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族起誓抵抗,是神族最後的底牌,這也是唯有神族才能求得的一種未知力量。
天地之間,已有千百年無人見過神明的蹤迹,唯一還能證明神明存在于世的,便是神族的誓願之力。
這也是為何千年過去,天下玄門依舊認同神族乃神之後裔的緣故。
誓願帶來的力量極強,韓淵當年在攻破天臨城時經曆過,絕大多數神族臨死前都選擇了祈願抵擋,縱然最後還是敗了,卻也讓他傷了一個月,一個月都動彈不得。
但誓願不會維持很久,且一旦用了,便是必死的結果。
溫季終于不甘地離開,用盡全速禦劍離開。
看到這,韓淵忽然有些頭疼,又想起一些事情。
那是二十多年前,彼時他十五歲,他追随楚先的第三年。
那時楚先起義不久,全部家當加起來也不過五百人,神族尚且強大,鎮壓起義軍動辄萬數人馬,他們完全無力同神族抗衡,招兵買馬也不實在,大多時候,他們都是被神族追得各處逃、各處躲。
但一直躲下去并非長久之計,于是,霍骁便有了一個想法。
他說,百姓苦戰已久,神族昏庸無能,天下早該易主,這樣的局勢,并非隻有中原人看得見,玄門百家必然都看得見。
隻是玄門弟子信仰求仙問道、信仰天地神明,也足夠相信擁有神明血脈的人間統治者神族。
所以出于古來慣例,在拯救天下蒼生的問題上,玄門弟子大多選擇加入神族,勸誡君王重振山河、重塑朝綱。
他們并不會想到還能開創一個新的國度,也很難意識到如今的神族已經不配為統治者。
若是他們有辦法喚醒這些人,得到玄門相助,那推翻神族王權便勢在必行。
韓淵反對此計,他認為這實在太難。
願意入世的玄門弟子早早便已入朝為官,成了神族的附庸,而不願入世的玄門弟子,無論他們怎麼去求,也很難求動。
何況,那時的他們是被神族王朝大力追捕的邪惡勢力,被打為攪亂天下的罪人!而玄門是認同神族的。
玄門與神族的關系雖表面互不幹涉,可早有千年相交,在這千年的變化中,朝廷裡、玄門中,有無數人互為師徒、師兄師弟、師叔師侄,更甚者還有夫妻、親兒,關系盤根錯節。
想要勸動他們加入起義軍,便是叫他們棄仙道、棄信仰、棄師棄友,選擇和自己的同門至親兵戎相向。
這難于登天。
但那時韓淵尚不敢過分動用巫術,是以雖被霍骁将軍舉薦給了楚先,卻不比與楚先一同起義的霍骁與蕭勝得楚先重用信任,加之年齡尚小,他的反對并沒有被采納,相反,隻把他當做小兒之言。
彼時的他們實在太艱難了,困于山中,進不得、退不得,窮途末路。
霍骁說,縱知下策,也不得不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