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整個六月份宋盈君都很忙,忙着為去江城做準備工作。
第一件是找門面的事情。
衛疆在閑暇的時候會替宋盈君留意門面,遇到覺得還可以的,就打電話跟宋盈君說。
宋盈君隻恨這個年代還沒有智能手機,如果有智能手機,衛疆給她拍幾張門面照發過來,她也能更直觀感受一下。
現在這樣,隻能衛疆說,她憑着上輩子的記憶,大概想象一個畫面。
衛疆對門面的位置,沒有宋盈君那麼深刻。
他目前唯一愁的,就是對她要開“冰室”這個想法有點擔心。
【江城的冰室不少,這邊香港生意人确實多,江城人愛趕時髦,冰室的生意确實不錯……】
宋盈君不明白了:“那你擔心什麼?”
衛疆支支吾吾,不太敢說,但想到這關乎媳婦以後賺的錢,他就硬着頭皮說了——
【咱們村,甚至說向甯鎮,甚至說去到咱們市,我都敢肯定地說一句,正宗的港式冰室那是一間都沒有。】
宋盈君還沒反應過來,順着他說的話說:“是啊,咱們市又沒香港人到那兒,冰室沒有市場,江城就不一樣了。”
衛疆“哎”了聲——
【可不是麼,那你……那咱們……得怎麼才能确定什麼才是正宗的港式冰室,港式味道嘛,你要不要不是幹回老本行,還是開小炒店或者火鍋店呢?】
宋盈君啞了啞,這個問題她無從回答。
她總不能說,她上輩子去過香港無數次,她的集團旗下的酒店和餐廳都在香港有分店吧?
再說了,上輩子她集團裡也是有專門的研發和選品部門的,整個流程十分成熟了。
當然現在她是沒有這些,但上輩子她全程參考了呀,也去過當地試過很多間的菜……
雖然她不解釋,衛疆最終也會支持她,但她得拿出個說法來。
不過這難不倒宋盈君,她腦子一轉就有了說法——
“凡事都得試試嘛。”
“你看,我在鎮上開小炒店,村裡開火鍋店,這兩種店在鎮上市裡也是一抓一大把的。”
“小炒店是因為位置好,開在學校和電子廠旁邊,所以客源不成問題。”
“火鍋店呢,是因為村裡沒有,我先開,而且占了‘農家’、‘新鮮’這兩個優勢,生意才紅火。”
她想說,這些都是她那兩間店的“賣點”,然後接下來說的是那兩間店在江城行不通的“痛點”。
當然了,這個時候也還沒這種詞彙,她就換種講法——
“這些優勢,江城開店照樣可以沿用,但目前江城人流大的地方,基本上全是小炒店,商業街那邊也是幾步一間火鍋店。”
“江城人愛趕時髦,也是出了名的愛吃火鍋,但哪怕他們愛吃火鍋,上次我們去逛的時候,有些火鍋店裡頭還是服務員比客人還多,那說明他們對這個特别挑,我輕易不能在那裡開火鍋店,因為‘農家’和‘新鮮’的優勢我在江城暫時發揮不起來。”
衛疆表示贊同——
【你說的也有道理,那你現在有什麼想法?】
宋盈君把自己的計劃全盤托出——
“很簡單,去江城之後,每間冰室都去試一下。當然了,我優先讓孟曉華給我介紹她認為好的。”
“你不是也跟香港人做生意嗎?如果不麻煩,又有時間的話,你替我問問你合作的香港來的業務員,他們在江城有沒有心水的冰室,大概說說哪裡有哪裡不足。”
衛疆覺得這個想法也不是不可以——
【這個沒問題,下次我見到他們替你問,但是最終你還是要請廚師的。】
宋盈君想着重金之下必有勇夫:“這個就等找到門面之後再愁了,到時工資給高一點,讓孟曉華幫忙面試一下。”
衛疆樂了——
【還有面試!】
宋盈君隔着電話線都能感受到衛疆看樂子的表情:“怎麼就沒有面試了,不試我怎麼味道不正宗!”
衛疆不明白——
【那怎麼讓孟曉華面試,我請我這邊合作的業務員幫忙呀,他們也有休息日的,給點辛苦費他們肯定也肯。】
【那兩個業務員都挺好說話的,而且跟我和楊津都挺聊得來,到時再包個大紅包,人家肯定肯幫忙。】
宋盈君自有她的一套做法——
“他們要肯幫忙,能幫忙試個味道那肯定好的。”
“但是面試還是得孟曉華面試,一來因為她幹這個熟練多了,二來她是江城人。”
“我在江城開冰室,雖然要有正宗的香港味,但是也少不得做點本地化,口味得向江城本地人靠攏一點,不然也很難做得下去。”
衛疆這下子是心服口服,隻剩下全力支持了——
【那行,我再給你找找合适的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