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七殺星 > 第128章 餘生(二)

第128章 餘生(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洋鬼子來了。

洋人和楚人不同,他們是不需要依靠種地維生的。土地在他們眼裡還有很多更好的用途:比如修建工廠、鐵路,興建洋教堂……

由于受到不平等條約的保護,洋人從楚人這裡買地是不受除條約本身之外任何限制的——他們甚至可以壓價向各地地主、富農購買。如此一來,最終對當地社會經濟秩序造成的“破壞”很快就超過了傳統的、楚人之間的土地兼并。

當牛大聽說地主家也把地賣給洋人之後,向來老實巴交的他終于急了!

他可以忍受地主對他玩兒命似的壓榨,隻要還有一口飯吃、一口水喝,隻要餓不死,他就可以忍受現世的一切苦難……

可是現在……可是現在!

“老爺,您不能走!您走了我們怎麼辦?”急眼了的牛大糾集同樣在此做工的其他兩個佃農,冒着被狗腿子毆打的危險主動找上門來。其他兩人和他性子也差不多,懦弱而老實,渾身上下除了力氣便别無長物——于是他們隻能跪在地上哀求:“沒有土地可種,我們會餓死的!”

“滾,滾滾滾!”地主這邊已經把行禮裝好了車準備搬走,一見他們幾個堵門兒,擡腳就踹了過去:“餓死就餓死呗,關老子屁事!有什麼理找洋人說去,是洋人要買下這片地建教堂的!晦氣的泥腿子……”

地主和他的一個老婆、五個小妾、十八個孩子,最後還是搬走了。

三個年輕力壯的佃農無處可去,便遊魂似的在這片即将易主的土地上幕天席地地“住”了五天。餓了,就吃剛剛長出來不久的青柿子;渴了,就用作物裡的水分補充;有便意了就随地便溺;困了倒地就睡……

然後第六天,洋人的施工隊來了。

确切的說,是一個洋人帶着十幾個楚國工人開着推土機,按照約定來“接收”這片土地了。工頭兒一見他們三個鬼一樣的“乞丐”,立時就罵罵咧咧地把他們往外趕。就在三人意圖反抗之際,遠方忽然傳來沖殺之聲——

“太平道……是太平道!”

工人們臉色驟變,為了活命果斷抛下洋人自己逃命去了。三個佃農眼睜睜看着太平道衆人手起刀落,将猶自不明狀況的洋鬼子的腦袋砍了下來。其他兩人都被吓得捂住眼睛瑟瑟發抖,唯獨牛大與衆不同:

整個過程他都盡可能地睜大眼睛去看,生怕錯過了什麼細節。在一蓬溫熱的鮮血從洋人光秃秃的脖子上沖天蹿起的那一瞬間,牛大感覺,埋藏在自己心底深處的某種東西——覺醒了。

是日之後,牛大順理成章地加入了太平道-豫州分舵。在北方廣闊的大平原上,像他這樣無地可種、無家可歸的青壯年為數實在不少,于是愈發壯大的隊伍很快就如燎原的野火一般,席卷了整個中原。在此過程中,牛大也因為他的天生“神力”和敢打敢沖,很快就混成了個小頭領。

直到有一天,牛大和他的同道們一起來到了京都。

這天其實和之前的任何一天都沒有什麼不同。早上起來牛大照常起了個大早,給同來的“弟弟”們做好早飯,臨走時還給每個人都蓋好了被子——這種照顧人的事,寺廟裡那個養育了他的老和尚也曾經做過,而且一做就是十幾年。

做好早飯,他自己也簡簡單單地吃了其中一份。可惜,家鄉的胡辣湯是喝不了了,不然待會兒動手時一旦内急,可不是件妙事。

離開住處,這個農民打扮的青年把手放在腰畔:那是藏着手**槍的地方。

在路邊攤随便點了碗面,他卻根本沒心思吃。安安靜靜地等了不知多久,“目标”終于晃晃悠悠地從使館裡走出來了——

那是個矮小精悍的洋人,四十來歲的年紀,生得很是面善。牛大遠遠地望着他,忽然想到——如果自己的生父生母還在世上,估計也該是差不多的年紀吧。

這樣想着,牛大保持着扶槍的動作站了起來,向洋人的方向走去。不到一分鐘之後,街上忽然傳來“砰”的一聲脆響,緊接着路人就亂了起來!

面攤老闆好奇地向聲音來源看去,結果隻看到了一堆黑漆漆的後腦勺。無聊且無奈地歎了口氣,他複又看向攤位前的闆凳——那裡,空無一人。

唯有擺在小桌子上的面碗,還在散發着絲絲屢屢的熱乎氣。

“……一口沒吃,真是浪費。”

老闆發了句無所謂的牢騷,把一口沒動的面碗收了回去。最近生意不太景氣,一天能賣出二十碗都算走運了,媽的。

——————————

“英吉利國公使,就這樣……被刺殺了。”

聽到這裡,張弘正隻覺得十分荒唐。說完這句他便搖了搖頭。

愚蠢,愚蠢至極!他在心裡沉重地歎息了一聲,可良好的教養讓這樣的粗魯之言,永遠也隻能壓在他内心深處而已。

楚容點了點頭,輕聲道:“嗯。公使……被殺,是外交事件,也給了列強……把軍隊,調入京都的……借口。”

“太後挾持陛下垂簾聽政,最擔憂者,就是西洋列國出手幹涉。”

張弘正終于把心底那口氣歎出來了:“她容忍不了任何能威脅到她權力的存在,遑論這次列強調兵入京,已是威脅到了她的生命。以太後的行事風格,必然不會善罷甘休……如今大楚的國力,又豈有供她任性之餘地啊。”

“太傅……景略哥哥。”

楚容面色凄楚,眼圈也有些泛紅:“如果當時你在……是不是,後面的一切,就不會……發生了?”

——————————

注1:鄉老,古時地官之屬,掌六鄉百姓教化,每二鄉由三公一人兼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