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僻靜的鄉村,一個精瘦的老人看着電視上竹村要參加廚神争霸賽的新聞,他那和椅子腿差不多粗細的胳膊顫抖的擡起來,放在電視上才得以讓畫面更清晰可對于老人來講并沒有太多的改善,他灰蒙蒙的眼球上蒙了一層淚水,這一刻他原諒了徒弟,他最愛的徒弟是真的熱愛烹饪的,他現在相信了,從竹村口腔癌的新聞爆出後,他的師傅并沒有太多波瀾,而将死之人還把所有的熱情都放在烹饪上,這位老人眼中除了心疼,還有羨慕,他沒有能力也沒有勇氣再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上拼搏了,可是竹村做到了。
很快追逐輿論熱點的記者想盡辦法找到竹村的師傅,他企圖把陳年的老黃曆翻出來,從不同的角度去介紹竹村,說白了就是想要抹黑竹村來增加話題量,勵志追逐理想的抗癌鬥士大家已經看膩了,他要的是竹村欺師滅祖的那一面,沾沾自喜的記者就像已經得到了這個獨家一樣,還沒到師傅家裡步伐就已經輕盈起來,他确定被竹村擠回鄉下的師傅會憎恨竹村,采訪那天他開了直播,企圖揭露竹村并不存在的不為人知的一面。
竹村師傅雖然沒有怎麼上過學,卻是個禮數周到的人,秉着上門就是客的原則恭敬對待着記者,記者讓他回憶竹村的一切從拜師開始講起,師傅也沒有什麼戒心,覺得這樣多少應該對竹村有些好處,就開始講起:“他16歲那年被他家人送來我家,他爸爸媽媽都各自再婚組建了新的家庭,有了新的孩子,法官把孩子判給了他爸,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他爸不願意再供他讀書,就到處打聽哪裡在招學徒,我本來沒打算再收徒弟,看他實在可憐就收了他。”
“他爸媽不疼他,他媽2、3年去看過他一回,他爸也不是什麼有錢人,有了小兒子竹村自然什麼都得讓給弟弟,他努力學習沒有人在乎,他經常幫他爸跑腿,幫後媽做飯打下手,所有人也都覺得理所應當,他們都把竹村當作外人來養,他的優秀是理應的回報。”
“我的後廚可不一樣,付出多少努力得到多少回報,一開始竹村就非常努力,那個時候他應該還是想做給他父母看,哪個孩子也不想被父母抛棄,他的父母對他做出的成績視而不見,連句誇贊都極為吝啬,在我的後廚他努力得到回報之後的他比之前更努力了,可能他知道他沒有可以依靠的人,那個之後他應該就是為自己努力,考核獲得優勝可以加餐還有獎金和試菜食材的獎勵,烹饪對于他就是救命稻草,被抛棄的他也算幸運的找到了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