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好心的師兄,他的名字是鄒衍,而鄒衍在陣法峰唯一做的研究是爆破陣,各種各樣不同的爆破陣。
鄒衍的研究小組一向人員比較少,這次研究更是隻有三個人,因為他這次想以爆破陣的形式來嘗試播種,想要為農人在種植的時候更省心省力。
這對于爆破的要求極高,還要求種子在爆炸的時候不被損毀,且可以均勻、準确的撒進之前挖好的土坑裡。這項研究已經進行了将近一年的時間,毫無任何進展,種子那麼小,很容易毀于爆炸中,爆炸還要能夠覆蓋一片地,也就意味着威力本來也不可能太小。更重要的是,種子怎麼能夠準确落入土坑中呢?
無數次的實驗裡,種子大小和重量極易收到外界的影響,炸得高了,落下時被風一吹,落得七零八碎、到處都是。要是炸的不夠高,就不能覆蓋住足夠的面積。這其中的需要攻克的難點五花八門、數不勝數。鄒衍本人決定,這個學峰師弟過來見習的三個月就是他最後的努力,如果再不成功,這個項目就隻能放棄了。
如此折騰了一個半月,依然是失敗、失敗、又失敗,半點成功的影子都看不到。鄒衍愁眉苦臉的坐在用于實驗的田埂上發呆,在他左邊和右邊分别坐着和他一樣愁眉苦臉的同伴和學峰的師弟。他們三是真的沒轍了,能想的辦法基本上都用盡了。
雲安之過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三張灰撲撲的苦瓜臉,再跟他們一聊天,知道是這麼回事後,雲安之首先肯定了他們的初衷,腳踏實地想為農人做事是好事,同時雲安之提出了自己的一點不成熟的想法,這些想法不保證成功,僅供參考啊。
雲安之的想法就是:
種子小又重量輕,但是農人在種植的時候,本來就是一個坑裡撒上幾粒種子,那麼把這些種子包成一個個小包囊裡,不就增加了重量,也就多少能對抗風力了嗎?
這個包裹種子的包囊也需要是特質的,包囊裡面可以畫上防護符,多少提供一些針對爆炸時産生的防護功效,包囊本身的材質有最好是埋在土裡後能很快分解的,這樣種子才能盡快接觸土壤,從而生根發芽。
至于怎麼控制種子精準落在坑裡,雲安之出了一個主意:在坑裡防止相互牽引之物,相互牽引之物的另一件物事放在包裹種子的包囊裡。發射出來後,利用牽引物的相互牽引力,牽引包裹種子的包囊進入到相應的土坑裡。
雲安之的想法在實驗的過程中大受成功,首先,由于包囊的保護,大部分的種子都能安全的過了爆炸那一關。然後在牽引物的作用下,準确落在土坑裡的成功率也提高了五成,半數以上的種子都準确落進去,沒落進去的也落在相應位置的附近,已經是很不錯的了。
但是他們落實到具體工作,尤其是自己在實踐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方法依然有很大的不足。在坑裡設有牽引物,這個牽引物要不要回收?不回收就是一次性的,那麼成本本身就因此提高了,不是普通農戶人家能夠應對得了的。
二來,還有半數的種子包沒有落在坑裡,這就需要農人在挖完坑、等着種子包發射後再挨個檢查一邊。落在坑旁邊的種子包還需要手動重新放入坑裡。這個過程中,可以回收牽引物,是節省成本,但給農人又增添了工作量,更辛苦了。
第三還是成本問題。種子包的包囊是不是一次性的?是的話就是增加成本,不是的話,就需要牽扯到回收的問題。
農人在種植的時候就需要這樣做:翻田、挖坑、用爆炸陣發射種子包、檢查種子包的同時,需要回收種子包的包囊和牽引物、然後填坑、澆水,等待種子生根發芽。
平添了兩項步驟,其中在回收種子包的包囊和牽引物的過程中,鄒衍帶着同組的兩個修士,自己親身按照他們的方法種了幾畝地,他們是修士,一天下來累的腰都直不起來。
更重要的是,每個種子包的包囊和牽引物還必須成對成對的單獨收集好,否則一旦發生混亂,下次再發射就更不能準确落在坑裡。
這除了增加工作量以外,還增加了難度,要求回收種子包的農人能看得懂包囊和牽引物上的文字或圖案,對于他們認真細心的程度也是有要求的。
第三個難度在于,農人還增加了包裹種子的工作。在種田之前,一家老小先把種子分别包進包囊裡。尤其是在春天,大面積開始播種的時間,就需要農人的家人一刻不停的包裹種子、回收包囊、回去繼續包裹種子。一家老小都得投身到這個工作中去,沒有一個人能夠脫身。
總之,鄒衍帶着他的小組,用他們新興發明出來的種田法實踐五天後,選擇他們的這項研究徹底作廢。
他們以修士的“科技”與農人同時進行種田的工作,人家農人用自己的方法都種植好十幾畝,甚至幾十畝地。在效率這一塊,完全打臉淩霄宗的修士,鄒衍他們輸的心服口服,完全不是對手。
确認認輸的那天,學峰弟子在陣法峰的見習也就順利完成。鄒衍的這個項目徹底宣布失敗,但是這個弟子的見習任務獲得成功。他收獲了很多,其中從鄒衍這裡,他學到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修士也不要把自己高高在上的以為自己脫離了凡人,更有責任和義務為普通百姓盡可能的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這個師弟的一份見習報告把鄒衍的眼淚都看下來了,他還是第一次認識到自己的工作是這麼的平凡又這麼的偉大。他同個研究組的夥伴無語的看了被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鄒衍一眼,“那你當初是怎麼想的,忽然就想用爆炸陣來輔助農人種田?”
鄒衍回想自己建立這個項目的初衷,他當時也沒想那麼多,那麼偉大,單純就是覺得隻有修士才用爆炸陣好像挺無聊的,要是凡人也能用上,那可就有趣咯。
然後這兩人對視一眼,一起感歎還是小孩兒好啊,小孩兒單純善良好忽悠,而他們這倆老油子,早過了純真善良的好年華了。
雲安之得知項目失敗的時候聳聳肩,她從一開始就不認為鄒衍這次的研究能夠成功,因為從最初期的爆破陣就排除了農人家可以自己操作,難道在種植季的時候,農人家有這個人力、物力做好一切的準備,還要聘請一個修士跟在他們身邊,不間斷的激發爆破陣嗎?從根本上來說,這個爆破陣輔助種植的方法就不切實際,但雲安之沒有告知這一點,也沒有否認鄒衍的這個研究,因為隻有從不斷的失敗中才能學習到更有效,也更有實踐性的進展,科技的發展就是要不停的面臨失敗,從失敗中反省和學習。
雲安之放下陣法峰這段時間的工作總結,又給陣法峰批了下半年的請款申請。轉頭又看起其他峰的工作事務,這時候,她的門忽然被人一腳踹開。誰這麼厲害啊,敢踹淩霄宗宗主大人的門?!
雲安之擡頭一看,哦,原來是自家姑奶奶雲霧,那好吧,她想踹随便踹。雲安之變臉變得自然順滑,要多快有多快。
這邊雲霧根本不管她的一臉兩變,直接對着雲安之就嚷了起來,“快,派人去一趟百花宗,那邊估計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