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除去奉命教徐妙錦騎射的飛霜外,并沒有人找徐妙錦。
徐妙清倒是想過叫徐妙錦起來練習騎馬,但被徐妙琳給勸了回去,徐妙琳巴不得徐妙錦騎射不好入不了朱家人的眼呢,哪裡會願意逼徐妙錦上進。
徐妙清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也是有這個想法的,不然也不會徐妙琳一勸就放棄了。
但有主系統幫着開挂的徐妙錦學習速度比徐妙清和徐妙琳高多了,明明是同一個師傅,明明徐妙清和徐妙琳的練習時間比徐妙錦長,但徐妙錦的進度就是比她們快。
在徐妙清和徐妙琳還在練習小跑時,徐妙錦已經可以策馬揚鞭了,氣的徐妙琳不由暗罵徐妙錦心機,說好回去休息的,結果背着她們兩個練習。
徐妙錦:唔,這次好像沒法反駁。雖然她沒練馬術,但她在修真,唔,好像更過分了……
不過就算徐妙錦進步再快,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個月内成為神射手,端午節當天徐妙錦還是沒獲勝。
當然這是後話,就在徐妙錦練習的漸入佳境時,楚王那邊傳來了好消息,經過五個月的努力,琉璃匠們總算是做出了第一支單筒望遠鏡。雖然它的效果遠沒有徐妙錦說的那般好,但有一,就有二有三……
對此朱元璋非常大方的厚賞了琉璃匠們和楚王,眼見朱元璋的大方不是一次性的,琉璃匠們和楚王都卯足了勁開始研究雙筒望眼鏡、顯微鏡……至于平皿、載玻片什麼的,另一批琉璃匠已經開始研究如何量産了。
徐妙錦聞言不由感慨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對此朱元璋十分贊同,并麻溜的取消了‘黃冊之式于天下,令天下之人各以本等名色占籍’的制度。也就是取消了爹當兵,兒隻能當兵或者爹是木匠,兒子隻能當木匠的制度。
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朝廷的統治有影響,但當徐妙錦亮出這樣做的後果後,朱元璋也就不得不改了。
因此曆史偏差值又迎來了小幅度的增長。
随後徐妙錦又向朱元璋推銷了現代戶籍制度,朱元璋聽完後大有收獲,捧着小本本和朱标商量去了,朱棣也被一道拉了壯丁。
除此之外,齊王那邊的進展也頗豐,真心别小看古人,他們的腦子半點不必後人差,在接受過系統的化學培訓後,他們竟然在如此落後的環境下制作出了氧氣。
雖然齊王不懂這意味着什麼,但徐妙錦知道時差點跳起來了,這意味着冶煉工藝可以進一步發展,她們可以在煉鋼過程中縮短冶煉時間,提高鋼的質量。
雖說在工業革命早期用純氧煉鋼可能比高溫煉鋼更貴,但這是一個好開端不是。
朱元璋聽到這個心裡也是一片火熱,别忘了純氧除去能夠用來工業生産,還能用于治療呼吸類疾病、急救等,這怎麼能讓朱元璋不興奮呢?
朱元璋等人開心的同時有一個人不開心,那就是周王,因為大家都有突破,就他沒,搞的他很是沮喪。
徐妙錦對此倒是很淡定,關于微生物這塊,整個世界都還是空白一片,哪能那麼快有進展呢!
為了不讓周王冒進,朱棣還奉命帶東西去安慰了一趟周王。
當周王聽到朱元璋對他的要求是三年内有突破時,心裡的石頭總算是放下了,他就怕他遲遲沒有進展,老爹一個着急……
朱元璋:我脾氣有這麼暴嗎??
朱棣/周王/楚王/齊王:有!
朱元璋……
除去這些,朱棣一直在找的《三國演義》和《水浒傳》也有消息了,不過朱棣在拿到手的第一時間并沒有交出去,而是找人印刷。
畢竟原版隻有一份,想要的有兩個人。且朱棣十分了解朱元璋,他哪怕是不看也得要,還有朱标,要是好看,他也會想要……還是先印刷吧,省的一群人向他伸手讨要時,他拿不出來。
---
端午節形成于漢代,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中就有農曆五月五日人們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記載。
至于起源則有多種說法,最廣為流傳的應該是紀念屈原說。其餘的還有迎濤神說(伍子胥含冤死後化為濤神)、惡日說、龍的節日說(即祭祀龍圖騰說)、夏至說。
《酌中志卷二十·飲食好尚紀略》中記載明朝皇室過端午需‘飲朱砂、雄黃、菖蒲酒,吃粽子,吃加蒜過水面。賞石榴花,佩艾葉,合諸藥,畫治病符。聖駕幸西苑,鬥龍舟,劃船。或幸萬歲山前插柳,看禦馬監男士跑馬走解。’
當徐妙錦看到這時,十分不解的在群裡問道:【這是哪位大佬想出來的要喝‘朱砂、雄黃、菖蒲酒’?朱砂雖然可以當作中藥使用,但有劇毒啊。至于雄黃,它加熱後易被氧化成砒霜……菖蒲算是最溫和的,它的塊莖有溫胃、消炎止痛之效。我總算知道你們為什麼早死了。】
【朱元璋:……那以後就喝菖蒲酒吧。】
【徐妙錦:其實後世改為喝黃酒了,适量飲用黃酒可以美容養顔、疏通經絡、促進食欲。不過我推薦你們冬日喝熱黃酒,因為以現在的工藝,黃酒内會存在少量對人體有害的甲醇等物質,但隻要加熱到六七十度後,這些物質會自己消失。要是溫度不好把握的話,直接燒開。】
【朱标:行,從今年冬天起,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