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橢圓形的飛機窗外,橙黃的陽光橫撒在地平線,天空泛着深淺不一的藍色,分不清是黎明還是黃昏。她看着不遠處Michael在柔光下的剪影,晶瑩的光點聚集在他挺翹的鼻尖上,深棕色的皮膚下洋溢着青春和活力。
至少寶貝還年輕又帥氣。
她想起在她與她的律師敲定他的合約的時候,長達數周的協商和複雜的結構讓所有人都頭疼不已。James問過她為什麼MJ的合約這麼特殊。她那時的回答是因為沒有人像他那樣一絲不苟到吹毛求疵,像在燃燒自己的生命一般做音樂,也沒有人有他的天賦可以做出這樣的音樂。
沒有别的音樂可以傳遞這麼多的愛和美好。而大部分人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兩天後,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揭幕儀式如期舉行。由于超過八千粉絲的聚集,場面一度很混亂,就像有MJ出席的其他所有活動一般。而在同一時間裡,超過六千家電台轉播We Are the World。在那一刻,世界仿佛在為他轉動。
Michael在英國的行程總體算不上匆忙,卻也足夠緊湊。在大半周的時間裡,除了杜莎夫人蠟像館的揭幕儀式,他還訪問了Marylebone警署,并在當天晚上參加了王室的宴會。
在所有的工作結束後,他更是利用周末的時間前往Sussex拜訪了Paul McCartney。
私底下,他稱呼Lily經常來往的搖滾樂手們為“the cool kids”。看到他們總是讓他覺得自己要比那些人更酷才行,他更要做到比他們的受衆群體廣。他希望他的歌曲能被全世界各個年齡段的人喜愛。
與和同年齡段的樂手交往相比,他其實更享受和Paul在一起的時光。他覺得Paul對于這個世界和音樂的貢獻并沒有得到世界足夠的認可,他認為他值得更多的感激—如果人們真的看到了他的作為。盡管他已經是大名鼎鼎的Paul McCartney。
Paul在Sussex有一片農場。午後,Michael會跟随Paul和他的妻子Linda與他們的狗一起在樹林間漫步。在Linda為他們準備晚飯期間,他們會坐在長椅上享受英國難得的好天氣。
“我會買下The Beatles的音樂版權。”年輕的歌星接過Paul遞過來的薄冊子,一邊翻看着,一邊迎着陽光一本正經地說道。
冊子裡記錄的正是Paul在數年間購買的所有音樂版權。
年長一些的歌星仿佛被逗笑了,他彎着嘴角指着Michael手裡的冊子說道,“你看,我買了這麼多版權都沒能買下The Beatles的!你以為我沒有嘗試過嗎?”他低沉的嗓音被标準的倫敦口音襯托得格外好聽。
Michael聳了聳肩,輕快而簡短的陳述道,“Lily會幫我的。”
或許是他那仿佛在讨論晚餐吃什麼一樣輕松的态度,又或許是因為習慣了男孩時不時面不改色脫口而出的離譜的玩笑話,Paul絲毫都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甚至都沒有多花一秒的時間思考他口中的Lily是誰。
所以在幾個月後,當他聽到MJ買下The Beatles的音樂版權時,他意識到自己才是那個笑話。
這件事幾乎成了他的陰影—在幾十年後的一次采訪中,他半開玩笑的坦白說他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沒有把MJ的話當真。
你永遠都不能小瞧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