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在一群奇葩的世界裡我專心修行 > 第164章 第 164 章

第164章 第 16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鳳蘭城得名于幾百年前的一位公主,她平生最喜歡的花是風蘭花,所以大家都把她叫做鳳蘭公主,久而久之,連帝後給她取的名字都被大家遺忘了。鳳蘭公主是當年帝後最喜歡最寵愛的小女兒,是他們國家最璀璨最耀眼的明珠。可惜弱國守不住珍寶,在那個戰亂紛飛的年代,一個女人如果容貌太出色反而是禍不是福。

鄰國比鳳蘭公主的國家強大太多,在鳳蘭公主及笄那天,他們要求把鳳蘭公主送進他們的皇宮裡。當時他們國家的國王早已有了正妻十幾年了,他們的兒子都比鳳蘭公主年紀還大。

把鳳蘭公主送給一個比自己父親年紀還大的男人做妾室,這是莫大的恥辱。但是如果拒絕,所有人都明白,虎視眈眈的鄰國可就找到出兵的理由了。這是一個不管答應還是拒絕都一樣是絕境,剛剛年滿十五歲的鳳蘭公主一口答應了,她用自己最美好的人生給她的國家和子民換來稍微多那麼一點點的喘息之機。

感念鳳蘭公主的大義,她出嫁前往鄰國的一路上,所經之處的百姓紛紛跪拜,雙手奉上公主最喜歡的風蘭花。在最後這座邊境的小城裡,公主在故國的最後一夜。公主的卧房裡,燈火燃了一整夜,這座小城的人民也默默在公主府的門外守了她一夜。

第二天,全城人民傾巢而出,跪着恭送他們的公主離開。

鳳蘭公主沒有乘坐鸾轎,從公主府的門口開始一步步在人民的哭聲中離開她的故土,踏出疆土的最後一步,公主轉身,叩拜曾經的故土,也感謝子民的陪伴,然後就這麼離開了。此後,鳳蘭公主終其一生再沒回到她魂牽夢萦的故土,而這座邊境小城,從公主離開的那天起更名為鳳蘭城,紀念這個胸懷大義的小公主。

從這裡更名為鳳蘭城以後,這個邊境線上的小城反而成為傳奇。按理來說,邊境線上小城最容易受到戰亂的紛擾,有的時候甚至不用兩國摩擦,本身就生活在兩國邊境線夾縫裡的遊牧民族,更是隻要他們沒有,就随便找個地方去搶。

可是不管是兩國戰亂,還是遊牧民族的騷擾,鳳蘭城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一直不受侵害,有人傳說這是鳳蘭公主在冥冥中保護這裡。

城裡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就有了一座公主廟,廟裡的石像據說就是按照鳳蘭公主本人的模樣雕塑而成的。從公主廟建成的那天起,香火從來不停息,連周邊的城鎮鄉村裡,人們有事都會來公主廟上柱香,祈求鳳蘭公主的保護。

隻是這段時間吧,明明是石頭雕塑而成的石像,但是鳳蘭公主的這座石像在不知不覺中就換了面容。還是一個年幼的孩子率先發現此事,他指着公主石像大聲問,“阿娘,這個姐姐為什麼邊哭邊笑啊?”

“不可對鳳蘭公主不敬。”他的母親慌忙按下他的手指,但大家在孩子的提醒下都去看石像的面容。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一直以來都是優雅微笑的公主雕像,笑容似乎淺了許多,眼睛裡更是泛着瑩瑩的淚光。小孩子的形容非常準确,鳳蘭公主就是一副哭着笑的表情,和以往的面容完全不同。

可是,這是石像啊。

石像有可能面容出現變化的嗎?

廟裡的庵主第一時間檢查公主像。公主像當初就是一根巨石,直接被搬到這裡,由雕塑工匠直接在這裡雕琢而成。公主像整體高度在一丈左右,其重量更是難以估計。

從地面看來,并沒有相關的摩擦或拖拽的痕迹,難道有人能憑借自身的力量,在無人知道的時候把原來的公主像搬走,又搬了一具這個表情的公主像過來?

鳳蘭城因為公主石像的問題議論紛紛。更重要的是,又過了一段時間,鳳蘭公主的石像已經不是淚光盈盈的問題,公主的石像真的開始流淚,流的不是液體,而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如石頭雕塑而成的淚珠。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這個石頭眼淚如同真的眼淚一般,每天往下“流一點”,然後有一天,這滴眼淚從下巴上滴落。沒有人看到石頭眼淚滴落的過程,但是公主臉上的眼淚沒有了,而地面上,的确有一顆碎開來的石頭淚珠。

然後第二、第三天,新的眼淚從鳳蘭公主的眼眶裡“流出”,慢慢下滑,最後又滴在地上。

所以,鳳蘭城的鳳蘭公主石像活了,她還在哭。

鳳蘭城裡頓時人心惶惶,縣令和庵主都止不住人心的紛亂,他們隻能寫信向國師府求助。

淩霄宗遊學少年團就是這麼來的,他們剛剛經曆了萊文鎮的事情,心情正是最灰暗最低落的時候。長這麼大了,第一次直面人性中最不加掩飾的黑暗,尤其是那五個女修,這下子她們知道,當她們走在萊文鎮的街道上,為什麼會被人時刻緊盯着了。

那是一種貪婪、評價、算計的眼神,她們隻出現了一天,怕是不知道被多少人在心裡盤算着如果把她們綁回家,她們會有各種無法想象的恐怖遭遇了吧。

來鳳蘭城之初,他們也同樣聽過鳳蘭公主的故事。那樣一個才十五歲的少女就能為自己的國家和人民挺身而出,這些個少年們,沒有一個不佩服鳳蘭公主。

隻是雲安之有點不合時宜的話,這麼大一個國家,非要讓一個才十五歲少女去犧牲,這個國家的男人們都是廢物嗎?又是一個“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的故事嗎?但是這話不能說,說了會有無盡的争吵,雲安之隻是在心裡念叨兩句,表面上選擇閉口不言。

出于萊文鎮事件的考量,他們并沒有一上來就表明身份,而是分批以各種不同的身份來到鳳蘭城,裝作自己是無事可做的少年人,聽說鳳蘭城裡公主廟的神迹,過來一睹為快的。好在這段時間不少人都是因此而來的,他們夾雜在其中倒也不顯突兀。

鳳蘭城公主廟的神迹吸引了太多人過來,鳳蘭公主的石像這段時間神情一直在變,再也不是一開始笑着哭的面容。眼淚一直在流,面容也越發顯得悲苦,再有段時間那點笑容應該會完全消失,公主像将徹底呈現出哭泣的表情。

這段時間鳳蘭城裡又有一則新的傳言,鳳蘭公主的石像徹底轉為哭象的那一天,将有大災難降臨。

有條件的人已經開始為搬離鳳蘭城做準備了,不管是真是假,他們不敢拿一家老小的命下賭注。但是大部分人還是留在鳳蘭城,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不到最後時刻,他們不願意背井離鄉去另一個地方。

雲安之等人千辛萬苦才找到幾家居民在自家整理出來的客房,這些人倒是頭腦靈活,用這個方法賺點錢,也緩解了人流量大增後,客棧根本供應不上的尴尬。

解決完住宿的問題,他們也就跟着人潮一起進入公主廟。原本随意進出的公主廟如今居然收起門票,給出的理由是便于管理、控制人數,也可以算作每個人參與修繕公主廟做出的功德。最重要的是,這筆門票費其實很低,大部分老百姓都出的起。

來都來了,其中大部分人雖然不滿意,但還是會交錢的。

交錢隻是拿到一個預約時間進入的,有官府和公主廟共同印章蓋章的憑證。一般都是在三天後的某個時間,憑此證進入,一人一證,過時不候。

這個時候有人就想發飙了,三天後才能進,也就意味着他們要在鳳蘭城停留三天,這三天的食宿費可是要自己出的,他們憑空就得多出一筆費用。

有些人選擇認栽,直接将憑證撕毀,他們掉頭回家。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好奇心更足,他們選擇留下。所以,鳳蘭城借着這波公主廟的風波,從官府到百姓,實打實都掙了筆額外之财。

鳳蘭城的百姓離開的就更少了,他們有些人還把搬走的鄰居家的房子簽了半年的短租,然後按天租給來鳳蘭城的遊客,又賺了一筆中間的差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