她示意了一下記價器:“十五,現金還是微信?”
“……支付寶。”
-
鶴城緯度高,冬季日照時間短,天在五點整的時候已然全黑。
此時距離下課還剩四十分鐘,校門口隻有門衛一個人坐在保安亭裡,宋思聽拖着行李箱,走過去說明來意。
“你好,找人。李牧遷,李老師。”
知道隻是單純來找人的話,門衛大概率不會讓她進去,正想着拿合照還是别的什麼來證明關系,門衛隔着玻璃小窗看她一眼,便起身披上軍大衣走出來。
拉開旁側的小門,門衛沖她招招手:“進去吧。”
那麼容易?
見宋思聽手上還拎着行李箱,他走上前來接過:“這先放門衛室,等你出來的時候過來拿。”
說着,他手指向一棟亮着燈的教學樓:“那,一樓最左邊的第一間,李老師的辦公室,你去那等就行了。”
宋思聽随着他手指方向看了一眼,心中泛起一抹疑惑。
面上未顯,她點點頭,将手上的箱子交給門衛,走進校門。
夜晚給人的感覺比白天更冷一些,隻是校門口到教學樓的這一段路,宋思聽露在外面的迎風的面部和手指皮膚被凍得幾乎要沒什麼知覺。
來到門衛指的辦公室前,宋思聽深吸一口氣,冷空氣入肺,帶起一抹腥甜。
敲了敲門,她站在原地等了一會,沒人應。
沒有再敲第二下的耐心,宋思聽直接推開門,這才發現,辦公室空無一人。
摸上門側的電燈開關,護眼燈閃開,屋内的景象盡收眼底,不大不小的室内空間,依窗放了一張辦公桌。
桌子一邊的牆上挂了直尺三角尺之類的數學教具,另一邊,是靠牆一排的書櫃,玻璃櫃門透明,宋思聽看見裡面整齊放着試卷和一些教輔資料,值得注意的,還有不下幾十部被塑封袋一部部單獨裝着的手機,上面貼了姓名條。
另外,還有一些化妝品、香煙、打火機,其餘種類的電子産品之類的,學生時代的違禁物品。
宋思聽挑眉,待到僵硬的手腳回暖後,她緩步走到辦公桌前。
拉開椅子自己坐下,她的目光随意掃過桌面上壘放齊整的作業和教材用書。
幹淨,一絲不苟,空氣中還有淡淡的草木味道。
即使現在還沒有見到他,可身處這個環境裡,她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李牧遷的氣息。
有了這個感覺,宋思聽莫名有些煩躁,仰靠在椅背上放空,她手抄着外套口袋,摸到兜裡煙盒明顯的棱角,硌着掌心。
掏出來看,煙盒裡隻躺着孤零零的最後一根煙。
不自覺地折起眉心,宋思聽打開手機看了眼時間,五點十五。
正要按下熄屏時,屏幕下方跳出一條消息,祝馳周發來的:「房東說你退租了,這次又要去哪個地方,給個提示。」
輕笑一聲,宋思聽咬着煙蒂将最後一根獨苗苗點燃,手機放在桌上五分鐘自動熄屏,那條消息她沒點開回。
思緒很亂,不知道怎麼回。
閉上眼,感受着淡淡的尼古丁味道随着唇邊煙霧吐出,漸漸盈滿室内,蓋過了原本依稀的清冽氣息。
聞到這個味道,她心尖上的擾亂方才消減一些。
從南方過來,坐火車要三十幾個小時,大約兩天的時間,前半程還好,心中塞的都是過去的事情。
但從入了山海關開始,随着車外的空氣變得越來越冷,宋思聽心中的那些深埋着的恐懼、煩躁、和一些不知名的酸澀情緒翻了出來,漸漸地,将她蠶食。
近鄉情怯。
但又不太像。
火車越接近鶴城,她下車抽煙的次數就越多,煙蒂堆滿了站台垃圾桶上的煙灰缸,心中愁悶一時壓了下去,但片刻間,又重新湧出。
宋思聽知道這些情緒從何而來,但是不清楚這次鶴城之行,能不能将其完全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