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兩位老人家一驚一乍沒見過世面,他們倆對海世魚央的定位一直都是某支球隊的主力選手,是自帶光芒、備受關注的明星角色。
結果,預想與事實大相徑庭。
這孩子在高中以前,甚至沒有加入過任何一支正式球隊!
沒有加入排球隊進行過系統訓練,這意味着海世魚央的排球訓練時長不達标。
接球和扣球最依賴日積月累,想要一蹴而就?天方夜譚!
海世魚央進入烏野球隊滿打滿算也才一個月的功夫,他的球技能突飛猛進到這種水平?
簡直奇迹。
還有一點很重要,發球可以單機升級,扣球和防守卻不行,至少得有一個人配合交互。
不加入排球隊?那接誰的球,扣誰的球?
也不怪教練們會看走眼。
沒辦法,海世魚央的氣質和身形太有迷惑性了。
自帶一種久經賽場磨煉的氣勢不說,身量高挑,颀長卻不單薄。
目測不是壯碩型,但不用掀衣服就知道,他練過。
這一點教練們沒有錯判。
海世魚央從小學三年級起至今,每一天都會鍛煉身體,雷打不動,七年中幾乎沒有一天落下。
即使是在初中畢業後,那短暫的二十來天裡,海世魚央也沒有閑着,發球自然是哐哐猛練。
管家伯伯有空的時候,還會傳球給他扣。
至于接球為什麼不練……呵呵,别問!問就是沒人給他發球。
兩個月能練成這水平,也足夠令人大跌眼鏡了。
兩隊分差逐漸拉大。
第一局比賽,烏野獲得勝利!
西谷夕高舉雙臂與田中龍之介擊掌:“拿下第一局!”
賽間休整,音駒的隊員們圍成一圈讨論,直井學隻旁觀不發言。
海世魚央發現,更多的時候都是那個布丁頭同學在說話。
海世魚央緩緩合上水壺蓋:“音駒的二傳手很擅長比賽分析嗎?”
西谷夕向他一一介紹了音駒在場上的隊員:“他是三年級的孤爪研磨,很厲害,春高的時候,曾利用我的跑動來限制翔陽助跑,降低翔陽的進攻高度!”
身為友人的日向翔陽連連點頭:“沒錯,研磨就是音駒的大腦。”
“大腦?難怪,”海世魚央頓悟了,“音駒賽前的口号就像咒語。”
“哦!我記得血液暢通!”
海世魚央問道:“我們有咒語……哦不,有口号嗎?”