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笛子好學嗎?
再比如說,你為什麼要送我笛子啊?
把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偷偷藏在幾個無關緊要的問題當中,把該問題也無關緊要化,從而更容易得到被問者的真實答案,這便是二丫耍的小小處事學問。
可惜,她這點三腳貓的話術屬實是不太夠看。洛魂隻是話少,慣常沉默寡言,并不代表他不懂話術的花招。相反,作為常年混迹江湖的獨行散修,他對于這些話術更為敏感,二丫這點小心思,可還瞞不過他。
不過,也可以算是二丫成功了吧,他本就沒想要隐瞞什麼,直言道:“你想學我的劍,我教不了。但我曾學過笛子,雖對聲樂無共鳴而不曾學成,但掌握了制笛的本事,制成一把,未嘗不可自娛。”
“為什麼?”
“無情劍道,死路一條,我的路走不通的。但笛子,會不會不要緊,自我順心便可。”
“我覺得你知道我問的不是這個。”
“……”
“不想說便罷了吧。”
“我隻是覺得,你需要什麼作為寄托。我除了劍,隻會做笛子,所以便這麼做了,沒有什麼别的特殊理由。”
話罷,二丫沉默了,洛魂也沒有再多說什麼的意思,繼續埋頭刻着笛子的按孔。
而二丫心潮起伏,鼻尖也再一次有了酸澀的意味。
片刻之後,洛魂終于把那青翠的竹笛制成,淨去竹屑灰塵之後,送去嘴邊,送氣吹奏。一時間,便有如葉尖上的風兒似的樂聲,從竹笛中淌了出來,轉音之下,便又如高山雪松般清寒,觸底反起,好似解凍春風般暖色三千裡。
明明不成曲調,隻是在試着音準,但這悠揚的笛聲,在數百年的記憶中自在地蕩漾着。
二丫緊緊盯着洛魂,似乎怕他吹着吹着便從以地上谪仙的身份飛升了回去。她雖不懂音律之道,但一首好的曲調,最難能可貴的便是做到雅俗共賞,她的确品不出曲調的好究竟好在哪兒,但她隻要也覺得好聽,那便足夠了。
——雖說這隻是試音準的嘗試,本就不成曲調。但念在他們二人對聲樂這方面都沒有任何建樹,也便不必苛責他們了。
試音完畢,洛魂轉了轉手中的竹笛,以水淨之,便将此物遞給了二丫。
“那哥哥你呢?”
二丫攥着竹笛,眼眸亮晶晶地看着洛魂,充分體現出了一個小丫頭得到禮物時的激動心緒。
“我有自己的。”
洛魂又摸出來一把笛子,置于掌心中展示。笛子通體棕褐色,笛尾還墜着流蘇。這質感似乎也是竹子制成的,隻是用的是已然褪色的老竹,但那蒼勁的色彩依然述說着在無情時光中的不屈,意志亦不輸青翠的新竹。
“哥哥真不會吹笛子嗎?”
二丫微微偏頭,有些懷疑地問道。方才試音的那短調明明很好聽,可哥哥為什麼說他不會呢?
“不會。”
洛魂坦言道。
他的确不通音律,不然也不會在許久之後發生某位聖女殿下耐心教他彈琴卻痛失三把瑤琴的故事了(第2卷第168章)。
“但一些基礎要領,或許能讓你有所入門。”
此話一出,二丫的眼中又開始亮起了光。
他果然會!
還不清楚自己又讓二丫起了什麼誤會的洛魂頓了頓,捋清了腦中思路,便将自己那為數不多的記憶淡聲托出——
“首先是姿勢,持笛時身子骨須正直而不僵,雙腳平放,肩膀放松,雙手平穩,五指自然放松覆蓋孔位。
“再者是氣息,口型須緊閉為小孔,以此控制氣的流向與速度,氣息應穩而勻,避免出現過猶不及的送氣。
“爾後,便要從音律的基本要領出發了。如各個音的音階及相應指法,顫音、滑音等裝飾音的應用等。
“無論何事,皆須有全神貫注的态度與持之以恒的決心。稍有天賦者,加之一以貫之的勤奮,便終有成就。”
二丫聽得很認真,每一個短句中的停頓,都會用力地點頭以表自己好學的态度。
可洛魂腦子裡裝的這方面的東西着實不多,他是個實幹派,制作工藝這種事倒是能信手拈來,但對聲樂本身是真沒天賦,故而也隻能擠出這點要領。
“哥哥說的這些,可以試試嗎?”
二丫睜着那雙翦水秋瞳,有一種名曰希冀的光自此而生。
洛魂神色如常,淡聲道:
“我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