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劍宗如意堂。
一向清清冷冷、弟子凋零的外門弟子實戰課上,人滿為患。
弟子們将一排排桌子坐滿了還不止,桌子後的空地上、還站着一排排弟子,顯然是沒搶到位置,隻能站着旁聽。
每個人手中都握着一塊昆侖傳訊筒,氛圍很熱烈,不時會有幾個弟子聚頭,叽叽喳喳在交流着什麼,随後又神色激動地在傳訊筒上
說到激動處,還會用手比劃,聲音激動起來,吸引着更多的人圍觀偷聽。
然而在如意堂内的一拐角處卻是異常安靜。
三名身着綠色道袍的弟子正襟危坐,神色肅穆,無人說話。
然而眼神卻是不住地往最熱鬧處那邊瞟,豎起耳朵聽,隻可惜離得太遠,聲音穿過來模模糊糊的。
“聽到什麼了嗎?”
“沒。。。隻聽到他們一直在說一個人,我隻聽到姓宋的。你呢?”
“我聽到有人說什麼這下可虧大了,也有人說這下可賺大了。難道昆侖山還能賭嗎?”
“好想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我也。”
其中兩名年紀小的弟子對了對眼神,用神識在腦海中不斷交流。
這兩名弟子長相一模一樣,顯然是對雙生子,年紀都不大,眼睛圓溜溜的,臉上還帶着點嬰兒肥,顯得可愛異常。
“桑行,桑枝,你們想去就去,不必顧及我。”
突然,一道清潤聲音打破了他們的神識交流。
“不不不,我們不想去。”
雙生子整齊劃一地搖搖頭,眼神同時朝着一地方看去:
視線的那頭,是個十分年輕俊秀的男子,他一手随意搭在桌上,一手支着下巴,朝窗外聚精會神地看去,好像有什麼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然而窗外隻有一顆郁郁蔥蔥的古樹,樹枝纏繞在一起。
桑枝道:“子期師兄,我們真不想去。”
話音剛落,隻見那男子轉過頭,竟有一雙淺綠色的眼眸,眼窩深邃凹陷,如同漂亮的寶石,引人深陷其中。
郁子期淺笑,安撫地對兩名小師弟道:“不必擔心,我不告訴長老們,你們可以去聽聽發生了什麼?”
“畢竟我們要在昆侖待到試劍會結束,能了解昆侖山發生的一些趣事也很好。”
看着雙生子還是惴惴不安的模樣,他摸了摸下巴,眨眨眼,善解人意道:
“唔,你們就當為了我吧,我很無聊的。”
桑行、桑枝兩人對視一眼。
他們年紀尚小,拜入師父門下時間短暫,而郁子期師兄卻年幼便拜師門,神不見龍首不見尾,常年閉關不出,,因而對這位傳說中對大師兄并不了解。
隻經常會從暴躁的師父聽見一兩句有關師兄的話,從中可窺見一斑。
他們闖禍時,師父會罵‘你們跟郁子期那兔崽子一模一樣,看我今天不抽了你們的皮!’
他們修行有阻時,又會聽見師父歎息道:‘跟郁子期還差得遠呐!’
此次郁子期師兄出關,是為了曆情劫。
天機閣法相為師兄算了一卦,算出他不日要經曆一情劫,若無法渡過去,那今後很難在修行上有所進步。
因而師父讓子期師兄領隊,帶着他們一起來昆侖論劍。
因為不知道情劫所在具體位置,所以便讓師兄在帶隊結束後,可自行下山遊曆,等度過情劫再回去。
師父對他們非常嚴厲。
此次出行,師父就告誡着他們此代表的是瀛洲仙門的門面,務必要舉止端莊,不能做出任何有損師門的事,否則回去就扒了他們的皮。
但對待師兄卻是另一幅模樣,給予很多優待。
師兄性格懶懶散散,雖然師父經常被氣的跳腳,但對他也無可奈何。
因為師兄實屬是悟性很高,就是性格松散了些,平日裡也無其他不良愛好,師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不過經常讓他們不要像師兄學習。
因而即使是被師父發現了,想必看在師兄的面子上也不會重罰。
他們兩人的眼神亮晶晶地,腦海中瞬間想清利弊,猶豫徘徊了一瞬,還是屈服于人類的本性——聽八卦。
他們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沖着大師兄笑笑,随機手拉着手,興奮地沖向八卦中心。
郁子期不免失笑,随即又側過頭去看向外面那顆百年古樹。
大約過了一刻鐘。
桑枝、桑行便跑回來,手中各自握着一枚傳訊筒,臉色通紅,顯然是聽到八卦激動的,沖到郁子期面前便快速打開了話匣子。
“我知道他們說的是誰了?玉慈劍仙的弟子宋乘衣,昆侖山上的風雲人物。”
“她可牛了,據說她敢拳打蓬萊少主,腳踢無真聖僧。”
“實力強勁,掌管刑罰司,是昆侖論劍的守劍人。”
“……”
宋乘衣?
郁子期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
但守劍人這個名号所代表的意義,郁子期卻知道的一清二楚。
昆侖論劍是個極大的場合,無論是對昆侖而言,還是對昆侖以外的各個門派而言。
不是誰都能擁有守劍人這個資格。
各派年輕的仙門弟子們将從各處趕赴昆侖,這些弟子們無一不是萬裡挑一,才能被家族挑出來參加這場盛會。
昆侖作為第一仙山,守劍人代表着年輕一輩中最強的實力,代表着昆侖接受這些年輕弟子的挑戰。
屆時,也會有無數大人物來參觀,能在昆侖論劍上出風頭的人,也有很大可能能被這些大人物看在眼中,收為弟子,實現命運的逆轉。
另一方面,在昆侖論劍中的佼佼者,将有機會進入上古秘境,從中獲得機緣。
守劍人既是榮耀,更是壓力。
無數弟子視其為想要不斷攀登的高峰,能抵擋住壓力前進者,才是強者。
郁子期喜歡強者。
從師弟們口中說出來的關于宋乘衣的八卦傳聞屬實太過匪夷所思,像是個非常有個性的年輕人。
“師兄,為了更深地了解昆侖,我特地花費九十靈石搶到了三個昆侖論壇的通行證,給師兄一個。”
桑枝邊說,将一枚傳訊筒送給郁子期,還貼心地為他調到了論壇模式,“在這裡可以看到各個昆侖大事,還能參與讨論,大都是匿名,主打一個安心放心。”
郁子期垂眸簡單地掃了一眼,首頁十大熱帖,九個都是宋乘衣,追貼人數超過上萬人。
也就是說起碼有上萬人參與過發帖讨論。
據他所知,昆侖山的弟子們也不會超過六千,也就是說應邀參加試劍會的大部分的外來客,也都參與了其中。
那這樣,影響力就大了很多,基本上在年輕一輩中算得上揚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