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查到開電話卡的是誰,順藤摸瓜,深挖下去,總能掀開真相。
程曉瑤向來不會妥協。
幕後的人藏的越深,她越是不會放手。
她現在不再受束縛,有的是時間和對方耗。
幕後的人想玩,那她便陪他玩。
涼風伴着小雨,到處都冷飕飕的,養老院的老人大多都在活動廳和志願者們玩着遊戲。離開檔案室,程曉瑤收斂心緒,按和周子瑜約定好的那樣,去休閑區找了位坐着輪椅的老人,和他聊起了天。
這個老人是位孤寡退役老兵,快有一百歲了,說話口齒不清晰,但還算有邏輯。
他說,他無兒無女,是國家給他養老。
七十九歲以前,他一個人獨居鄉下,摔了一跤,居委會就把他送來了江甯養老院。
他在這裡住了快二十年了,剛來的時候,養老院還是個小院子,二十年過去,小院子都發展成占地20萬平方米的大型養老機構了。
像他這樣的退役老兵,院裡還有幾個。
大家在這裡吃住都很好,院長和工作人員都很有愛心,後來養老院對外開放,志願者也多了,年輕人有活力,志願者們搞的那些活動,但凡天氣好,他都喜歡去湊個熱鬧。
老人家喜歡緬懷往昔。
難得遇上個願意聽他絮叨的年輕姑娘,話匣子打開了,楞是從養老院一直聊到抗美援朝……
時光荏苒,回憶猶在。
老人年紀大,好多事都記不怎麼清了,但對當年參軍打仗的事,卻仍舊曆曆在目,說到激動時,嘴裡甚至發出了木倉炮突突突的聲音。
程曉瑤沒打斷他,眉梢彎彎,認真聽他講述那段華國人永遠無法忘記的曆史。
一直到中午,養老院工作人員過來,老人才意猶未盡地停止了談話。
“小姑娘,你也是來院裡幫忙的志願者吧。”老人離開前,顫顫巍巍問。
“嗯。”程曉瑤沒說自己是記者。
老人笑眯眯地又說:“我知道你們年輕人喜歡旅遊,要是有一天,你旅遊到一個叫松山的地方,幫我帶幾斤肉去那裡的烈士墓好不好。”
“好。”程曉瑤鄭重颔首。
學過曆史的都知道松山戰役,老人一提松山,程曉瑤大概就明了他的意思。
說起來,前些時候她還去過一趟那邊,就是那次想出境躲避鬼屍追殺時。
老人遲緩轉頭,望着門外綿綿細雨,低低顫顫說:“我弟弟從小饞肉,分開那天,他說等打完仗,一定要敞開肚子吃一頓肉。他死的那年才十二歲,饞肉饞到死,都沒能吃上。”
“那我回頭多給爺爺送些。”
這個話題很沉重,老人家年紀大,情緒不能太激烈,程曉瑤放松語氣,盡量不讓老人沉浸在過往悲傷裡。
“嗳,好,好,好……”老人高興地笑着,被工作人員推回了房間。
*
中午,休閑區這邊的志願者和老人差不多都散了,取材取了一個上午的周子瑜,雀喜的從活動廳找過來,“曉瑤,你腦瓜子真靈活,養老院這地方選得好,我拍了好多素材,這些素材随便放一個出去,都能體現出安城的養老政策。”
“你采訪的怎麼樣?”周子瑜說完,擡頭問。
“陪一位退役老兵聊了一個上午,有素材。”
“那差不多了,找養老院的院長采訪一下,給這個新聞結個尾就可以了。”
“中午了,把這個新聞做完,就回吧。”程曉瑤看了看時間,擡步往養老院的辦公樓走去。
周子瑜扛上攝影機,追上程曉瑤。
養老院的院長是一位很風趣,又很健談的中年男人,他很負責,談話間,熟知院裡每一位老人的情況。
結尾采訪,隻是走個形式,幾分鐘,采訪就完了。
“兩位記者,你們電視台播的時候,能不能幫江甯養老院打個招工廣告啊?”采訪完,院長樂呵呵邀請程曉瑤和周子瑜入座。
“養老院招人?”周子瑜詫異問。
院長惆怅道:“肯定招人啊,但這地方不好招人。我也想要幾個年輕力壯,會整活的大學生,你們也看到了,咱養老院環境好,工作也還算輕松,但偏偏年輕人就是不愛來。哎,愁死我了,院裡的阿姨們雖然心細,卻不大會來事,院裡要多些年輕人氣氛才好。”
周子瑜被院長的話逗樂了,“院長,要不要重新采訪一下,讓我把你這段話給拍進去。”
“不了,不了,多丢人啊。”院長擺擺手。
“院長,這些都是要回家過年的老人嗎?”
就在院長和周子瑜說話時,程曉瑤目光一掃,瞥到辦公桌上的幾張紙上。
而其中一張紙上,恰好就有周振國的名字。
院長:“嗯,老人要回家過年,子女得和我們簽個協議。”
“那這個呢,我怎麼看上面寫的是離院申請?”程曉瑤狀似無意地問。
院長:“他子女工作調度,要把他一起帶走。”
“這樣啊……”
程曉瑤眸子半蹙。
這張離院申請,真是周海英提交的嗎?
呵呵,巧合的事,還真是一件接一件。
自己這才剛摸到點尾巴,背後的人就先她一步安排起來了,看樣子,兇手是想把線索掐斷在周振國這裡。
如果她延後幾天來養老院,查到的,是不是就是周振國離院,或是生病死亡的消息了。
“院長,就不耽擱你時間了,我們還有些事,先走了。”
幕後兇手布局太深,程曉瑤覺得自己需要重新捋一捋。
最近這段時間,不用去台裡打卡坐班,工作靈活,正好方便她理順自己的事。
院長:“有空再來,江甯養老院随時歡迎記者同志們的光臨。”
*
告别院長,程曉瑤和周子瑜準備回市區,走到停車場,周子瑜驚訝地看着程曉瑤的新車。
“你買車了?”
程曉瑤笑盈盈打開車門:“大學時搞了點小投資,回本了,還小掙了一筆。”
“真牛逼,還在上學就搞起投資了。”周子瑜豎起大指母,羨慕的坐上車。
人比人,氣死人。
别人大學就知道投資掙錢,而他……從學校出來,才懂錢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